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生散

五生散

WU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九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7.2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脾經 23%
腎經 21%
肺經 16%
膀胱經 8%
心經 6%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五生散中包含天雄,主要源於其辛熱燥烈之性,能溫陽散寒、祛風除濕,適用於寒濕凝滯、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

天雄性溫,入肝腎經,能溫經散寒,驅除寒邪,有助於緩解因寒濕引起的痺痛、麻木等症狀。此外,天雄亦能祛風除濕,有助於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進一步緩解痺痛。

然而,天雄毒性較大,需慎用,一般需配合其他藥物,以減輕毒性,並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進行適當調整。

五生散中加入附子,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1. 溫陽散寒: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能溫補陽氣,散寒止痛。五生散主要用於治療寒性疾病,如脾胃虛寒、腎陽不足等,而附子正好能溫煦脾腎陽氣,驅除寒邪,改善症狀。
  2. 回陽救逆: 附子具有強心回陽的作用,能改善心陽不足、脈微欲絕等危重症狀。五生散中加入附子,能增強方劑的救逆作用,對於一些寒邪深入、陽氣衰微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五生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性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五生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風疹、皮疹等症,防風能有效疏散外邪,解除風寒濕邪對皮膚的侵襲,達到止癢止痛的效果。
  2. 配伍相宜,增強療效: 五生散中其他藥材如蒼朮、白芷等也具有疏散風寒的作用,防風與其配伍,可以相輔相成,增強疏散風寒的效果,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皮膚病。

因此,防風在五生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疏散風寒,又能止痛止癢,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疾病。

五生散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止痙: 天南星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之功效。五生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癇、抽搐等症狀,天南星可以有效地抑制痙攣,緩解抽搐症狀。
  2. 開竅醒神: 天南星還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能促進神經系統的興奮,改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五生散中的其他藥物如全蠍、蜈蚣等也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天南星與之配合可以增強療效。

總之,天南星在五生散中起到祛風止痙、開竅醒神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五生散中包含續斷,主要源於其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

續斷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續傷止痛的功效。對於肝腎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疼痛、骨折癒合不佳等症狀,續斷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五生散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而續斷正是針對這些症狀的關鍵藥物,可以促進骨折癒合,緩解疼痛,恢復筋骨功能,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五生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頭風、目赤」,其核心病機為風邪上擾頭目,兼挾寒濕或痰濁。

  1. 頭風:古代所稱頭風,多指反覆發作之頭痛,常因風邪襲絡、痰瘀阻滯所致,症見頭痛劇烈或纏綿不愈,或伴眩暈。
  2. 目赤:此處目赤非單純熱證,而是風邪挾寒濕上攻目竅,導致眼白泛紅、視物昏矇,甚至翳膜遮睛(如角膜混濁)。

方名「五生散」強調「生用」藥材,生者性銳力猛,尤善祛風散邪,兼能溫通經絡、化痰開結。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天雄、附子尖(生用)

    • 大辛大熱之品,生用毒性強而藥力峻烈,能逐深伏之寒濕,通行十二經。
    • 天雄長於祛風散寒,附子尖擅走頭面,二者協同可破沉寒、開凝滯,針對頭風頑痛。
  2. 防風

    • 風藥中之潤劑,辛甘微溫,既散外風(如頭風觸冷加重),又息內風(如眩暈),兼為「頭目引經藥」,導諸藥上行。
  3. 天南星(生用)

    • 生南星毒性峻烈,擅祛風痰、通經絡,尤善化頭面風痰濁邪。
    • 與天雄、附子配伍,強化攻逐痰濕濁陰之力,開塞結以退目翳。
  4. 川續斷(生用)

    • 一般補肝腎、強筋骨多用製續斷,此處生用取其「破血行瘀、宣通經脈」之力,助風藥疏散頭目瘀滯,同時防辛燥耗血。

配伍特點

  • 辛溫燥烈,攻逐為先:全方以生藥峻藥為主,集中火力攻散頭面風、寒、濕、痰、瘀等實邪,屬「霸道」治法。
  • 以酒引藥,生薑制毒:酒煎增強溫通上行之效;生薑既可減天雄、南星之毒,又能和胃止嘔,緩和峻藥對中焦的刺激。

治療原理
透過大辛大熱、祛風化痰之品,直接衝擊頭目膠結之邪氣,強行開通經絡,使風散寒消、痰化翳退。適用於體實邪盛(如體壯、舌苔厚膩、脈弦緊)之頭風目赤,非虛弱者可輕用。

傳統服藥法


天雄半兩,附子尖半兩,防風1兩,天南星1兩,川續斷(並生用)1兩。
去頭風,退翳。
上為飲子。
每服2錢,重水1盞半,加生薑7片,酒少許,煎至6分,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生散, 出處:《百一》卷九。 組成:天雄半兩,附子尖半兩,防風1兩,天南星1兩,川續斷(并生用)1兩。 主治:去頭風,退翳。主治:頭風,目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