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附膏

WU FU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7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9%
腎經 24%
脾經 24%
肝經 17%
胃經 4%
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烏附膏中包含烏頭,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 烏頭性熱,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寒濕凝滯、經脈不通導致的疼痛,烏頭能有效驅散寒邪,溫通經絡,達到止痛的效果。

2. 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烏頭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的功效,與其他藥材搭配,能有效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病症。

烏頭雖然藥性峻猛,但配合其他藥材,並嚴格控制用量,可發揮其獨特療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烏附膏中包含附子,主要是因為附子具有溫陽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與烏頭藥性相輔相成,可增強其功效。

附子性溫熱,入腎、脾經,可溫經散寒,驅除寒邪,尤其適用於寒邪凝滯所致的肢體疼痛、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烏頭則性溫燥,入肺、腎經,可散寒止痛、祛風濕,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

因此,烏附膏中加入附子,可增強其溫陽散寒、止痛的功效,更好地治療寒濕痺痛等症。

烏附膏中添加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驅風止痛:雄黃性溫,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祛風止痛等功效。烏附膏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症,雄黃可助其驅散寒濕、止痛消腫。

二、防腐保鮮:雄黃具有防腐作用,可抑制細菌滋生,延長膏藥的保存時間,避免因黴變而影響藥效。

因此,烏附膏中加入雄黃,既能增強其藥效,又能延長藥膏的保存時間,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名稱:烏附膏

成分:烏頭、附子、雄黃

主治功效:嬰兒前囟凹陷

組成介紹:

  1.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2.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3.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雄黃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另外,雄黃外用有消腫解毒、殺菌止癢之效,常治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但須注意用量,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

總結:

烏附膏是一種中藥方劑,由烏頭、附子、雄黃三味藥組成。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主治嬰兒前囟凹陷,以及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但須注意,烏附膏中的烏頭、附子、雄黃都有毒,使用時應嚴格按照醫囑,以免發生中毒。

傳統服藥法


綿川烏(生用)5錢,綿附子(生用)5錢,雄黃2錢。
溫中理脾。
上為末,用生蔥和根、葉細切爛杵,入藥末同煎,作成膏。
貼陷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床應用應慎重。

相關疾病


囟門下陷

相同名稱方劑


烏附膏,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綿川烏(生用)5錢,綿附子(生用)5錢,雄黃2錢。 主治:溫中理脾。主治:小兒囟門下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