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來泉散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解毒殺蟲:雄黃性溫,味辛,有毒,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其能驅除體內濕熱、蟲毒,並能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在來泉散中,雄黃可協助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消炎殺菌、驅除濕熱的功效。
二、引藥入肝:雄黃入肝經,能引導其他藥材進入肝經,更好地發揮藥效。來泉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肝膽濕熱所引起的諸症,雄黃的入肝特性,能將其他藥材的功效更有效地引導至肝臟,從而改善肝臟功能,達到治療目的。
「來泉散」方劑中加入「雞內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消積: 雞內金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效。其所含蛋白酶能幫助消化蛋白質,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慾,解決積食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
- 利水通淋: 雞內金還具有利水通淋之效,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緩解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對於因脾虛濕困導致的小便不利、腰痛等症狀,雞內金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總之,雞內金在「來泉散」中既能幫助消食化積,又能利水通淋,對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液代謝具有一定的功效。
來泉散中加入白礬,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收斂止瀉: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之效。對於脾胃虛寒、寒濕瀉泄者,白礬能收斂腸胃,減少水瀉,起到止瀉作用。
- 燥濕止癢: 白礬性燥,能燥濕止癢。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白礬能吸附濕氣,止癢止痛。
因此,白礬在來泉散中主要起到收斂止瀉和燥濕止癢的作用,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來泉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乳蛾。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來泉散」主要用於治療乳蛾,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乳蛾,即現代醫學所稱的扁桃腺炎,多因外感風熱或內有蘊熱所致,症見咽喉腫痛、吞嚥困難等。方中雄黃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可針對病因,清除咽喉部位的熱毒。
2. 消積化痰,疏通咽喉
雞內金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在「來泉散」中,其主要作用是消積化痰。乳蛾發作時,常伴有痰涎壅盛,阻塞咽喉,導致疼痛加劇。雞內金可以幫助消除這些積滯的痰涎,使咽喉通暢,減輕疼痛。
3. 收斂止血,促進癒合
白礬具有收斂固澀、止血生肌的作用。在「來泉散」中,其主要作用是收斂止血,促進潰瘍面癒合。乳蛾嚴重時,扁桃腺表面可出現潰瘍或出血。白礬可以收斂這些創面,減少出血,並促進其癒合。
4. 外用直達病所,起效迅速
「來泉散」的用藥方法為吹藥入喉,這種給藥方式可以使藥物直達病所,避免了口服藥物需要經過消化吸收才能發揮作用的過程,因此起效迅速。古文記載「其痛立止」、「即吐涎水,立愈」,也印證了這一點。
5. 輔助療法,增強療效
古文中還提到了其他輔助療法,如用銀針挑破放出紫血、用桐油鵝翎引吐痰涎、用馬蘭頭草或山豆根醋漱等,這些方法可以與「來泉散」配合使用,增強療效。例如,銀針挑破可以排出瘀血,減輕腫脹;桐油鵝翎引吐痰涎可以清除咽喉部的痰涎,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馬蘭頭草或山豆根醋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進一步緩解症狀。
綜上所述,「來泉散」通過清熱解毒、消積化痰、收斂止血等多重作用,針對乳蛾的病因病機進行治療,並採用吹藥入喉的給藥方式,使藥物直達病所,起效迅速。同時,配合其他輔助療法,可以進一步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雄黃1錢,雞內金3個(焙脆存性),生白礬1錢。
上為細末,入瓶收貯聽用。
令患者先用涼水漱口,將藥用竹管吹至喉中,即吐涎水碗許,其痛立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來泉散, 出處:《回生集》卷上。 組成:雄黃1錢,雞內金3個(焙脆存性),生白礬1錢。 主治:乳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