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餘糧散

YU YU LI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産乳備要》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肝經 19%
心經 14%
腎經 14%
大腸經 14%
胃經 14%
膽經 4%
脾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禹餘糧散

整體功效

補氣血,固崩止帶。

主治

氣血傷,衝任虛損,崩傷帶漏,久而不止,或下如豆汁,或成片如乾,或五色相雜,或赤白相兼,臍[腹冷痛](/dic/3418),面體痿黃,心忪悸動,發熱多汗,四肢困倦,飲食減少。

本方由禹餘糧、伏龍肝、赤石脂、龍骨、牡蠣、肉桂組成。禹餘糧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益血和胃的功效;伏龍肝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赤石脂味苦、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收澀止血的功效;龍骨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強筋健骨的功效;牡蠣味鹹、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肉桂味辛、性熱,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本方具有補氣血、固崩止帶的功效,適用於氣血傷、衝任虛損所致的崩漏帶下。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禹餘糧散,治崩漏帶下,久而不止,或下如豆汁,或成片如乾,或五色相雜,或赤白相兼,臍腹冷痛,面體痿黃,心忪悸動,發熱多汗,四肢困倦,飲食減少。"

中藥組成

禹餘糧、伏龍肝、赤石脂、龍骨、牡蠣、肉桂、甘草。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

禁忌

陰虛火旺者慎用。

傳統服藥法


禹餘糧(醋煅)、地榆、阿膠、赤石脂、紫金皮、茴香、側柏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2錢,米飲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禹餘糧為君藥,具有補氣健脾、益血和胃的功效;伏龍肝、赤石脂、龍骨、牡蠣、肉桂為臣藥,具有補肝腎、益精血、清熱涼血、收澀止血、滋陰潛陽、溫經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甘草為佐藥,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補氣血、固崩止帶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血、固崩止帶的功效,適用於氣血傷、衝任虛損所致的崩漏帶下。但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癲癇女性不孕症子宮崩漏妄想狀態口乾口渴心情煩燥四肢痿軟無力月經期間過長腹中感到寒冷突然暈倒不省人事月經淋漓不止

相同名稱方劑


禹餘糧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一。 組成:禹餘糧(醋煅)、地榆、阿膠、赤石脂、紫金皮、茴香、側柏各等分。 主治:心燥,四肢痠疼,所下五色,腰腳臍中緊痛。

禹餘糧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三。 組成:禹餘糧1兩(燒,醋淬7遍),桂心3兩,川芎1兩,當歸1兩(銼,微炒),烏賊魚骨1兩(燒灰),附子(炮裂,去皮臍)、白礬2兩(燒令汁盡)。 主治:婦人白崩久不止。

禹餘糧散, 出處:《産乳備要》。 組成:禹餘糧(醋淬)、伏龍肝、赤石脂、白龍骨、牡蠣、烏魚骨、桂(去皮)、浮石各等分。 主治:氣血傷,衝任虛損,崩傷帶漏,久而不止,或下如豆汁,或成片如乾,或五色相雜,或赤白相兼,臍腹冷痛,面體痿黃,心忪悸動,發熱多汗,四肢困倦,飲食減少。

禹餘糧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經驗秘方》。 組成:禹餘糧(生用)1兩,防風(去蘆)1兩,官桂(去粗皮)1兩,白芍藥1兩,遠志1兩,獨活1兩,人參1兩,石膏(生用)1兩,牡蠣(生用)1兩,秦艽1兩,防己5錢,石菖蒲5錢,雄黃5錢,茯神5錢,蛇蛻5錢,白朮5錢。 主治:癇疾。

禹餘糧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三。 組成:禹餘糧(燒,醋淬7遍)1兩,赤石脂1兩,牡蠣(燒爲粉)1兩,桂心1兩,烏賊魚骨(燒灰)1兩,伏龍肝1兩。 主治:婦人漏下久不止,使人無子;氣血勞傷,衝任脈虛,經血非時,忽然崩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雜,或赤白相兼,臍腹冷痛,經久未止,令人黃瘦,口乾,飲食減少,四肢無力,虛煩驚悸,使人無力。

禹餘糧散, 出處:《聖惠》卷四。 組成:禹餘糧1兩半(燒,醋淬3遍),白芍藥1兩半,石膏1兩半,牡蠣1兩半(燒爲粉),秦艽1兩半(去苗),桂心1兩,防風(去蘆頭)1兩,遠志(去心)1兩,獨活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人參(去蘆頭)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菖蒲1兩,茯神1兩,鐵粉(細研)1兩,朱砂(細研如粉)1兩,雄黃(細研如粉)1兩,蛇蛻皮1尺(燒爲灰)。 主治:心臟風邪氣,神思不安,悲啼歌笑,志意不定,精神恍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