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木瓜湯

WU MEI MU GUA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十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腎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6%
肝經 10%
心經 6%
大腸經 4%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烏梅木瓜湯

整體功效: 清熱解暑生津止渴。

主治: 酒食過度,中焦蘊熱,煩渴枯燥,小便並多,遂成消中;兼治瘴渴。

烏梅木瓜湯是一道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酒食過度、中焦蘊熱、煩渴枯燥、小便並多、消中等症狀。方中烏梅、木瓜、大麥、甘草、草果均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可有效緩解患者的不適症狀。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木瓜乾半兩,烏梅(打破,不去仁)半兩,麥櫱(炒)半兩,甘草半兩,草果(去皮)半兩。
上銼散。
每服4大錢。水盞半、加生薑5片,煎7分,去滓,不拘時候服。

方劑組成解釋


  • 烏梅:味酸,性平,歸肝、肺、胃經。具有生津止渴、收斂固澀的功效。
  • 木瓜:味酸、甘,性平,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化痰止咳的功效。
  • 大麥: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功效。
  •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
  • 草果:味辛、性溫,歸肺、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因此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不宜使用。
  • 本方含有烏梅,烏梅性酸,因此陰虛火旺、口乾咽燥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烏梅木瓜湯, 出處:《三因》卷十。 組成:木瓜乾半兩,烏梅(打破,不去仁)半兩,麥蘖(炒)半兩,甘草半兩,草果(去皮)半兩。 主治:酒食過度,中焦蘊熱,煩渴枯燥,小便並多,遂成消中;兼治瘴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加減思食丸

相似度 72%

熟水草果飲

相似度 60%

增損縮脾飲

相似度 60%

甘麥散

相似度 57%

烏梅甘草湯

相似度 57%

麥餅

相似度 57%

木饅頭散

相似度 57%

實脾飲

相似度 54%

縮脾飲

相似度 54%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