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建中湯

JIA WEI JIAN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心經 18%
脾經 16%
肺經 14%
腎經 11%
胃經 10%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味建中湯 」

加味建中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溫經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海受寒,小腹作痛:意思是女性子宮受寒,導致小腹疼痛。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

  2.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3.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4.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5.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牡丹皮清營血之實熱,同時還能治陰虛發熱。

  6.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7.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延胡索可以活血行氣、鎮痛、麻醉,治療各種疼痛。亦可疏肝理氣,用於婦女痛經、產後瘀滯腹痛。其破血消癥的功效可改善經血不調、痛經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 加味建中湯 」,主要成分是:桂枝,白芍,吳茱萸,當歸,延胡索,牡丹皮,甘草, 主治功效是:血海受寒,小腹作痛。加味建中湯具有溫經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女性子宮受寒,導致小腹疼痛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桂枝、 白芍、 黨參、 黃耆、 當歸、 炙甘草、 生薑、 大棗。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建中湯由桂枝、白芍、吳茱萸、當歸、延胡索、牡丹皮、甘草等中藥組成。其中,桂枝、白芍、吳茱萸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延胡索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加味建中湯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海受寒,小腹作痛。但由於本方中含有桂枝、白芍、吳茱萸等溫熱性中藥,因此孕婦、體質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夜間盜汗身體容易出汗上吐下瀉面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建中湯,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 組成:小黃耆建中湯加當歸、琥珀、木香。 主治:女人虛敗腹痛。

加味建中湯, 出處:《證治匯補》卷六。 組成:桂枝、白芍、甘草、柴胡、木瓜、饴糖、生薑、大棗。 主治:寒濕霍亂轉筋。

加味建中湯, 出處:《雜病證治新義》。 組成:桂枝、白芍、黨參、黃耆、當歸、炙甘草、生薑、大棗。 主治:虛黃,面色萎黃,精神怠倦,小便清白。

加味建中湯, 出處:《直指》卷九。 組成:白朮1錢,黃耆各1錢(蜜炙),白芍藥2錢,肉桂(去粗皮)1錢,甘草7分,當歸(酒洗)1錢。 主治:諸虛自汗。

加味建中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 組成:桂心半兩,白芍1兩,炙甘草2錢半,吳茱萸5錢,當歸5錢,延胡5錢,丹皮5錢。 主治:血海受寒,小腹作痛。

加味建中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五。 組成:白朮(炒)、白芍(炒)、扁豆(炒)、黃耆、陳皮、甘草、白茯苓、丹皮、棗仁、沙參。 主治:小兒病後,面黃肌瘦,夜出盜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