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骨散

YANG G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極寒 (0.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胃經 17%
肺經 13%
心經 11%
大腸經 11%
脾經 11%
膽經 10%
膀胱經 6%
肝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脾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羊骨散方劑中包含升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熱,解毒消腫:升麻性味辛涼,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毒消腫之效。羊骨散方劑多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暑濕所致的發熱、頭痛、咽痛、口渴、肢體痠痛等症狀,而升麻的疏散風熱功效,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升舉陽氣,止痛止癢:升麻還具有一定升舉陽氣之效,可以提升身體抵抗力,增強免疫功能。羊骨散方劑中常配合其他藥材治療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等症,升麻的升陽止痛、止癢功效,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羊骨散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是因為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適用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尿血等。此外,生地黃還能滋陰潤燥,對於陰虛火旺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羊骨散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而跌打損傷常伴有瘀血腫痛、發熱疼痛等症狀,生地黃的清熱涼血、滋陰潤燥功效正好可以緩解這些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羊骨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之功效。羊骨散多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症狀,黃連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局部炎症反應,減輕疼痛。
  2. 制約藥性,平衡陰陽: 羊骨散中常配伍一些溫熱補陽的藥材,如補骨脂、杜仲等。黃連的寒性可以制約這些溫熱藥材的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使藥效更加平和,更利於患者的恢復。

羊骨散方中加入龍膽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清熱解毒: 龍膽草味苦寒,善於清熱解毒,可針對因熱毒所致的骨骼疼痛、紅腫熱痛等症狀,與羊骨散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相輔相成。
  2. 利濕退黃: 龍膽草亦具利濕退黃之效,有助於排除體內濕熱,改善因濕熱引起的骨骼不適,進一步增強羊骨散的療效。

總而言之,龍膽草的加入,不僅能增強羊骨散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還能利濕退黃,全面改善因熱毒、濕熱所致的骨骼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此篇古文提供了幾個治療牙痛的中藥方劑,以下針對其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進行分析:

青龍散

主治: 陽明經風熱,齒齦腫痛。

治療原理:

  • 疏風清熱: 方中香白芷、川芎、薄荷葉皆為辛散之品,可疏散風熱之邪;青黛清熱解毒;盆硝清熱瀉火。諸藥合用,共奏疏風清熱、消腫止痛之功。
  • 直達病所: 方中指出“以指蘸藥,擦牙腫處”,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迅速緩解疼痛。

石膏防風荊芥細辛白芷方

主治: 胃經風熱牙疼。

治療原理:

  • 清胃瀉火: 石膏性大寒,為清解陽明胃經實熱之要藥,古文特意指出“火煨紅,入淡酒中,淬過為末,出火毒”,以增強其清熱瀉火之效。
  • 疏風散邪: 防風、荊芥、細辛、白芷皆為辛溫發散之品,可疏散風邪,與石膏配伍,寒溫並用,既能清熱又能散風,對於胃經風熱牙疼尤為有效。

大黃香附青鹽方

主治: 陽明熱牙痛。

治療原理:

  • 瀉熱通腑: 大黃苦寒,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是治療陽明熱證的常用藥。
  • 行氣止痛: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之功。現代研究表明,香附具有鎮痛作用。
  • 引藥入經: 青鹽鹹寒,入腎經,可引藥入腎,且具有清熱涼血之效,對於牙痛有輔助治療作用。

羊骨散

主治: 腎虛胃熱,及風熱牙疼,或因怒發疼者。

治療原理:

  • 從古文描述推測,羊骨散可以治療多種因素導致的牙痛,包括:

    • 腎虛: 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餘,腎虛則牙齒失養,易受外邪侵襲。
    • 胃熱: 胃火上炎,循經上熏,可導致牙齦腫痛。
    • 風熱: 風熱之邪侵襲,壅滯於牙齦,亦可導致疼痛。
    • 肝鬱化火: 古文提到“因怒發疼”,怒則傷肝,肝鬱化火,火邪上炎,也可導致牙痛。
  • 結合文首提供的羊骨散的組成為:升麻,生地黃,黃連,龍膽草。可推測其治療原理為:

    • 清熱瀉火: 方中黃連、龍膽草皆為苦寒之品,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清解胃熱及肝膽之火。
    • 滋陰降火: 生地黃甘寒,可滋陰降火、養血涼血,針對腎虛有滋補之效。
    • 升陽散火: 升麻辛、微甘、微寒,可升陽散火,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引藥上行至頭面。

總結:

以上方劑皆針對不同病因引起的牙痛,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通過疏風清熱、清胃瀉火、滋陰降火、行氣止痛等方法,達到治療牙痛的目的。其中,羊骨散通過清熱瀉火、滋陰降火、升陽散火,能針對性地治療腎虛、胃熱、風熱及肝鬱化火等原因造成的牙痛。

傳統服藥法


羊脛骨(燒灰存性)4兩,升麻5錢,生地黃5錢,黃連1錢,梧桐木律3錢,龍膽草少許。
上為末,入石膏末5兩,擦牙,用水漱;或以寒水石代石膏用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羊骨散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羊骨散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羊骨散,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九。 組成:羊脛骨(燒灰存性)4兩,升麻5錢,生地黃5錢,黃連1錢,梧桐木律3錢,龍膽草少許。 主治:腎虛風熱牙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