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散疔膏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傷感染、癰疽疔瘡等症狀,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 殺菌抗炎,防腐生肌:乳香具有抑菌抗炎的作用,可抑制細菌生長,防止感染擴散。同時,其還具有一定的生肌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疤痕形成。
因此,散疔膏中加入乳香,可以有效地治療外傷感染、癰疽疔瘡等症狀,促進傷口癒合,達到快速康復的效果。
散疔膏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源於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可謂「內外兼治」。
其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疔瘡初起,局部紅腫熱痛,可有效緩解疼痛,促進炎症消退。
其二,生肌斂瘡: 沒藥亦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疔瘡潰破後,可加速傷口收斂,防止感染,促進肉芽組織生長。
因此,散疔膏中加入沒藥,可有效地針對疔瘡的病理過程,從消炎止痛到生肌斂瘡,達到全面的治療效果。
散疔膏中包含血竭,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對於疔瘡引起的紅腫熱痛症狀有顯著療效。
- 生肌止血,排毒消腐: 血竭具有生肌止血、排毒消腐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並可清除膿液,加速疔瘡的消退。
因此,血竭作為散疔膏的重要組成成分,可有效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血、排毒消腐的功效,對於治療疔瘡具有顯著效果。
散疔膏中含有硃砂,其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硃砂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疔瘡腫毒、熱毒壅盛等症。
- 活血化瘀:硃砂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有利於傷口癒合。
因此,散疔膏中加入硃砂,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藥效,以達到治療疔瘡腫毒的效果。
散疔膏方劑中包含孩兒茶,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孩兒茶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並促進傷口癒合。散疔膏常用於治療各種瘡瘍腫毒,而孩兒茶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孩兒茶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利於傷口的修復。因此,散疔膏中加入孩兒茶,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促進瘡瘍腫毒的癒合。
散疔膏中添加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之效。對於疔瘡腫毒、發熱疼痛等症狀,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活血化瘀:青黛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淤血,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散疔膏中加入青黛,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促進疔瘡腫毒的消退。
散疔膏中加入蟾酥,主要是利用其解毒消腫的功效。蟾酥為蟾蜍的耳後腺分泌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傷感染、疔瘡腫毒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此外,蟾酥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因此,散疔膏中加入蟾酥,能夠有效地治療外傷感染、疔瘡腫毒等症狀,並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效果。
散疔膏方劑中包含「象皮」,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象皮,即蒟蒻,性寒涼,味甘微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疔瘡初起,紅腫熱痛等症狀,象皮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痛,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引導藥力: 象皮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物吸收,引導藥力直達病竈,加強治療效果。
散疔膏中使用象皮,是充分利用其藥性,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綜合治療目的,促進疔瘡早日康復。
散疔膏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消腫:麝香具有極強的通竅開鬱、活血化瘀之效,能快速穿透肌膚,直達病竈,驅散毒邪,消腫止痛,對於疔瘡腫毒引起的紅腫熱痛,有顯著的緩解作用。
2. 促進癒合:麝香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加速新陳代謝,有利於瘡口癒合,防止感染擴散,提高療效。
總而言之,麝香在散疔膏中起到解毒消腫、促進癒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散疔膏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細菌感染,消散局部腫痛。
- 開竅透散,止癢止痛:冰片氣味芳香,可開竅透散,對於局部瘙癢、疼痛有較好的止癢止痛作用,並可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冰片在散疔膏中的加入,可以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透散等功效,有效治療疔瘡,促進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散疔膏」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內容,散疔膏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疔毒,包括紅絲疔、蛇頭疔以及其他疽毒。
治療原理分析
散疔膏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清熱解毒:方劑中多味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如硃砂、青黛等,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減輕炎症反應。
活血化瘀:乳香、沒藥、血竭等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腫脹的消退。
止痛消腫:乳香、沒藥、血竭、蟾酥等藥材具有止痛消腫的功效,能夠緩解患處的疼痛和腫脹。
收斂生肌:兒茶等藥材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
攻毒外出:方劑中利用大棗、白蜜等作為賦形劑,製成膏劑外敷,可以將藥力集中於患處,直接作用於毒邪,並通過「毒頂」這個途徑引導毒邪外出,達到攻毒排膿的效果。
通經活絡: 方中的麝香及象皮等藥物可以通經活絡, 促進氣血運行.
綜合分析
從《絳囊撮要》的記載來看,散疔膏的製作精細,選用的藥材多為貴重之品,且強調「其效如神」。各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在臨床應用中,可單獨外敷,也可配合內服「梅花點舌丹」等藥物,以增強療效。 此外《理瀹駢文》中提到了用大戟棗肉搗如膏貼臍取瀉,這也與散疔膏有異曲同工之處,均是利用藥物的藥性,通過外敷的方式,達到清熱解毒、排毒消腫的目的。 《瘍醫大全》也提到一種散疔膏,但只使用到磁石乳及蔥頭,與其他文獻記載的組成不同,但其同樣是外敷,並且也提到一敷即散的療效。
總體而言,散疔膏是一個以外用為主,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要治療原則,用於治療各種疔毒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乳香2錢,沒藥2錢,真血竭2錢,人言2錢,兒茶2錢,飛淨青黛1錢,蟾酥1錢,象皮(瓦焙)1錢,當門子6分,梅花冰片4分。
上為細末,用大棗十餘枚(去皮核),和藥入乳鉢內,石捶打極勻為丸,如芡實大,另研極細飛過朱砂2錢為衣,瓷罐收貯,勿令泄氣。
每用1丸,加白蜜少許,調和極勻,塗於毒頂,以綿紙蓋之,1宿全消;如毒盛未盡,明日再塗1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散疔膏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本品性味辛溫,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因此,有出血傾向、血虛體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品不宜長期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散疔膏, 出處:《瘍醫大全》卷三十四。 組成:磁石(乳細)、蔥頭14根(取汁)。 主治:疔瘡。
散疔膏, 出處:《絳囊撮要》。 組成:乳香2錢,沒藥2錢,真血竭2錢,人言2錢,兒茶2錢,飛淨青黛1錢,蟾酥1錢,象皮(瓦焙)1錢,當門子6分,梅花冰片4分。 主治:一切疔毒,紅絲疔,蛇頭疔,及諸疽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