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苦散

JIU K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9%
肺經 16%
胃經 16%
脾經 9%
三焦經 9%
大腸經 9%
肝經 9%
腎經 3%
心包經 3%
小腸經 3%
心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肝經
腎經
心包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救苦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瀉熱通便:大黃味苦性寒,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效。救苦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腸胃實熱等症,大黃可清熱瀉火,促進腸道蠕動,排泄毒素,達到通便解毒之功。
  2. 活血化瘀: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對於熱毒瘀阻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大黃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止痛消腫之目的。

綜上所述,大黃在救苦散方中,既能清熱通便,又能活血化瘀,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救苦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其宣肺利咽排膿止痛的功效。

桔梗味辛、苦,性平,歸肺經。其宣肺利咽作用,可疏散風熱化痰止咳,有助於解除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

同時,桔梗還能引導膿液排出,對於化膿性炎症,如肺癰、喉痺等,具有良好的排膿止痛效果。

因此,桔梗在救苦散中,既可緩解肺熱,又可促進排膿,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救苦散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其花蕾含有多種生物鹼、揮髮油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消腫止痛之效。

在救苦散中,金銀花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有效治療溫病初起,症見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口渴等症狀。金銀花清熱解毒,可消散邪熱,而其他藥材則可根據具體症狀,起到清熱利濕、生津止渴、化痰止咳等作用,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救苦散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救苦散主要用於治療氣虛表弱、瘡瘍久不癒合等症,黃耆能補益正氣,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故為方中重要藥物。
  2. 扶正祛邪: 藥理研究表明,黃耆多糖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抗病邪侵襲。救苦散中含有許多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物,與黃耆相輔相成,既能扶正固本,又能祛邪止痛,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救苦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救苦散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發熱、口渴等症狀,而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的作用,可以緩解其他藥材的燥烈之性,避免藥性過於猛烈,起到協調作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緩解疼痛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增強藥效,共同發揮治療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救苦散中加入梔子,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作用:

1.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性寒,入肝膽經,擅長清熱瀉火,尤其對於肝膽火旺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煩躁易怒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涼血止血:梔子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導致的吐血、衄血、尿血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救苦散中加入梔子,可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改善患者的症狀。

救苦散中加入紫花地丁,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救苦散本身主治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而紫花地丁可以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之力,更有效地消散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 紫花地丁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加速傷口癒合。此功效配合救苦散中的其他藥材,可更全面地治療瘡瘍腫毒。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救苦散 」

救苦散,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由大黃、桔梗、金銀花、黃耆、甘草、梔子、紫花地丁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癤腫、乳腺炎、痔瘡等疾病。

甘草,性甘平,入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大黃,性寒味苦,入大腸、胃、肝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入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金銀花,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

梔子,性寒味苦,入心、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清熱利尿等功效。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利水消腫的功效。

救苦散中的藥物,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救苦散主治瘡瘍、癤腫、乳腺炎、痔瘡等疾病。

救苦散中的藥物,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癤腫、乳腺炎、痔瘡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臘月豶獵兒糞不以多少。
先地上撅窯相似,留煙出處,寬窄可盛1鬥5升,裡頭先著熟火,上放藥在內,門口大煅火一時辰,封閉不透風,來日早晨取出,研為細末。
每服3-5錢,熱酒空心調服。
忌濕面冷硬之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大便溏薄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腳氣病癤和癰麻疹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牙齦潰爛

相同名稱方劑


救苦散,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十六引《局方》。 組成:大黃、桔梗、金銀花、黃耆、甘草、梔子、紫花地丁。 主治:便癰疽等瘡。

救苦散,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一。 組成:川芎1錢,藿香1錢,玄胡索1錢,丹皮1錢,朱砂1錢,雄黃4錢,白芷4錢,皂角4錢。 主治:傷寒、傷風,頭目不清。

救苦散, 出處:《痘疹全書》卷上。 組成:羌活、防風、牛蒡、桔梗、酒黃芩、荊芩、燈心、人中黃、連翹。 主治:痘將起發,便先頭目腫者,此天行疫癧之氣,大頭瘟是也。

救苦散, 出處:《痘疹活幼至寶》。 組成:人中白(火煅)5分,寒水石(井水飛過)3錢,青黛(飛過)5分,僵蠶1錢5分,冰片1分,牛黃2分。 主治:痧後口瘡、牙疳。

救苦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一。 組成:川烏半錢,草烏半錢,桂花半錢,良薑半錢,紅豆半錢,胡椒半錢,蓽撥半錢,細辛半錢,石膏3錢,官桂3錢。 主治:一切牙疼及寒風蛀牙疼。

救苦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五。 組成:朱砂1錢,紅娘子2個,斑蝥6個,雄黃1錢,沒藥1錢,金腳信1錢(細研),南乳香半錢,海馬1對,輕粉1錢,腦子1錢,密陀僧2錢(另研),蜈蚣1對,麝香5分,水蛭4個,黃連1錢。 主治:一切惡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