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雪丸

ZI XUE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顱囟經》卷上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2.4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大腸經 15%
胃經 14%
心經 14%
肝經 10%
肺經 9%
腎經 6%
膽經 2%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紫雪丸方劑中加入大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解毒: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通便瀉下的功效。紫雪丸主治熱毒壅盛所致的癰疽瘡瘍,大黃可以清熱解毒,並將熱毒引導排出體外,達到治療目的。
  2. 促進藥物吸收: 大黃的瀉下作用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其他藥物在腸道的吸收,提高藥效。

紫雪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很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在紫雪丸中,黃連可以抑制細菌繁殖,減輕炎症反應,同時也幫助清熱瀉火,止瀉止痢。此外,黃連還有燥濕止瀉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腸道濕熱,緩解腹瀉症狀。總體而言,黃連在紫雪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幫助其達到清熱解毒、止瀉止痢的療效。

紫雪丸方劑中加入代赭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鎮肝熄風: 代赭石性寒,入肝經,具有鎮肝熄風的作用。紫雪丸主要用於治療肝風內動,導致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代赭石能平肝熄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2. 降逆止嘔: 代赭石還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紫雪丸中常配伍其他具有止嘔作用的藥物,如半夏、生薑等,代赭石可以增強止嘔效果,防止肝風上擾,導致嘔吐。

紫雪丸中含有硃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紫雪丸主治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硃砂能起到安神定志、緩解心悸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2. 解毒消腫: 硃砂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攻心、咽喉腫痛等症狀。紫雪丸中加入硃砂,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的作用,提高療效。

紫雪丸中添加麝香,乃因其具備以下兩項關鍵作用: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極辛溫,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腦部,開竅醒神,治療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麝香亦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腫止痛,加快傷口癒合。

因此,紫雪丸中加入麝香,可發揮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功效,提升藥效,治療昏迷、神志不清、跌打損傷等症狀。

紫雪丸方劑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紫雪丸主治肺熱咳嗽,杏仁可潤燥清熱,化解痰液,緩解咳嗽症狀,提升療效。
  2. 宣肺通竅: 杏仁能宣肺通竅,對於肺氣鬱閉、鼻塞不通等症狀亦有輔助療效。紫雪丸方劑中,杏仁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宣肺止咳的作用,促進氣血運行,恢復肺部功能。

紫雪丸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 溫中散寒,止嘔止瀉: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止嘔止瀉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肉荳蔻能起到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改善脾胃功能。
  2. 寧心安神,益氣健脾:肉荳蔻還具有寧心安神、益氣健脾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脾胃虛弱等症狀,肉荳蔻能起到安神定志、益氣健脾的作用,增強機體抵抗力。

因此,紫雪丸中加入肉荳蔻,不僅可以溫中散寒、止嘔止瀉,還能寧心安神、益氣健脾,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紫雪丸中包含巴豆,乃因其峻下之性,可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之癥結。巴豆性烈,擅長破積導滯,可使凝滯之瘀血消散,並促進氣血運行,解除寒凝之痛。

然而,巴豆毒性較強,需嚴格控制用量,且需配合其他藥物以緩解其毒性,方能發揮其藥效。此外,紫雪丸僅為傳統醫學配方,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

主治功效


紫雪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之主治

紫雪丸主治的症狀及病症包含:

  • 兒科疾病:
    • 小兒五疳兼腹肚虛脹,疳氣煩悶,或時燥渴。(《嬰童類萃》)
    • 小兒疳氣,或腹肚脹上筋脈,頭大項細,吃物不知足,夜中即起,腹內長鳴。(《顱顖經》)
    • 小兒恍惚驚悸,痰涎壅塞。(《神農本草經疏》)
    • 小兒胎中受毒,小便引臍莖中急痛。(《嬰童類萃》)
  • 熱病:
    • 骨蒸癘疾溫疫,寒熱瘧病。(《聖濟總錄》)
    • 一切熱毒腳氣,悶亂攻衝,煩熱口中生瘡,狂易叫走。(《聖濟總錄》)
    • 解諸毒,兼金石草藥熱毒,發黃躁熱疼痛,一切熱病。(《聖濟總錄》)
    • 傷寒蓄血發黃,或熱盛吐血。(《神農本草經疏》)
    • 大人小兒癲狂,溫疫,盅毒,邪魅,一切煩熱為病。(《神農本草經疏》)
  • 其他:
    • 五屍九注,心腹絞刺,蠱毒鬼魅。(《聖濟總錄》)
    • 吐血,衄血。(《神農本草經疏》)
    • 中風不語,中惡氣絕,一切神魂恍惚,癲狂擾亂等證。(《神農本草經疏》)
    • 小便渾濁,溺出即變米泔白色,此乃飲食傷脾,熱結於中,陰陽不分。(《嬰童類萃》)

治療原理分析

紫雪丸的治療原理可以從其藥物組成及古籍記載中窺知一二。方中多用寒涼之藥,並配以開竅、行氣、活血之品,主要針對熱證、實證

  1. 清熱解毒:

    • 方中大黃、黃連皆為苦寒之品,能清熱瀉火,解毒消炎,針對熱病、溫疫、熱毒等症。
    • 《聖濟總錄》中明確指出其可治"一切熱毒"、"一切熱病"。
  2. 瀉下通腑:

    • 大黃、巴豆皆有瀉下之功,可通利腑氣,排出體內積滯的熱毒、食積等。
    • 對於小兒疳積、腹脹等症,有助於消積導滯。
    • 《顱顖經》中治孩子疳氣,亦用大黃。
  3. 鎮驚安神:

    • 代赭石、硃砂皆可鎮驚安神,麝香開竅醒腦。
    • 《神農本草經疏》中提及可治"大人小兒癲狂"、"恍惚驚悸"等症。
  4. 活血化瘀:

    • 麝香能活血散瘀,對於熱毒壅滯、氣血不暢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有一定療效。
  5. 化痰平喘:

    • 杏仁能潤肺止咳、化痰平喘,代赭石亦有平喘化痰之功。
    • 對於痰熱壅肺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有一定療效。
  6. 溫中健脾:

    • 肉荳蔻能溫中行氣,健脾益胃,可緩解脾胃虛寒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
    • 《嬰童類萃》中認為小便渾濁是"飲食傷脾,熱結於中",雖治法中未直接用紫雪丸,但也提示了脾胃與熱證的關係。

總體而言,紫雪丸以清熱解毒、瀉下通腑為主要治療方向,兼以鎮驚安神、活血化瘀、化痰平喘等功效,適用於熱毒熾盛、內有實熱積滯的病症。古籍中多用於治療熱病、兒科疾病,以及一些急症、重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紫雪丸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
  • 紫雪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 紫雪丸不宜與其他瀉下藥物同時服用,以免加重腹瀉的症狀。
  • 紫雪丸不宜在飯前服用,以免影響消化。
  • 紫雪丸不宜在空腹服用,以免引起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 紫雪丸不宜在睡前服用,以免影響睡眠。

相同名稱方劑


紫雪丸, 出處:《顱囟經》卷上。 組成:大黃2分,黃連2分,代赭2分,朱砂少許,麝香少許,杏仁(去皮尖,别研)1兩,肉豆蔻1兩,巴豆(去皮,以冷水浸,别研)1兩。 主治:小兒五疳兼腹肚虛脹,疳氣煩悶,或時燥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