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木瓜湯

WU MEI MU GUA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十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4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16%
腎經 16%
胃經 16%
肝經 10%
心經 5%
大腸經 5%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烏梅木瓜湯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消食,緩解脹滿:木瓜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消食、和胃止痛的功效。烏梅偏酸,易傷脾胃,而木瓜能中和酸性,避免過度損傷脾胃,同時促進消化,緩解因食積或脾胃虛弱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
  2. 潤肺止咳,清熱化痰:木瓜還具有一定的潤肺止咳、清熱化痰功效,有助於緩解因肺熱或痰濕引起的咳嗽、胸悶等症狀。與烏梅搭配,可增強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暑濕感冒或咳嗽痰多者。

烏梅木瓜湯中使用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收斂止瀉:烏梅性酸斂,能收斂腸胃,止瀉止痢。對於因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導致的腹瀉,烏梅能有效緩解症狀。

二、消食化積:烏梅味酸,能助脾胃消化,有助於消食化積,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

烏梅與木瓜搭配,不僅能緩解腹瀉,還能健脾開胃,改善消化功能,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烏梅木瓜湯中加入大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消積: 大麥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消食之功效。烏梅木瓜湯本身偏於酸收,加入大麥可中和其酸性,並增強其健脾消食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脾胃不和、食積不消等症狀。
  2. 利水消腫: 大麥還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烏梅木瓜湯常用於治療暑熱傷津、口渴、嘔吐等症,大麥的利水消腫作用能輔助烏梅木瓜湯清熱解暑,並減輕暑熱引起的浮腫。

烏梅木瓜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和藥性:烏梅性酸,木瓜性微酸,甘草性甘,加入甘草能中和烏梅與木瓜的酸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刺激腸胃。
  2. 調和藥性:甘草有調和諸藥之性,能使烏梅、木瓜等藥材的功效更加協調,發揮最佳療效。此外,甘草還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易被吸收。

烏梅木瓜湯中加入草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散寒,助消化: 草果味辛溫,具行氣散寒、消食化積之效。烏梅木瓜湯以烏梅、木瓜等酸味藥物為主,有助於斂肺止咳、生津止渴,但容易造成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草果的加入可溫中散寒,促進脾胃消化功能,避免藥物性質偏寒而損傷脾胃。
  2. 增強藥效,提升口感: 草果的辛香氣味可以中和烏梅的酸味,使湯藥更易入口,提高患者服藥的順應性。同時,草果辛溫之性可與烏梅、木瓜等藥物相輔相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烏梅木瓜湯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功效

  • 木瓜:助消化、解熱毒。
  • 烏梅:止咳化痰、生津潤燥。
  • 麥芽(大麥):健脾消食、利水通便。
  •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 草果:行氣活血、溫胃散寒。

古籍記載主治

綜合多本古籍記載,烏梅木瓜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酒渴:因飲酒過度,積熱傷津,導致煩渴、喜飲冷物、小便頻多、肌肉消瘦等症狀。
  2. 食㑊:指飲食過量,但不能轉化為肌肉,反而導致消瘦的病症,與消中症狀相似。
  3. 消中:症狀為煩渴多飲、小便頻多、形體消瘦,與現代醫學的糖尿病部分症狀類似。
  4. 瘴渴:指在南方瘴癘之地感受瘴氣後出現的煩渴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烏梅木瓜湯的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清熱生津

    • 烏梅:味酸,性平,能生津止渴,是方中的主藥。其酸味能斂陰生津,對於熱邪傷津導致的口渴、乾燥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木瓜:味酸,性溫,雖有溫性,但其主要功效為助消化和解熱毒,與烏梅合用,能加強生津止渴的功效。
    • 以上二藥合用,對於「酒渴」、「消中」等因熱邪傷津的病症,有顯著的清熱生津作用。
  2. 健脾消食

    • 麥芽:味甘,性平,能健脾消食、利水通便。對於「酒食過度」、「食㑊」等症狀,麥芽能幫助消化積滯,恢復脾胃運化功能。
    • 草果:味辛,性溫,能行氣活血、溫胃散寒。與麥芽合用,能促進脾胃運化,改善因酒食過度導致的脾胃功能失調。
    • 木瓜:亦有助消化之功。
    • 這幾味藥合用,對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很好的效果。
  3. 調和諸藥

    •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緩急止痛。在方劑中起到協調其他藥物的作用,使整個方劑更加平和有效。
  4. 針對「酒渴」的特殊作用

    • 酒為濕熱之品,過量飲酒易傷脾胃,導致濕熱內蘊。烏梅木瓜湯中,烏梅、木瓜的酸味能收斂濕氣,麥芽、草果能健脾燥濕,諸藥合用,能有效清除體內濕熱,改善「酒渴」的症狀。

總結

烏梅木瓜湯以烏梅、木瓜為主藥,配伍麥芽、甘草、草果,具有清熱生津、健脾消食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因酒食過度、熱邪傷津導致的酒渴、消中、食㑊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瘴渴。方中藥物配伍合理,兼顧了清熱與健脾,標本兼治,對於改善因飲食不節、熱邪傷津導致的各種病症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木瓜乾半兩,烏梅(打破,不去仁)半兩,麥櫱(炒)半兩,甘草半兩,草果(去皮)半兩。
上銼散。
每服4大錢。水盞半、加生薑5片,煎7分,去滓,不拘時候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因此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不宜使用。
  • 本方含有烏梅,烏梅性酸,因此陰虛火旺、口乾咽燥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烏梅木瓜湯, 出處:《三因》卷十。 組成:木瓜乾半兩,烏梅(打破,不去仁)半兩,麥蘖(炒)半兩,甘草半兩,草果(去皮)半兩。 主治:酒食過度,中焦蘊熱,煩渴枯燥,小便並多,遂成消中;兼治瘴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