猯肉羹

TUAN ROU GE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50%
肺經 25%
脾經 25%
胃經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猯肉羹中加入蔥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膩去腥: 猯肉性味甘平,但肉質偏於肥膩,易有腥味。蔥白性溫,味辛,具有解膩、去腥、散寒的功效,能有效去除猯肉的腥味,使肉質更為鮮美。
  2. 調味增香: 蔥白中含有揮發油和辛辣物質,可以刺激味蕾,增強食慾,並能與猯肉的香味相互融合,使湯羹更加香濃。

因此,蔥白在猯肉羹中起到解膩去腥、增香提鮮的重要作用。

猯肉羹中加入草果,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去腥解膩:猯肉性味甘平,但肉質較腥,容易膩口。草果味辛性溫,具有芳香健脾、溫胃除濕、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有效去除猯肉的腥羶味,並提升肉質的鮮美口感。
  2. 溫中散寒:草果性溫,有助於溫暖脾胃,散寒止痛,與猯肉搭配,更能發揮溫補脾腎、益氣養血的功效。

整體而言,草果的加入不僅改善了猯肉的口感,更提升了藥膳的溫補作用,讓猯肉羹更加美味且具有保健功效。

主治功效


猯肉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飲膳正要》及《食療方》的記載,猯肉羹主治水腫、浮氣腹脹、小便澀少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劑以猯肉為主,配以蔥白、草果等藥材,共同發揮利水消腫、行氣導滯的功效。

  • 猯肉: 古籍未記載其功效,但作為主藥,推測其具有利水作用,有助於消除水腫。
  • 蔥白: 具有溫肺化痰、解表散寒的功效。在此方中,其溫通之性可能有助於促進氣機運行,從而推動水濕代謝,緩解腹脹。
  • 草果: 具有健脾消食、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辛溫燥烈之性能夠溫運脾陽,燥濕健脾,促進水谷運化,並能行氣導滯,消除腹脹,同時有助於小便通利。
  • 小椒、豆豉: 此二者作為調味料,具有辛香發散、溫中和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藥效,並使藥膳更易入口。
  • 粳米: 補中益氣,健脾和胃,與猯肉同煮成羹,可以增強補益作用,且易於消化吸收。

總體而言,猯肉羹通過溫陽健脾、行氣利水的機理,達到消腫、除脹、通利小便的效果。 各味藥材協同作用,針對水腫、浮氣腹脹、小便澀少的病機,從而起到治療作用。

傳統服藥法


猯肉1斤(細切),蔥1握,草果3個。
上藥用小椒豆豉同煮爛熟,入粳米1合作羹,五味調勻。空腹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猯肉羹, 出處:《飲膳正要》卷二。 組成:猯肉1斤(細切),蔥1握,草果3個。 主治:水腫,浮氣腹脹,小便短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