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捶紅玉膏
QIAN CHUI HONG YU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3.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千捶紅玉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滋養肝腎、潤肺止咳。其中,蓖麻子(即蓖麻的種子)在方劑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蓖麻子性微寒,味甘,具有潤腸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的蓖麻油對改善血液循環、消炎以及解毒等方面有助益。
在千捶紅玉膏中,蓖麻子與其他藥材如紅花、天冬等共同協作,增強了方劑的療效,特別是在促進代謝和清理體內毒素方面。此外,蓖麻子的潤滑特性,有助於舒緩因燥熱引起的咳嗽症狀,使肺部保持濕潤,鞏固其他藥材的滋陰潤肺作用。
總之,蓖麻子的加入,不僅豐富了千捶紅玉膏的藥效,也提高了整體的治療效果,達到滋補與排毒的平衡。
千捶紅玉膏中包含松香,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藥用功效:
- 收斂止痛: 松香性溫燥,具有收斂止痛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並減輕疼痛。對於外傷、潰瘍、燒傷等引起的疼痛,以及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都有很好的療效。
- 活血化瘀: 松香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對於瘀血腫痛、跌打損傷等病症,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千捶紅玉膏中加入松香,可以發揮其收斂止痛、活血化瘀的藥效,達到治療傷口、緩解疼痛的目的。
千捶紅玉膏中包含天南星,其原因主要有二:
- 消腫止痛: 天南星性溫,味辛,具有消腫止痛之效。方中以其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緩解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
- 祛風除濕: 天南星亦具祛風除濕之功,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關節腫脹等病症。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可增強祛風除濕之效,促進病症康復。
然而,天南星為毒性藥物,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千捶紅玉膏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此方多用於治療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症狀,半夏能有效化解痰濕,改善呼吸道症狀。
- 和胃降逆:半夏亦可和胃降逆,止嘔止呃。方中可能含有其他容易引起嘔吐的藥物,加入半夏可以緩解藥物對胃的刺激,減少嘔吐反應,提高藥物療效。
千捶紅玉膏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等功效。在千捶紅玉膏中,乳香可以幫助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給,從而加速傷口的癒合。同時,乳香還可以消腫止痛,減輕局部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千捶紅玉膏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助於傷口癒合。千捶紅玉膏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沒藥的活血化瘀作用可起到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效果。
- 生肌止痛: 沒藥具有一定的生肌作用,能促進組織再生,修復受損的組織。同時,沒藥也能起到止痛的作用,減輕傷口部位的疼痛感。因此,在千捶紅玉膏中,沒藥能起到促進傷口癒合、止痛止癢的功效,並有助於傷口恢復。
千捶紅玉膏中包含銀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銀朱性涼,味甘,入心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可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生肌止癢: 銀朱還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止癢的作用。對於皮膚外傷、燒傷、燙傷等引起的感染,可以起到抗炎、止癢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千捶紅玉膏中加入銀朱,可以綜合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生肌止癢等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外傷感染等病症的目的。
主治功效
以下是關於中藥方劑「千捶紅玉膏」的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瘍科心得集》記載,「千捶紅玉膏」主治濕毒流注,無名腫毒,未經穿潰者。
治療原理
從古文提供的方劑組成來看,「千捶紅玉膏」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發揮治療作用:
- 清熱解毒:方中蓖麻子、天南星、沒藥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夠針對濕毒、腫毒等病邪,消除體內的熱毒。
- 化痰散結:方中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幫助消散痰濕,使腫毒得以消散。
- 活血化瘀:方中乳香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作用,透過活血化瘀,可以疏通經絡,改善患處的血液循環,加速消腫。
- 消腫止痛:方中蓖麻子、天南星、乳香皆有消腫止痛的作用,能夠減輕患處的腫脹和疼痛。
- 外用直達病灶:「千捶紅玉膏」為外用膏劑,可以直接塗抹於患處,藥物直達病灶,發揮效用。
綜上所述,「千捶紅玉膏」通過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多重作用,針對濕毒流注、無名腫毒等病症,特別是未經穿潰的腫毒,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古文所提供資訊未提及方劑的組成,但從其製備方法來看,主要藥物為白芷、當歸、甘草、紫草、血竭、白占、輕粉等,這些藥物同樣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與「千捶紅玉膏」的功效相符。
傳統服藥法
蓖麻子(去殼),松香(蔥頭汁煮)4兩,南星(研)5錢,半夏(研)5錢,乳香(去油)5錢,沒藥(去油)5錢,銀朱7-8錢。
搗成膏,看老嫩,以蓖麻肉增減。
用布攤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千捶紅玉膏, 出處:《瘍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組成:蓖麻子(去殼),松香(蔥頭汁煮)4兩,南星(研)5錢,半夏(研)5錢,乳香(去油)5錢,沒藥(去油)5錢,銀朱7-8錢。 主治:濕毒流註,無名腫毒,未經穿潰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