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慈航集》卷下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脾經 25%
肺經 13%
心經 10%
胃經 10%
大腸經 5%
膀胱經 3%
腎經 3%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補血化痢湯

組成:當歸、白芍、甘草、乾薑、百草霜、枳殼、萊菔子、車前子。

功效:補血化痢。

主治:産後痢疾

:産後痢疾是指產後由於氣血不足,腸道失調而引起的腹瀉。本方以當歸、白芍補血和營,甘草、乾薑調和脾胃,百草霜、枳殼、萊菔子、車前子行氣化滯,使氣血調和,腸道通暢,從而止瀉。

文獻參考:《醫學衷中參西錄

製備方法:將當歸、白芍、甘草、乾薑、百草霜、枳殼、萊菔子、車前子洗淨,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煎煮,取汁,分2次服用。

傳統服藥法

全當歸8錢,白芍8錢(酒炒),甘草8分,炮薑炭8分,百草霜3錢,枳殼2錢(炒),萊菔子3錢(炒,研),車前子3錢。
如惡心,加藿香梗3錢;如腹痛紅多,加丹參5錢、元胡索3錢;如痢遍數多不止,加桃仁泥3錢、制大黃3錢。
廣木香1錢5分為引,水煎服。1劑痢輕,3服全愈矣。用後養陰培元煎調理。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當歸、白芍補血和營為主,甘草、乾薑調和脾胃為輔,百草霜、枳殼、萊菔子、車前子行氣化滯為佐。當歸、白芍補血和營,使氣血充足,則腸道失調的病因得以去除。甘草、乾薑調和脾胃,使脾胃功能正常,則氣血生化有源,腸道功能得以恢復。百草霜、枳殼、萊菔子、車前子行氣化滯,使腸道通暢,則腹瀉得以止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
志賀桿菌病
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血化痢湯, 出處:《慈航集》卷下。 組成:全當歸8錢,白芍8錢(酒炒),甘草8分,炮薑炭8分,百草霜3錢,枳殼2錢(炒),萊菔子3錢(炒,研),車前子3錢。 主治:産後痢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痢瀉丸

相似度 80%

當歸導滯湯

相似度 80%

暢肝清痢湯

相似度 80%

歸芍飲

相似度 71%

平肝止痢湯

相似度 71%

溫脾清痢飲

相似度 70%

濟陰回春飲

相似度 70%

養陰清痢飲

相似度 70%

救絕神丹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