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柔丸

DA WU RO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0.3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肝經 15%
大腸經 15%
心經 13%
肺經 12%
胃經 9%
心包經 3%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膀胱經 2%
腎經 2%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大五柔丸方劑中含有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可清瀉腸胃積熱,通利大便,對於大五柔丸所治療的腸胃積熱、便祕等症狀,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2. 活血化瘀: 大黃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微循環,有利於消散瘀血,緩解因瘀血阻滯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總之,大黃在中藥方劑大五柔丸中,發揮了瀉熱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大五柔丸方劑中使用枳殼,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功效,可以緩解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
  2. 降氣化痰,消食導滯:枳殼還有降氣化痰、消食導滯的功效,可以幫助緩解痰熱阻肺、食積停滯所導致的咳嗽、胸悶、腹脹等症狀。

因此,在大五柔丸方劑中加入枳殼,可以起到疏肝理氣、降氣化痰、消食導滯等作用,對於治療肝氣鬱結、氣滯血瘀、痰熱阻肺、食積停滯等病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大五柔丸方劑中包含白芍,主要由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疼痛,調和營血: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鎮痛、止痙、養血柔肝的作用。對於女性常見的經痛、腹痛等症狀,白芍能有效緩解疼痛,並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行通暢。
  2. 滋陰養血,柔肝舒筋: 白芍能滋養肝血,使肝氣得到舒緩,並能改善肝臟的運化功能,達到柔肝舒筋的效果。對於因肝血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白芍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大五柔丸中加入葶藶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消腫: 葶藶子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對於因水濕停滯導致的胸悶、氣喘、水腫等症狀,葶藶子可幫助排水,緩解症狀。
  2. 潤腸通便: 葶藶子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治療便祕、燥結等症狀。對於因氣機不暢、濕熱內蘊導致的便祕,葶藶子可促進腸道蠕動,使排便通暢。

因此,大五柔丸中加入葶藶子,可發揮其利水消腫、潤腸通便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大五柔丸方中包含杏仁,主要考量其潤肺止咳、降氣平喘之效。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之功。其潤肺之性可緩解肺燥咳嗽,止咳之效可平息咳逆,降氣之性可舒緩胸悶氣喘。

大五柔丸主治肺燥咳嗽、痰多氣喘等症,杏仁的加入,一方面可潤肺止咳,另一方面可降氣平喘,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大五柔丸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腎壯陽,潤腸通便: 肉蓯蓉性溫,味甘,歸腎、大腸經,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酸軟、腸燥便祕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2. 提高免疫力: 肉蓯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因此,大五柔丸加入肉蓯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腎虛、腸燥等症狀,並提升其整體免疫力,進而達到治療目的。

大五柔丸中加入桃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桃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桃仁能起到緩解疼痛、消腫止痛的作用。

二、潤腸通便:桃仁也具有一定的潤腸通便功效,能幫助排泄體內毒素,改善便祕。在一些血瘀導致的便祕情況下,桃仁能起到緩解便祕、通暢大便的作用。

綜上所述,桃仁在大五柔丸中的加入,充分利用了其活血化瘀和潤腸通便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血瘀、便祕等症狀。

主治功效


大五柔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綜合多本古籍記載,大五柔丸主要用於治療臟氣不調,大便難,並能通榮衛,利九竅,進飲食和營衛,利九竅消穀益氣。其中,「大便難」又可細分為大便難利,或為秘結堅硬

藥物組成與功效

大五柔丸的藥物組成在不同醫書中略有差異,但核心成分大致相同:

藥物功效在方劑中的作用
大黃通便、消炎、解毒瀉下通便,清除腸道積滯,為方中君藥
枳殼開胃、化痰、止嘔、行氣寬中協助大黃行氣通便,改善脘腹脹滿
白芍調經、活血、止痛、柔肝緩急柔肝緩急,緩解因氣滯或燥熱引起的大便不暢及腹痛
葶藶子利尿、降壓、抗衰老瀉肺降氣,利水消腫,協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和毒素
杏仁潤肺、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潤腸通便,與大黃、枳殼協同作用,增強通便效果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補益腎陽,滋養精血,潤腸通便,適用於虛性便秘
桃仁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活血化瘀,潤腸通便,協助排出體內瘀血和毒素
牛脂潤滑腸道潤滑腸道,使大便易於排出
酸棗仁(蒺藜湯中)養心安神,斂汗養心安神,改善因心神不寧引起的排便困難
蒺藜(蒺藜湯中)平肝疏肝,祛風明目疏肝解鬱,改善因肝氣鬱滯引起的排便困難

治療原理分析

大五柔丸的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攻下通便: 大黃為君藥,其苦寒之性可以蕩滌腸胃積滯,攻下通便,解決「大便難」的主要矛盾。枳殼行氣寬中,協助大黃推動腸道內容物排出。
  2. 潤腸通便: 方中杏仁、桃仁、肉蓯蓉、牛脂均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杏仁、桃仁富含油脂,能潤滑腸道;肉蓯蓉補益腎精,滋養腸道;牛脂則直接起到潤滑作用。這些藥物與大黃配合,既能攻下又能潤滑,使排便更加順暢。
  3. 補益調和: 白芍柔肝緩急,可以緩解因燥熱或氣滯引起的腹痛;肉蓯蓉補益腎陽,對於虛性便秘尤為適宜;酸棗仁、蒺藜(蒺藜湯中)則可以養心安神,疏肝解鬱,從情志方面調理排便功能。這些藥物的加入,使整個方劑在攻下的同時兼顧了扶正,避免了單純攻下傷正的弊端。
  4. 利竅通榮衛: 葶藶子利水消腫,桃仁活血化瘀,這些藥物可以促進體內氣血水的流通,改善微循環,達到「利九竅,通榮衛」的效果。
  5. 消穀益氣: 枳實、杏仁、葶藶子,可以行氣消積、潤肺止咳、利水消腫,達到消穀益氣的效果。

總之,大五柔丸是一個攻補兼施、標本兼治的方劑。它以大黃攻下通便為主,輔以潤腸、行氣、補益、活血等藥物,從多個方面調理臟腑功能,改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治療「臟氣不調,大便難」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大黃(鬥米下蒸,切,焙)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白芍藥1兩,葶藶(炒香,別研)1兩,牛脂(去筋膜,熬成油,與葶藶、杏仁杵)1兩,肉蓯蓉(酒浸軟,溫水洗,切,焙)1兩,桃仁100枚,杏仁40枚(並去皮尖,麩炒黃,別研)。
通榮衛,利九竅,進飲食。
上除有油藥,並為末,入牛脂、桃仁、杏仁、葶藶、杵數千下,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丸,米飲送下,每日3次,腹稍空時服。未知稍增,以知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五柔丸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因此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如果出現這些副作用,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五柔丸, 出處:《千金》卷十五。 組成:大黃2兩,芍藥2兩,枳實2兩,蓯蓉2兩,葶藶2兩,甘草2兩,黃芩2兩,牛膝2兩,桃仁100枚,杏仁40枚。 主治:通營衛,利九竅,消谷,益氣力。主治:臟氣不調,大便難。

大五柔丸, 出處:《婦人良方》卷八。 組成:大黃(鬭米下蒸,切,焙)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白芍藥1兩,葶藶(炒香,别研)1兩,牛脂(去筋膜,熬成油,與葶藶、杏仁杵)1兩,肉蓯蓉(酒浸軟,溫水洗,切,焙)1兩,桃仁100枚,杏仁40枚(并去皮尖,麸炒黃,别研)。 主治:通榮衛,利九竅,進飲食。主治:臟器不調,大便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