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活血消癰湯

加味活血消癰湯

JIA WEI HUO XUE XIAO Y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5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脾經 20%
心經 17%
肺經 10%
腎經 7%
小腸經 5%
膀胱經 4%
膽經 2%
大腸經 2%
胃經 2%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5-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夏枯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夏枯草性寒,味苦,具有清肝火、散結消腫的功效。對於癰疽瘡瘍等外感熱毒引起的疾病,夏枯草能夠清熱解毒,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夏枯草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促進組織再生。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可以更好地治療因血瘀引起的腫痛。

因此,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夏枯草,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活血化瘀,對於治療癰疽瘡瘍等疾病,具有較好的療效。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紫草,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1. 涼血解毒: 紫草味甘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效。對於癰疽瘡瘍,因熱毒壅盛、血脈瘀滯所致,紫草可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 紫草亦具活血化瘀之功,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紫草的加入,可有效改善癰疽瘡瘍的熱毒瘀滯,達到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療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奏功效。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癰腫初起,熱毒壅盛,紅腫疼痛,伴有發熱、口渴等症狀,牡丹皮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緩解疼痛。
  2. 配伍增效,協同作用:牡丹皮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赤芍、丹皮、生地等,具有協同作用,可以加強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使藥效更佳。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活血化瘀: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癰疽初起,局部紅腫熱痛,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炎症消退。
  2. 消腫止痛:紅花還能促進局部組織液的吸收,減輕腫脹。其止痛作用則能緩解患者的疼痛不適。

總而言之,紅花在加味活血消癰湯中起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癰疽初期的症狀,促進疾病痊癒。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桃仁,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桃仁性苦甘,入心、肺、肝經,具有活血化瘀、破血消癥之效。對於癰腫初起,血瘀阻滯,疼痛腫脹者,桃仁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腫痛。
  2. 潤燥軟堅:桃仁亦有潤燥軟堅之功,可使堅硬的腫塊軟化,便於消散。對於久治不愈,局部組織硬結,或伴有口乾舌燥者,桃仁的潤燥作用可改善組織營養,促進腫塊軟化,有助於消癰。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赤芍,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赤芍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地清除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消退癰腫。
  2. 清熱解毒:赤芍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能幫助消散熱毒,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因此,赤芍的加入,一方面促進血液循環,另一方面清熱解毒,在治療癰腫方面起到雙重功效,促進傷口癒合,加快病患康復。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緩和藥性:方中其他藥物如川芎、桃仁等活血化瘀力強,容易傷及正氣。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具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的作用,可以緩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峻猛之性,防止傷陰耗血,保護正氣。

二、調和氣血:方中活血化瘀藥物多偏於行血,容易導致氣血失衡。白芍養血柔肝,能使氣血調和,使藥物更好地發揮活血消癰的作用,避免藥性偏頗。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澤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澤蘭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效。對於癰腫瘡瘍等由熱毒壅滯、氣血瘀阻所致的疾病,澤蘭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瘀的作用,輔助其他藥材消滅病竈,促進傷口癒合。
  2.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澤蘭還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氣血不暢所致的疼痛,澤蘭能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有助於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療效。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木通,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作用:

一、通淋利水,消腫散結:木通性寒,入膀胱經,具有通利水道、消腫散結之效。對於癰疽初起,局部紅腫熱痛,或伴有小便不利、淋漓澀痛等症狀,木通可幫助利水消腫,緩解炎症反應,促進毒素排出。

二、引藥下行,協同活血化瘀:加味活血消癰湯以活血化瘀為主要功效,而木通性寒,能引藥下行,有助於藥力直達病所,促進藥物成分滲透至病竈部位,增強活血化瘀的療效。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三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破血消癥:三稜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破血消癥、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瘀氣滯導致的癰腫、瘡瘍,三稜能破除血瘀,促進血液循環,消散腫塊,達到消癰止痛的目的。
  2. 活血化瘀:三稜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滲透到患處,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三稜在加味活血消癰湯中起到破血消癥、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消癰止痛的效果。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並有助於消除炎症積聚,緩解疼痛。對於癰疽瘡瘍等疾病,莪朮能有效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
  2. 行氣解鬱,消癥散結: 莪朮還能行氣解鬱,消癥散結,能疏通經絡,解除氣血瘀滯,對於因氣滯血瘀而引起的癰疽瘡瘍,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加味活血消癰湯」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之效。對於寒凝血瘀、氣滯疼痛的癰疽,能溫通經絡,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腫痛。
  2. 消腫止痛,散結消癰: 茴香的辛散之性,可使鬱結之氣得以宣通,並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快代謝產物排出,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對於癰疽初起或膿成未潰者,能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活血消癰湯」,主治功效:

濕熱下注,氣血壅滯所致的化膿性睾丸炎

中藥方劑組成:

  • 夏枯草:清熱瀉火、強筋骨、散結、清肝明目、補血養肝、清熱解毒。
  • 紫草:清熱涼血、活血解毒、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
  • 桃仁: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澤蘭: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利水消腫、清熱涼血、和血。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三稜: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
  • 莪朮: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
  • 茴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

總結:

加味活血消癰湯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血養肝的功效。它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氣血壅滯所致的化膿性睾丸炎。

傳統服藥法


夏枯草3錢,紫草3錢,丹皮3錢,草紅花3錢,桃仁3錢,赤芍4錢,白芍4錢,澤蘭葉3錢,木通2錢,三稜3錢,莪朮3錢,小茴香2錢。
解毒軟堅,活血消癰。
化膿性睪丸炎:辛某,男,48歲。於1963年11月15日初診。二十多天前,左側睪丸腫硬,陣陣抽痛,陰囊逐漸腫大漫於兩側,伴有全身不適感,診為急性化膿性睪丸炎。身無寒熱,口乾不思飲,陰囊墜痛連及少腹,腰膝酸軟無力,行路困難,大便乾燥。查陰囊腫大如拳,向左偏墜,皮膚微紅,捫之灼熱,兩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明顯壓痛,白細胞17000/mm3、中性81%,淋巴19%,脈沈細數,舌質淡,苔薄白。證系濕熱下注,氣血壅滯,發為子癰。治以解毒軟堅,活血消癰,投以加味活血消癰湯,外用紫色消腫軟膏。服藥三天,睪丸腫痛減輕,原方加減又服十劑,左側陰囊潰破,流出稀膿水,改服犀黃丸收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辛溫,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活血消癰湯,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夏枯草3錢,紫草3錢,丹皮3錢,草紅花3錢,桃仁3錢,赤芍4錢,白芍4錢,澤蘭葉3錢,木通2錢,三棱3錢,莪朮3錢,小茴香2錢。 主治:解毒軟堅,活血消癰。主治:濕熱下注,氣血壅滯所致的化膿性睾丸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