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千捶膏

MI CHUAN QIAN CHU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6.6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2%
肝經 32%
大腸經 13%
肺經 13%
心經 8%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祕傳千捶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以其獨特的組成和配方而受到重視。在這個方劑中,蓖麻子作為一種主要成分,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蓖麻子富含脂肪油,尤其是蓖麻油,這種成分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通便、潤腸的功效。許多時候,人體因為飲食不當或情緒壓力而導致便祕,蓖麻子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這種情況。此外,蓖麻子還具有消炎和鎮痛的特性,對於一些慢性疼痛和炎症問題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在祕傳千捶膏的配伍中,蓖麻子與其他中藥成分相輔相成,增強了整體方劑的療效。中醫講究“君臣佐使”的搭配理念,蓖麻子在其中擔任著君藥的角色,能夠引導其他藥材發揮更好的效果。因此,蓖麻子不僅僅是一種配料,更是方劑的靈魂所在,為使用者帶來更全面的健康益處。

祕傳千捶膏中加入松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松香性溫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揮發性成分可穿透皮膚,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局部疼痛和腫脹。在千捶膏中,松香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活血化瘀效果。
  2. 粘合固定、增強藥效: 松香具有粘合性,可以將藥材牢固地黏合在一起,形成膏狀,方便塗抹和固定。同時,松香的脂溶性有助於藥材有效成分的釋放和吸收,提高藥效。

祕傳千捶膏中加入乳香,主要是為了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性溫,味苦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

在祕傳千捶膏的組成中,乳香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能夠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達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等症狀都有較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祕傳千捶膏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松崖醫徑》記載的「祕傳千捶膏」以其獨特的製備方法——「鐵捶於石上搗千下成膏」——聞名,其組成藥物具有多靶點、多途徑的協同作用,主要針對瘡瘍癤毒等外科疾病。

方劑組成及功效分析:

方中選用多味藥物,從不同角度治療瘡瘍癤毒:

  • 蓮花子: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蓮花子性味甘平,具有清心降火、潤燥止咳的功效,其消腫止痛作用有助於緩解瘡瘍引起的腫脹疼痛。

  • 松香: 活血化瘀、止痛生肌。松香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清除瘡瘍部位的瘀血,並能促進創面癒合,生肌長肉。

  • 乳香: 舒筋活絡、散寒止痛。乳香與松香藥性相近,同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二者合用,增強療效。

  • 白芷: 通風散寒、排毒消炎。白芷辛溫,具有通經活絡、祛風解表之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驅散寒邪,並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 肉桂: 溫經散寒、助陽止痛。肉桂辛溫,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尤其適用於寒邪客於經脈所致的瘡瘍疼痛。

  • 紫蘇葉: 解表散寒、調和脾胃。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因瘡瘍引起的全身不適症狀。

  • 甘草: 調和藥性、緩急止痛。甘草性味甘平,藥性平和,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的功效,能使諸藥協調作用,減輕藥物毒副作用。

  • 柴胡: 疏肝解鬱、升舉清陽。柴胡疏肝解鬱,升清降濁,輔助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且可改善因疼痛、鬱悶等情緒影響所導致的症狀。

  • 生薑: 發汗解表、溫胃止瀉。生薑辛溫,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痛的作用,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毒素排出,並能緩解因瘡瘍引起的胃腸不適。

  • 花椒: 溫中散寒、殺蟲止痛。花椒辛溫,具有溫中散寒、殺蟲止痛的作用,其殺蟲作用有助於清除瘡瘍部位的病原體。

治療原理:

祕傳千捶膏的治療原理是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從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解毒殺蟲等多個方面綜合治療瘡瘍癤毒。 鐵捶搗藥的特殊製法,可能有助於藥物充分混合,提高藥效,並使膏藥更易於敷貼於患處,促進藥物吸收。 藥物共同作用,一方面清除病竈,另一方面促進組織再生和修復,最終達到治療瘡瘍癤毒的目的。

總而言之,「祕傳千捶膏」是一個複方製劑,其藥物組成及製備方法均具有其獨特之處,藥物間的協同作用,從多個方面入手治療瘡瘍癤毒,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思想。 其臨牀療效有待於現代藥理學和臨牀研究進一步驗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千捶膏,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蓖麻子(去殼)1兩,松香(嫩者)5錢,乳香1錢。 主治:瘡瘍癤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