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麻地黃酒

Wu Ma Di yellow wine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19%
腎經 15%
心經 15%
胃經 11%
脾經 10%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肝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3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1. 滋陰補血:生地黃具涼血、養血之效,在烏麻地黃酒中起主補血作用,對缺血、婦女月經不調等症狀有效。

  2. 活血化瘀:丹參和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絡的功能,能改善血行不暢,緩解相關疼痛及不適。

  3. 強筋健骨:杜仲、萆薢及生薑能補肝腎,益筋骨,特別適合年長者或常常感到腰膝酸軟的人士。

  4. 增強免疫力及調理脾胃:人參能大補元氣,兼顧溫中止瀉,提升身體整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傳統服藥法


6月6日曲4升(淨),王斯油麻6鬥5升(出虢州,赤色者是。如無,別用巨勝替之,以脫去皮,曬乾。脫烏麻法:以冷水浸經一宿出之,置筲箕中漉水令盡,春之即皮自脫去),生地黃4鬥(冷熟湯洗,待水氣盡便切之,更取生地黃1石,以水1石和煮,粗布絞去滓,即取汁6鬥,又以蠟及麻子塗甕內,蒸之令乾,前3味總納甕中浸之),丹參2斤,生石斛2斤,牛膝2斤,杜仲2斤,萆薢2斤,生薑2斤,人參8兩。
補不足,除百病。
上切,以生絹袋盛,同納前件熟地黃汁甕中浸,封閉7日外,更取烏豆4大鬥,摩使光淨,分作4度,微熬令香,取無灰重醖酒2鬥8升,3度淋豆,豆1熬3淋,淋訖並去豆,總計12度淋豆,取淋酒別器
忌房室,避風,特禁毛桃、芥、生菜、熱面並酢、蒜、牛肉、冷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忌食物

    • 避免毛桃、芥、涼生菜等寒性食物,以免影響藥物療效。
    • 禁忌酢、蒜、牛肉與冷食,因可能對藥酒的效果產生抵消。
  2. 使用禁忌

    • 懷孕婦女、月經期間及有特定過敏反應的人應謹慎使用,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 存儲方法

    • 藥酒應儲存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並注意密封保持其效力。

相關疾病


麻疹腎絲球腎炎全身性水腫肩前部肩痛腰痛貧血背痛經常疲勞想睡皮膚顏色發黃腰膝軟弱無力陰部感到寒冷四肢肌肉萎縮下背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烏麻地黃酒, 出處:《外台》卷二十一引《崔氏方》。 組成:6月6日曲4升(淨),王斯油麻6鬭5升(出虢州,赤色者是。如無,别用巨勝替之,以脫去皮,曬乾。脫烏麻法:以冷水浸經1宿出之,置筲箕中漉水令盡,春之即皮自脫去),生地黃4鬭(冷熟湯洗,待水氣盡便切之,更取生地黃1石,以水1石和煮,粗布絞去滓,即取汁6鬭,又以蠟及麻子塗甕內,蒸之令乾,前3味總納甕中浸之),丹參2斤,生石斛2斤,牛膝2斤,杜仲2斤,萆薢2斤,生薑2斤,人參8兩。 主治:補不足,除百病。主治:風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