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艾散

JIAO A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腎經 16%
肝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4%
心經 7%
膽經 7%
脾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膠艾散中包含艾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止痛: 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有良好的緩解效果。膠艾散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腹痛、痛經等症,艾葉正是藥方中溫經止痛的關鍵藥材。
  2. 止血消炎: 艾葉亦具有止血消炎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寒凝血瘀而引起的局部炎症反應。膠艾散中加入艾葉,不僅可以溫經止痛,更能輔助消炎止血,提高療效。

膠艾散中加入阿膠,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止血:阿膠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止血安胎的功效。膠艾散用於治療血虛兼瘀、月經過多、崩漏等症,阿膠的補血止血作用可以改善血虛,減少出血量,達到止血的效果。
  2. 固衝安胎:膠艾散亦可用於治療妊娠胎漏、胎動不安等症,而阿膠具有補血固衝、安胎的功效。它可以改善血虛導致的胎元不固,減少胎漏和胎動不安的發生,有助於安胎保胎。

膠艾散中加入竹茹,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止嘔:竹茹性寒,味甘,入胃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嘔降逆的功效。膠艾散中含有艾葉、膠飴等溫熱藥物,容易造成燥熱上逆,導致嘔吐。而竹茹可以清熱降火,緩解藥性燥熱,防止嘔吐的發生。

2. 保護胃黏膜:竹茹中含有豐富的生物鹼和多糖類物質,可以有效保護胃黏膜,減少藥物對胃的刺激。膠艾散中的某些藥物可能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而竹茹可以起到緩解作用,避免藥物對胃的傷害。

膠艾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經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驅除體內寒邪。膠艾散主治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等症,乾薑的溫經散寒作用有助於緩解寒凝血瘀,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溫宮止痛的效果。

二、配合艾葉: 艾葉性溫,味苦,具有溫經止痛、散寒除濕的功效。乾薑與艾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膠艾散的療效。

主治功效


膠艾散:溫補止血之方

膠艾散是由艾葉、阿膠、竹茹、乾薑四味中藥組成的複方中藥,具有溫經補陽、止血化瘀的功效,適用於上焦有熱,隔膜受傷,嘔吐出的血液、鼻子流出的血液、或是便血連續好幾日都不會停止的病症。

艾葉:溫經止血

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艾葉能夠溫經散寒,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宮冷不孕等症狀。艾灸療法是通過艾葉的燃燒、灸熱或貼敷等方式,刺激特定穴位,進而達到通經絡的作用。

阿膠:補血止血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阿膠富含骨膠原、膠原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膠質等營養成分,能促進代謝,增強體質,益氣補血、滋陰潤燥,治貧血、經期不順、產後失血,悉有裨益。

竹茹:清熱化痰

竹茹性涼、味甘,入肺、胃、心經,具有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清熱涼血等功效。主治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肺熱咳嗽、咳吐黃痰、齒齦間血出不止、黃泡熱瘡、喉痛、咳嗽、喉炎、暑熱濕盛之水腫、痰濕壅盛之水腫、經期過多、鼻出血、牙齒出血等症狀。

乾薑:溫經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總結

膠艾散是由艾葉、阿膠、竹茹、乾薑四味中藥組成的複方中藥,具有溫經補陽、止血化瘀的功效,適用於上焦有熱,隔膜受傷,嘔吐出的血液、鼻子流出的血液、或是便血等出血證狀。艾葉溫經止血,阿膠補血止血,竹茹清熱化痰,乾薑溫經散寒,四味中藥合用,共奏溫補止血之效。

傳統服藥法


艾葉一升 阿膠如手掌大 竹茹一升 乾薑二兩(一方無竹茹,加乾薑成七兩)
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納馬通汁半升,煮取1升,頓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陰虛血少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胃腸出血牙齦出血吞咽障礙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膠艾散, 出處:《千金》卷十二。 組成:艾葉1升,阿膠如手掌大,竹茹1升,乾薑2兩(1方無竹茹,加乾薑成7兩)。 主治:上焦熱,膈傷,吐血、衄血或下血連日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