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四順飲

JIA JIAN SI SHUN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心經 14%
肝經 14%
胃經 14%
脾經 11%
小腸經 7%
膀胱經 7%
大腸經 4%
膽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腎經 2%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四順飲方中使用當歸尾,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止痛: 當歸尾味甘辛,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對於因血瘀引起的腹痛、腰痛、跌打損傷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加減四順飲治療腹痛,而當歸尾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補血調經: 當歸尾亦有補血調經之功效,對於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加減四順飲對於女性因血虛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也有一定的療效,而當歸尾可以補血調經,改善女性經期不適。

總之,加減四順飲中使用當歸尾,是為了發揮其活血止痛、補血調經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腹痛等症狀的目的。

加減四順飲中包含枳殼,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微寒,歸脾、胃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對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枳殼能起到緩解作用。
  2. 降逆止嘔,和胃消食:枳殼亦能降逆止嘔,和胃消食。對於脾胃虛弱、氣機逆亂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枳殼能起到降逆止嘔、和胃消食的作用。

因此,加減四順飲中加入枳殼,旨在通過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和降逆止嘔、和胃消食的功效,改善患者的肝氣鬱結、胃氣不和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加減四順飲中包含木通,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通利水道: 木通味甘性寒,入膀胱經,具有通利水道、利尿消腫之功效。此方中,木通有助於疏通膀胱氣化不利,消除水腫,緩解小便不利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木通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泄膀胱熱,並可輔助其他藥材,如車前子、滑石等,共同達到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效果。

總而言之,木通在加減四順飲中發揮著通利水道和清熱解毒的功效,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共同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加減四順飲中包含大黃,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瀉熱通便: 大黃味苦寒,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能清除腸道積熱,對於熱結便祕、濕熱瀉痢等症狀有顯著效果。此方多用於治療熱結便祕,故加入大黃以通便瀉熱。
  2. 活血化瘀: 大黃還具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此方治療便祕時,若有瘀血阻滯,加入大黃能幫助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因此,加減四順飲中加入大黃,旨在通過其瀉熱通便和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便祕的目的。

「加減四順飲」中包含「生地黃」,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對於熱證所致的發熱、口渴、心煩、血熱妄行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能滋陰潤燥,對於陰虛內熱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便祕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生地黃在「加減四順飲」中起到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加減四順飲中加入紫草,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1. 清熱涼血: 紫草性寒,味甘,入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血瘀、皮膚瘡瘍、燒傷燙傷等症,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熱毒症狀。
  2. 活血化瘀: 紫草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對於加減四順飲所針對的某些病症,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紫草能發揮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幫助患者更快速地恢復。

加減四順飲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有二:

一、 潤肺止咳: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加減四順飲旨在治療肺燥咳嗽、咽喉幹癢,麥門冬可有效潤燥生津,緩解肺部乾燥,達到止咳的作用。

二、 清熱解毒: 加減四順飲亦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等症。麥門冬可清熱解毒,配合其他藥物,可消炎止痛,緩解咽喉腫痛,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加減四順飲」中加入葛根,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解肌退熱: 葛根性涼,味甘,具有解肌退熱的功效,可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而導致的發熱、惡寒、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對於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尤為有效。
  2. 疏通經絡: 葛根具有疏通經絡、舒筋活絡的功效,可改善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此外,葛根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循環不暢所導致的頭暈、耳鳴等症狀。

加減四順飲中包含滑石,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滑,能清熱利濕,對於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加減四順飲主要針對暑濕引起的腹瀉、發熱、小便不利等症狀,滑石能有效清熱利濕,緩解這些症狀。
  2. 利水通淋: 滑石能利水通淋,對於膀胱濕熱引起的尿頻、尿痛、尿血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加減四順飲中加入滑石,可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排尿狀況,緩解不適。

加減四順飲中包含連翹,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連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消散體內熱毒,對於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加減四順飲主要針對外感風熱所致的咳嗽、氣喘、痰黃等症狀,而連翹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疏散風熱:連翹不僅能清熱解毒,也能疏散風熱,幫助機體排出病邪。加減四順飲中,連翹與其他藥材搭配,如薄荷、荊芥等,共同發揮疏散風熱、宣肺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恢復患者的呼吸功能。

加減四順飲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生津: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止渴除煩的功效。加減四順飲用於治療熱病口渴、煩躁不安等症狀,天花粉可清熱解毒,滋陰生津,緩解患者的熱症。
  2. 利濕消腫: 天花粉亦具有利濕消腫之效,可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加減四順飲中加入天花粉,可加強利濕作用,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改善患者的症狀。

加減四順飲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表: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之功效。加減四順飲主治風熱感冒,症狀為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薄荷可以清熱解表,疏散風熱,減輕感冒症狀。

二、疏風散寒: 薄荷亦具有疏風散寒之功效,可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加減四順飲亦可用於風寒感冒,薄荷的加入可以增加方劑的疏風散寒功效。

此外,薄荷還具有提神醒腦、清利頭目之功效,有助於改善感冒患者的頭昏腦脹、精神不振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四順飲 」


中藥方劑「 加減四順飲 」,主要成分是:

  • 當歸尾
  • 枳殼
  • 木通
  • 大黃
  • 生地黃
  • 紫草
  • 麥門冬
  • 葛根
  • 滑石
  • 連翹
  • 天花粉
  • 薄荷

當歸尾

性溫、味甘、辛,歸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養顏美容的功效。用於治療血虛萎黃、面黃肌瘦、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產後血虛、腸燥便祕等症。

枳殼

性寒、味苦、辛,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消食化積、降氣止咳的功效。用於治療胸脅脹滿、食積不化、咳嗽氣喘、呃逆嘔吐等症。

木通

性寒、味甘,歸腎、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排石、利膽退黃的功效。用於治療尿路感染、結石、膽結石、黃疸等症。

大黃

性寒、味苦,歸大腸、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通便下泄、活血化瘀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結便祕、泄瀉痢疾、血瘀證等症。

生地黃

性寒、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補血活血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傷陰、陰虛火旺、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等症。

紫草

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發斑、紫癜、瘀血腫痛、瘡瘍腫毒等症。

麥門冬

性微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口乾咽燥、心煩失眠等症。

葛根

性涼、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解熱退燒、生津止渴、透疹透汗的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麻疹不透、口渴多飲等症。

滑石

性寒、味甘,歸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化痰止咳、潤肺止咳的功效。用於治療熱淋澀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喘等症。

連翹

性微寒、味苦,歸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透疹透汗的功效。用於治療熱毒證、瘡瘍腫毒、麻疹不透等症。

天花粉

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口乾咽燥、熱病津傷等症。

薄荷

性辛、味涼,歸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透汗的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鼻塞、咽喉腫痛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 加減四順飲 」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透疹透汗的功效。用於治療天花、麻疹、熱淋澀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喘、瘡瘍腫毒等症。

傳統服藥法


歸尾、枳殼、木通、大黃(酒炒)、生地、紫草茸、麥冬、乾葛、滑石、連翹子、天花粉、薄荷葉。
竹葉、燈心為引,水煎,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通便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2.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腹痛等,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
  3.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四順飲, 出處:《片玉痘疹》卷三。 組成:歸尾、枳殼、木通、大黃(酒炒)、生地、紫草茸、麥冬、乾葛、滑石、連翹子、天花粉、薄荷葉。 主治:天痘,火邪內甚,發熱作渴,時時飲水,面赤唇焦,大便秘結,小便赤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