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紫菀丸

XING REN ZI W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0.3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心經 16%
胃經 13%
膀胱經 13%
腎經 9%
大腸經 9%
脾經 8%
肝經 8%
肺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杏仁紫菀丸中加入葶藶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宣肺降氣,利水消痰:葶藶子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宣肺降氣、利水消痰之功效。杏仁紫菀丸以宣肺化痰止咳為主,葶藶子可助其宣肺降氣,利水化痰,使痰液易於排出,加強止咳化痰的效果。
  2. 針對痰多喘咳,兼見水腫:葶藶子亦有利水消腫之效,適用於痰多喘咳,兼見水腫者。杏仁紫菀丸中加入葶藶子,可針對痰濕阻肺,兼見水腫的病症,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杏仁紫菀丸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

杏仁性味甘苦、平,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對於燥咳、喘咳、痰多等症狀有顯著的療效。杏仁富含杏仁苷,經酶解後生成氫氰酸,具有一定的鎮咳作用,同時也能起到潤肺止咳的作用。

因此,杏仁在杏仁紫菀丸中,可以與紫菀等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加強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有效緩解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杏仁紫菀丸中添加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助藥力達肺:杏仁紫菀丸以潤肺化痰為主,茯苓則具有健脾利濕之效,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使水濕代謝正常,從而有助於藥力更好地到達肺部,發揮潤肺化痰之功效。
  2. 配合紫菀,清熱化痰:紫菀善於宣肺化痰,但亦帶有微寒之性,若單用可能損傷脾胃。茯苓性平和,可調和紫菀寒性,避免其傷及脾胃,同時也能增強其清熱化痰之效。

杏仁紫菀丸方中加入牽牛子,乃取其瀉下逐水之效。

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肺、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散結之功。

杏仁紫菀丸主治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症狀多伴有胸悶氣喘,口渴咽乾。

牽牛子可瀉肺熱,利咽喉,並能引導痰液排出,輔助杏仁、紫菀等藥物清熱化痰,潤肺止咳,以達標本兼治之效。

主治功效


杏仁紫菀丸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分析

根據《雞峰普濟方》張銳所載,杏仁紫菀丸有兩個不同的版本,但都主治肺熱而咳、上氣喘急等症。結合兩個方劑的組成和用藥指引,我們可以分析其治療原理如下:

方劑一:治療心下停水

組成:

  • 葶藶子(二十分)
  • 杏仁(十二分)
  • 茯苓(六分)
  • 牽牛子(八分)

分析:

此方以葶藶子為君藥,其性寒味辛、苦,歸肺、膀胱經,具有瀉肺平喘、行水消腫的功效。方中劑量最大,直指病機——肺熱壅盛,水飲內停。

杏仁降氣止咳平喘,與葶藶子相配,一降一瀉,加強宣降肺氣的作用。

茯苓健脾利水,助葶藶子行水消腫,並可運化水濕,防止水飲再生。

牽牛子瀉下逐水,協助將體內多餘的水分從大便排出,進一步消腫利水。

此方針對「心下停水」,即水飲停聚於胸膈部位,表現為胸悶、喘咳、水腫等症。通過瀉肺行水,通利二便,達到消除水飲的目的。

方劑二:治療肺虛而嗽、上氣喘急、身面腫、不下食、小便不利

組成:

  • 葶藶子(二十分)
  • 貝母(六分)
  • 杏仁(十二分)
  • 紫菀(六分)
  • 茯苓(六分)
  • 五味子(六分)
  • 人參(五分)
  • 桑白皮(八分)

分析:

此方亦以葶藶子為君藥,瀉肺平喘、行水消腫。與方劑一相比,此方更注重補益肺氣、潤肺止咳。

杏仁降氣止咳平喘,與葶藶子共奏宣降肺氣之功。

紫菀、貝母潤肺止咳化痰,適用於肺虛咳嗽。

五味子斂肺止咳,與紫菀、貝母合用,既能化痰又能止咳。

人參大補元氣,補益肺氣,用於肺虛久咳,正氣不足。

桑白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與葶藶子相輔相成。

茯苓健脾利水,有助於運化水濕,防止水腫。

此方適用於肺虛而嗽、上氣喘急、身面腫、不下食、小便不利等症。通過瀉肺、補肺、潤肺、斂肺等多種手段,既能去除邪氣,又能扶助正氣,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總結

兩個方劑皆以葶藶子為君藥,體現了其瀉肺平喘、行水消腫的核心作用。方劑一主要針對水飲停聚,重在瀉肺行水;方劑二則兼顧肺虛,加入了補益肺氣、潤肺止咳的藥物,更適合於肺虛而嗽的患者。兩個方劑的用藥劑量和服用方法也略有不同,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

傳統服藥法


葶藶子20分(熬),杏仁12分,茯苓6分,牽牛子8分(熬)。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8丸,漸漸加至20丸,煮棗汁送下,日2次,夜1次。
忌醋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杏仁紫菀丸, 出處:《外台》卷十引《崔氏方》。 組成:葶藶子20分(熬),杏仁12分,茯苓6分,牽牛子8分(熬)。 主治:肺熱而咳,上氣喘急,不得坐卧,身面腫,不下食,小便不利者。

杏仁紫菀丸, 出處:《外台》卷十引《崔氏方》。 組成:葶藶子20分(熬),貝母6分,杏仁12分(炮),紫菀6分,茯苓6分,五味子6分,人參8兩,桑白皮8兩。 主治:肺熱而咳,上氣喘急,不得坐卧,身面腫,不下食,腥氣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