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甘草梔子湯
JU GENG GAN CAO ZHI Z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二六五引《瘡疹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2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桔梗甘草梔子湯中包含桔梗,其原因主要有二:
- 宣肺利咽: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之功效。其可開宣肺氣,使氣道通暢,有利於痰液排出,減輕咽喉腫痛,故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
- 排膿消腫:桔梗還具有排膿消腫之功效,可促進膿液排出,減輕局部炎症反應。配合梔子清熱瀉火,甘草和中緩急,三者共同作用,可有效治療肺熱壅盛、痰濁內阻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桔梗甘草梔子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緩解藥性,調和諸藥: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桔梗、梔子性寒,甘草可緩解其寒性,避免傷胃,並使藥效更為平和。
二、益氣補脾,增強體力:甘草具有益氣補脾、健脾益肺的作用,可增強患者體力,促進機體恢復,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桔梗甘草梔子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方中桔梗、甘草皆屬性偏溫,而梔子可平衡其溫性,避免燥熱之弊,並有助於清解肺熱、咽喉腫痛之症。
- 利濕通淋:梔子可利濕通淋,有助於消除體內積聚的濕熱,改善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等症狀。與桔梗、甘草相配,能共同促進利尿排毒,達到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桔梗甘草梔子湯主治功效分析
一、古文內容提煉
根據所提供的古文,我們可以提煉出以下關於桔梗甘草梔子湯的資訊:
- 《祖劑》施沛: 指出此方可用於治療「豆瘡煩燥」。
- 《玉機微義》徐彥純: 將此方列為「已顯癍證所用之藥」,並指出其用於「煩者」。
二、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古文記載及現代藥理研究,桔梗甘草梔子湯的主治功效可以歸納為:清熱解毒,瀉火除煩。
清熱解毒: 古文所提及的「豆瘡」、「癍證」均屬古代的熱毒性疾病,表現為發熱、皮疹等症狀。梔子具有良好的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是此方中的主藥。桔梗宣肺利咽,也有助於清解肺經熱毒。甘草調和藥性,且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三藥合用,可以有效清除體內的熱毒。
瀉火除煩: 古文明確指出此方用於治療「煩躁」的症狀。中醫認為,「煩」是由於心火亢盛所致,「煩躁」則更進一步表現為心神不寧、焦慮不安。梔子入心經,擅長清瀉心火,可以有效緩解心火亢盛所致的煩躁不安。桔梗、甘草輔助梔子,共同發揮清心除煩的作用。
三、治療原理
桔梗甘草梔子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熱者寒之」的原則。針對熱毒內蘊、心火亢盛所致的病症,此方以苦寒的梔子為主藥,直折火勢,清瀉三焦之熱;以桔梗宣肺利咽,疏散上焦之熱;以甘草調和諸藥,並輔助清熱解毒。三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瀉火除煩之功。
四、總結
桔梗甘草梔子湯是一個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經典方劑。從古文記載來看,其主要用於治療熱毒性疾病,特別是伴有心煩、焦躁不安症狀的患者。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了方中藥物的藥理活性,進一步支持了其臨床應用價值。
以上分析基於所提供的古文內容及藥物組成,如有更多相關資訊,例如藥物劑量、煎煮方法、使用禁忌等,則可以更深入地分析其主治功效及應用。
傳統服藥法
桔梗半兩,甘草半兩,梔子仁2錢半。
上為粗末。
每服3錢,水1盞,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桔梗甘草梔子湯,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六五引《瘡疹方》。 組成:桔梗半兩,甘草半兩,梔子仁2錢半。 主治:瘡疹心煩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