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4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脾經 18%
肝經 18%
心經 17%
肺經 9%
胃經 8%
膀胱經 0%
腎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去毒丸

組成

  • 天雄
  • 附子
  • 肉桂
  • 白僵蠶
  • 防風

整體功效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主治

風濕痹,腰腳疼痛不可忍,久不癒者。

去毒丸是一味中藥方劑,由天雄、附子、肉桂、白僵蠶、防風等中藥組成,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濕痹,腰腳疼痛不可忍,久不癒者。

文獻參考

本草綱目

醫學衷中參西錄

傳統服藥法

青綠(信州者,煅微赤)、胡粉各等分。
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皂子大。
每服1丸,薄荷暖酒磨化下;如口不開,用白僵蠶末1字,吹入鼻內。口即開,吐下毒,立止。

方劑組成解釋

天雄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濕痹,腰腳疼痛不可忍,久不癒;附子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腰腳疼痛;肉桂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腰腳疼痛;白僵蠶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濕痹,腰腳疼痛;防風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主治風濕痹,腰腳疼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
四肢麻痺癱瘓
腦內出血
腦動脈阻塞
腦血栓塞
膝部腫大疼痛
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去毒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二。 組成:青綠(信州者,煅微赤)、胡粉各等分。 主治:一切喉風閉塞,咽喉諸疾。

去毒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九。 組成: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桂(去粗皮)1兩,白僵蠶(直者,炒)3兩,防風(去叉)3分。 主治:風濕痹,腰腳疼痛不可忍,久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白癜膏

相似度 66%

五生散

相似度 60%

附桂散

相似度 57%

桂附湯

相似度 57%

蠲痹湯

相似度 54%

朮附防風湯

相似度 54%

獨活酒

相似度 54%

薑朮湯

相似度 54%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