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連翹飲

QING JU LIAN QIAO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中性 (0.9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肝經 15%
胃經 11%
膽經 11%
心經 11%
大腸經 11%
脾經 7%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心包經 3%
肺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心經
大腸經
脾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青橘連翹飲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散結: 青皮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散結、消食化滯的功效。方中連翹清熱解毒,但若氣機鬱滯,藥效難以發揮,青皮可助其疏通經絡,使藥力直達病所,增強療效。

2. 輔助清熱: 青皮雖非清熱藥,但其行氣散結的作用能促進體內熱毒排出,輔助連翹等清熱藥發揮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青橘連翹飲中加入瓜蔞,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瓜蔞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與青橘、連翹等藥材搭配,可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對於外感風熱、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2. 疏肝理氣,化痰止咳:瓜蔞還有疏肝理氣、化痰止咳的功效,與青橘、連翹等藥材共同作用,可使氣機疏通,痰液消散,進一步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因此,瓜蔞的加入,不僅加強了清熱解毒的效果,同時也輔助疏肝理氣、化痰止咳,使青橘連翹飲的療效更為全面。

青橘連翹飲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連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可針對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等症狀,與青橘的疏風散寒、理氣解表功效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2. 疏散風熱,宣肺止咳:連翹兼具疏散風熱、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風熱犯肺、咳嗽痰黃等症狀也有良好的療效,與青橘的理氣化痰功效相互配合,可有效改善呼吸道疾病。

總而言之,連翹在青橘連翹飲中發揮着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宣肺止咳等作用,與其他藥材相互協調,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青橘連翹飲中加入桃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青橘連翹飲主治風熱鬱閉,氣血不通,導致咽喉腫痛、發熱、咳嗽等症狀。加入桃仁可以幫助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進一步緩解咽喉腫痛。
  2. 潤燥通便: 桃仁還有潤燥通便的功效,可輔助治療風熱鬱閉引起的便祕。青橘連翹飲中加入桃仁,可以起到潤腸通便,促進毒素排出,進一步減輕咽喉腫痛等症狀。

青橘連翹飲為一方常用於清熱解毒、疏風散結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含有皂刺,皂刺為皂角刺的製品,性味辛、鹹、溫,歸肝、腎經,主要功效為通竅排膿、消腫止痛。在青橘連翹飲中加入皂刺,主要是利用其良好的穿透性和疏散作用,能夠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到達病灶部位,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

此外,皂刺還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感染作用,能有效對抗因熱毒所致的各種炎症反應,如咽喉腫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配合青皮、橘紅等疏肝理氣之品,以及連翹等清熱解毒之藥,共同發揮協同作用,增強了方劑整體的治療效果。因此,在青橘連翹飲中使用皂刺,對於改善因熱毒導致的各類病症具有重要意義。

青橘連翹飲中加入柴胡,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和解表裏: 青橘連翹飲以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為主要功效,而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作用,能夠調和肝氣,使氣機疏暢,進而促進表邪的發散,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2. 協同解表,增強療效: 柴胡與青橘、連翹等藥物共同使用,能夠互相協同,增強解表散邪的作用,提高療效。同時,柴胡也能緩解因風熱邪毒入侵引起的胸悶、脅痛等症狀,使患者更加舒適。

青橘連翹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青橘、連翹性皆偏寒涼,而甘草性平,味甘,入脾、肺經,能緩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損傷脾胃。

2. 增強藥效:甘草具有調和氣血、解毒生津、緩解疼痛的作用,可以增強青橘、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提高藥效。

此外,甘草還能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避免青橘連翹飲對胃造成刺激,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主治功效


青橘連翹飲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乳癰

組成與功效:

  • 青皮: 理氣解鬱、消積化滯。在此方中主要疏肝理氣,針對乳癰因肝鬱氣滯所致的病機。
  • 瓜蔞 (栝蔞): 潤肺止咳、寬胸散結。在此方中主要起到散結消腫的作用,配合青皮疏通氣機,有利於乳房腫塊的消散。
  • 連翹: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乳癰多伴有紅腫熱痛等熱毒症狀,連翹清熱解毒,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桃仁: 活血祛瘀、通經下乳。乳癰的形成也與氣血瘀滯有關,桃仁活血化瘀,有助於疏通乳絡,消除瘀滯。
  • 皁刺 (皂角刺): 行氣血、破癥瘕。皁角刺具有較強的破癥散結作用,可加強消散乳癰腫塊的效果。
  • 柴胡: 疏肝解鬱、和胃降逆。柴胡與青皮協同作用,加強疏肝解鬱的效果,從根本上調理氣機。
  • 甘草: 調和諸藥、補脾益氣。甘草在本方中主要起到調和諸藥的作用,並兼有補益作用。
  • 橘葉: 疏肝理氣,消腫散結,針對乳癰之腫脹痛。
  • 參耆(加減): 補氣托毒,針對乳癰破潰後氣血虧虛的治療。

治療原理:

青橘連翹飲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對乳癰的病機認識。乳癰多由肝鬱氣滯、熱毒壅盛、氣血瘀阻所致。

此方以青皮、柴胡、橘葉疏肝解鬱,調理氣機為君藥;連翹清熱解毒,消除熱毒為臣藥;瓜蔞、皁刺散結消腫,桃仁活血化瘀,共同針對乳房腫塊,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散結之功。

此外,原文指出「如破,多加參耆」,說明若乳癰已潰破,則需加用人參、黃耆等補氣托毒之品,以扶助正氣,促進傷口癒合。

總結:

青橘連翹飲是一個針對乳癰的有效方劑,通過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等多方面作用,達到治療乳癰的目的。其配伍精當,標本兼治,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青皮、瓜蔞、橘葉、連翹、桃仁、皂角刺、柴胡、甘草。
如破,多加參、耆 。
水煎,入酒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乳房硬結乳腺炎乳房腺體瘤

相同名稱方劑


青橘連翹飲, 出處:《馮氏錦囊·外科》卷十九。 組成:青皮、瓜蔞、橘葉、連翹、桃仁、皂角刺、柴胡、甘草。 主治:乳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