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救祟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益氣扶正,提升正氣抵禦邪氣: 救祟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邪氣入侵所致的發熱、咳嗽、頭痛等症狀。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益氣補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提升正氣,抵禦外邪侵襲,輔助驅邪止咳。
- 補氣化痰,緩解咳嗽氣喘: 救祟湯中加入人參能補肺氣,化痰止咳,緩解由於風寒犯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特別是對於氣虛體弱、咳嗽痰多、聲音嘶啞者,人參的補氣作用可以提高肺臟功能,有利於痰液的排出。
救祟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效。救祟湯多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症見發熱、頭痛、惡寒等。黃耆可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故為本方重要組成藥物。
- 扶正祛邪: 救祟湯以扶正祛邪為治則,黃耆既能補益正氣,又能促進機體抗病能力,有助於驅除邪氣,達到治療目的。
救祟湯中使用當歸,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救祟湯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厥、抽搐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往往與血瘀、氣滯有關,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痙攣。
- 補血養血:當歸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面色蒼白、心悸等症狀。小兒驚厥、抽搐也可能因血虛而引起,當歸的補血功效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進一步改善症狀。
因此,救祟湯中加入當歸,旨在通過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等功效,達到治療小兒驚厥、抽搐的目的。
救祟湯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其藥性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散發表邪,對於因風熱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救祟湯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邪毒壅盛所致的發熱、神昏、痙攣等症狀,而金銀花可清熱解毒,散發風熱,並能清心涼血,因此成為救祟湯中不可或缺的藥物,有效緩解病症,提高療效。
救祟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寧心安神:茯苓性平味甘,入脾、心經,能健脾益氣,利水滲濕,並具有寧心安神之效。救祟湯多用於治療小兒驚癇、夜啼等症,而茯苓能補益脾氣,使脾胃運化正常,從而改善氣血不足、心神不安等症狀,達到安神定驚之效。
- 利水滲濕,消腫解毒:茯苓能利水滲濕,消腫解毒,對於因濕邪內侵所導致的驚癇、夜啼等症,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同時,茯苓還能幫助排出體內毒素,進一步改善小兒的整體狀況。
救祟湯中包含川貝母,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川貝母味甘苦,性寒,入肺經。其藥性清熱潤肺,可有效化解熱邪引起的痰液,同時還能平息咳嗽,緩解氣喘。在救祟湯中,川貝母與其他藥材配伍,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效果,用於治療外感熱邪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救祟湯」中使用烏頭,主要源於其 祛寒止痛 之效。
烏頭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祛風除濕之功,可治療寒邪客於經絡所致的疼痛,如風寒濕痺、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
「救祟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寒邪所致的發熱、頭痛、惡寒、肢體痠痛等症狀,烏頭在此方劑中起到 溫經散寒、止痛 的作用,有助於驅散寒邪,緩解病痛。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救祟湯」
組成介紹:
- 川貝母: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金銀花: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骨癆陰瘡。
總結:
中藥方劑「救祟湯」是由人參、黃耆、當歸、金銀花、茯苓、川貝母、烏頭等七味中藥組成的複方,具有補氣、養血、清熱、解毒、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骨癆陰瘡。
傳統服藥法
人參5錢,黃耆1兩,當歸1兩,金銀花2兩,茯苓3錢,貝母3錢,草烏1錢。
上用水1碗,煎半碗,半飢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對本方中任何一種成分過敏者禁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救祟湯, 出處:《洞天奧旨》卷八。 組成:人參5錢,黃耆1兩,當歸1兩,金銀花2兩,茯苓3錢,貝母3錢,草烏1錢。 主治:骨羨陰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