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損安胎湯

JIU SUN AN TA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寒 (0.8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肝經 25%
心經 25%
肺經 9%
胃經 6%
大腸經 3%
腎經 3%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救損安胎湯中加入當歸,是基於其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安胎的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止痛、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孕婦來說,當歸能補益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胎兒生長發育。同時,當歸也能緩解孕期常見的腰痠背痛、腹痛等症狀,並有助於安胎,防止流產。

因此,救損安胎湯中加入當歸,能有效改善孕婦氣血不足、胎兒不穩等問題,起到安胎保胎的作用。

救損安胎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腹痛,止血安胎: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孕婦腹痛,多因肝氣鬱結,血虛失於濡養,或氣血不足,衝任不固所致。白芍能緩解肝氣鬱結,養血止痛,並能固衝任,止血安胎。

2. 調和脾胃,健脾益氣:白芍也能健脾益氣,改善脾胃功能。孕婦懷孕期間,脾胃虛弱,易受飲食影響,導致氣血不足,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白芍可調和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

救損安胎湯中使用生地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涼血:生地黃味甘苦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孕婦胎動不安,常因血熱妄行或陰虛火旺所致,生地黃能滋陰降火,清熱涼血,使血脈和暢,胎兒安穩。

2. 養血安胎:生地黃滋陰養血,能改善孕婦血虛體質,使血氣充盈,從而起到安胎作用。此外,生地黃還可補腎陰,而腎主胎,腎陰充足,更利於胎兒健康發育。

「救損安胎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白朮具有健脾益氣之效,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改善孕婦體虛乏力、脾胃不健等狀況,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有助於安胎。

其二,白朮能燥濕健脾,對於孕期常見的脾虛濕困、水腫、腹脹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有助於維持孕婦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

「救損安胎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益氣扶正: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之功效。孕婦體質虛弱,容易出現氣血不足、胎氣不穩等問題,人參能補益氣血,固護胎元,有助於安胎。
  • 補脾健胃:孕婦容易出現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人參能補脾益胃,增強食慾,促進營養吸收,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

總而言之,人參在「救損安胎湯」中,擔當著補益氣血、扶正固胎、健脾益胃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孕婦體質,安胎保胎。

救損安胎湯中加入蘇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止痛安胎:蘇木性味苦甘,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安胎的功效。孕婦若出現腹痛、胎動不安等症狀,可能是由於氣血瘀滯所致,蘇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達到止痛安胎的效果。
  2. 溫經止痛,補益氣血:蘇木還具有溫經止痛、補益氣血的功效,對於因氣血虛弱、寒凝血瘀導致的胎動不安、腹痛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救損安胎湯中加入蘇木,可有效緩解孕婦的腹痛、胎動不安等症狀,達到安胎的目的。

「救損安胎湯」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止痛安胎: 乳香味辛、性溫,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懷孕期間,胎兒生長發育過程中,若有血瘀阻滯,容易導致腹痛、胎動不安等症狀。乳香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腹痛,穩定胎兒。
  2. 補益氣血,固攝胎元: 乳香氣香,能行氣止痛,並有補益氣血的作用。懷孕期間,女性氣血容易虛弱,容易導致胎兒不穩。乳香能補益氣血,使氣血充盈,有助於固攝胎元,防止流產。

救損安胎湯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止痛,安胎固胎: 沒藥性溫,味苦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孕婦胎動不安、小腹墜痛,或因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所致,沒藥可活血化瘀,緩解疼痛,安定胎兒,防止流產。
  2. 溫陽補氣,益氣固本: 沒藥亦具溫陽補氣之效,對於孕婦體虛氣弱、容易疲倦、容易感冒等症狀,可起到溫補氣血、提升抵抗力,進而加強孕婦體質,穩定胎兒的作用。

總之,沒藥在救損安胎湯中,能發揮活血止痛、安胎固胎、溫陽補氣等功效,有助於治療孕婦因氣血運行不暢、體虛氣弱等因素導致的胎動不安、小腹墜痛等症狀,達到安胎保胎的效果。

主治功效


救損安胎湯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救損安胎湯主治妊娠期間因跌倒損傷,傷及胎元,導致腹痛,甚至有流產跡象者。正如古文所言:「妊婦有失足跌損,致傷胎元,腹中疼痛,勢如將墮者。」

治療原理

古文指出,此症不僅僅是外傷,更重要的是內在氣血不足。原文提到:「凡人內無他症,胎元堅固。即或跌撲閃挫,依然無恙。惟內之氣血素虧,故略有閃挫,胎便不安。」 說明了若孕婦本身氣血充足,胎元穩固,即使跌倒也不容易動胎;反之,若素體氣血虧虛,則輕微外傷就可能導致胎動不安。

因此,救損安胎湯的治療重點在於大補氣血,同時佐以活血化瘀

1. 大補氣血:

  • 補血為主,補氣為輔:「但大補氣血之中,又宜補血之品多於補氣之藥,則無不得之。」 氣血互生,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孕期胎兒發育需大量血液濡養,因此補血尤為重要。
  • 當歸、白芍、生地黃:重用當歸以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生地黃滋陰涼血,補益陰精。三者合用,可有效補充孕婦及胎兒所需的血液。
  • 人參、白朮:人參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增強母體抵抗力;白朮健脾益氣,運化水濕,有助於氣血生成。「即用尋常白朮,土炒焦最妙,以其能理氣行血也。」

2. 佐以活血化瘀:

  • 蘇木、乳香、沒藥:加入少量活血化瘀藥,旨在消除跌倒造成的局部瘀血,改善氣血運行。「少加以行瘀之品,則瘀散胎安矣。」 蘇木行氣活血,散瘀止痛;乳香活血通絡,解毒消腫;沒藥破癥瘕積聚,活血定痛。三藥合用,可疏通局部經絡,消除瘀血,從而緩解疼痛,穩定胎元。

總結

救損安胎湯以大補氣血為本,佐以活血化瘀為輔,標本兼治。透過補益氣血,增強母體體質,穩固胎元;同時活血化瘀,消除局部瘀滯,改善氣血運行,最終達到止痛安胎的目的。方中補血藥用量大於補氣藥,體現了中醫「氣血同源,血為氣之母」的理論,更符合孕期生理特點,突顯了傅青主對婦科疾病的深刻理解與精妙用藥。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酒洗),白芍3錢(酒炒),生地1兩(酒炒),白朮5錢(土炒),炙草1錢,人參1錢,蘇木3錢(搗碎),乳香1錢(去油),沒藥1錢(去油)。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救損安胎湯,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下。 組成:當歸1兩(酒洗),白芍3錢(酒炒),生地1兩(酒炒),白朮5錢(土炒),炙草1錢,人參1錢,蘇木3錢(搗碎),乳香1錢(去油),沒藥1錢(去油)。 主治:妊娠跌損,致傷胎元,腹中疼痛,勢如將墮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