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脫花煎

JIA WEI TUO HUA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熱 (1.4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心經 15%
腎經 13%
脾經 12%
大腸經 6%
小腸經 6%
肺經 3%
三焦經 3%
胃經 3%
膽經 3%
心包經 3%
膀胱經 3%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肺經
三焦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脫花煎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基於其補血活血的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作用。脫花煎本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而當歸的加入則進一步加強了其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時也能起到補血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更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加味脫花煎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川牛膝,這是基於川牛膝的獨特藥理特性和臨牀功效。川牛膝性質寒涼,味苦,能夠活血化瘀,舒筋止痛,對於血淤所引起的疼痛特別有效。此外,川牛膝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骨髓功能的能力,適合用於筋骨痠痛、關節炎以及月經不調等問題。

在脫花煎中,川牛膝的添加可加強方劑的活血化瘀效能,幫助患者緩解因血瘀而導致的症狀。同時,其對腎臟的滋補作用也不容忽視,對於因腎虧引起的虛弱症狀,川牛膝可助於扶正祛邪,增強免疫力。因此,將川牛膝納入加味脫花煎的配方中,既能提高整體效果,又能針對患者的具體症狀進行調理,讓治療更具針對性,達到更好的療效。

加味脫花煎中加入川芎,主要是利用其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能活血化瘀,改善經絡瘀阻,並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頭部疼痛。

此方中,脫花煎本就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效,而川芎的加入更能加強其活血化瘀的作用,並能促進氣血運行,提升療效。因此,川芎成為加味脫花煎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對於治療因氣血瘀阻所致的頭痛、頭暈、月經不調等症狀,具有明顯的療效。

加味脫花煎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助陽,改善血液循環: 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助陽、活血通絡的功效。脫花煎原方旨在溫陽散寒,改善女性經期不順、宮寒不孕等症狀。加入肉桂,可加強溫陽散寒的效果,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提高受孕機率。
  • 引藥入經,提高療效: 肉桂味辛性熱,能引藥入經,起到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竈的作用。脫花煎中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等,性偏涼,加入肉桂後,可使藥力更有效地作用於病患部位,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加味脫花煎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紅花,原因主要在於紅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在中醫理論中,血液的流通對於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改善月經不調、緩解經痛以及治療瘀血相關的病症方面,紅花的效果尤為明顯。此外,紅花還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黃酮類和有機酸,這些成分不僅能提高血液流動性,還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有助於減少人體內的自由基,延緩衰老。當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時,紅花能夠協同增效,提升整體療效。因此,加味脫花煎中加入紅花,旨在利用其獨特的藥理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尤其是在治療因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的各類症狀時更為明顯。

加味脫花煎中加入車前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車前草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脫花煎本身以清熱利濕為主要功效,加入車前草可加強利水消腫之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2. 清熱解毒: 車前草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濕熱所導致的炎症反應。加入車前草可增強脫花煎清熱解毒之力,使藥效更為全面。

加味脫花煎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芒硝味苦鹹,性寒,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脫花煎本身以清熱解毒、利溼消腫爲主,而芒硝的加入,可增強其瀉熱通便的作用,使藥效更強。
  2. 引藥下行:芒硝性質滑利,能夠引領其他藥物下行,使其藥效更加快速有效地發揮,促進毒素排出,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總而言之,芒硝的加入,既增強了加味脫花煎瀉熱通便的功效,又促進了其他藥物下行,使藥效發揮更佳。

主治功效


加味脫花煎主治功效分析

加味脫花煎主要用於治療胎死腹中之症。

古籍記載與主治

  • 《不知醫必要》 指出加味脫花煎為「攻峻劑,治胎死腹中。」
  • 《驗方新編》 則記載其「治胞衣帶斷及胎死腹中奇效。」

治療原理分析

加味脫花煎的組成包含:當歸、川牛膝、川芎、肉桂、紅花、車前草、芒硝等藥材。從各藥材的功效以及古籍記載的病症描述,可以推測其治療原理如下:

  1. 活血化瘀,攻下死胎:

    • 當歸、川芎、紅花 皆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子宮內的血液循環,幫助排出死胎。
    • 芒硝 為瀉下藥,具有軟堅散結、通便的作用,能協助將死胎排出體外。《驗方新編》更強調其有「爛胎及臍帶之功」,進一步說明其促使胎兒排出的作用機制。
  2. 溫陽散寒,理氣止痛:

    • 肉桂 能溫中補陽、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胎死腹中具有溫暖子宮、緩解疼痛的作用。
    • 川牛膝 則能引藥下行,加強活血通經的效果。
    • 炮薑、炙粉草 亦具溫中作用,加強全方溫陽散寒之效。
  3. 利水通淋,輔助排毒:

    • 車前子 具有利水通淋的功效,能協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有助於改善子宮環境,減輕胎死腹中所伴隨的腹部重墜等症狀。

劑量與用法

  • 《不知醫必要》 記載的劑量為:當歸七錢,牛膝(鹽水炒)、川芎各二錢,肉桂(去皮,另燉)、紅花各一錢,車前一錢五分,朴硝三錢。用法為水煎好後加入朴硝,再煎三四沸服用。
  • 《驗方新編》 記載的劑量為:全當歸二錢,黑炮薑八分,淨車前子一錢,大川芎三錢,川牛膝一錢,東京桂(去粗皮,研末沖)六分,炙粉草八分,加芒硝五錢(沖服,不可煎),熟附片二錢。用法為水煎服,或用芒硝入粥,以附片煎水和飲之亦可。並特別指出芒硝與附片配伍的比例,認為「每硝一兩,必用附片四錢配之也。」

綜合分析

加味脫花煎通過活血化瘀、溫陽散寒、利水通淋等作用,達到攻下死胎的目的。其配伍精妙,既有強力的攻下藥,也有溫補扶正之品,使峻攻而不傷正。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方中含有芒硝等攻下藥,且藥性峻猛,因此必須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當歸7錢,牛膝(鹽水炒)2錢,川芎2錢,肉桂(去皮,另燉)1錢,紅花1錢,車前1錢5分,樸消3錢。
下死胎。
水煎好,加入樸消,再煎3-4沸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通經下胎之功,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陰部感到寒冷嘔吐陰囊濕冷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脫花煎, 出處:《不知醫必要》卷四。 組成:當歸7錢,牛膝(鹽水炒)2錢,川芎2錢,肉桂(去皮,另炖)1錢,紅花1錢,車前1錢5分,朴消3錢。 主治:下死胎。主治:胎死腹中,非産期而覺腹中陰冷重墜,或爲嘔惡,或穢氣上衝,舌見青黑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