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寒濕腳氣」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寒濕腳氣

寒濕腳氣是一種由寒濕邪氣侵襲足部所致的疾病,多發生於冬春季節。其主要症狀為足部發涼、腫脹、疼痛,皮膚粗糙、脫屑,有時還會出現水泡、潰爛。

診斷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可以初步診斷為寒濕腳氣。如果患者有長期受涼、涉水、淋雨等不良習慣,則可以進一步確診。

治療

寒濕腳氣的治療以祛寒除濕、活血化瘀為主。常用中藥有蒼朮、白朮、防風、羌活、獨活、威靈仙、牛膝、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等。外用可用溫水泡腳,並塗抹中藥膏藥。

預防

寒濕腳氣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涉水、淋雨。
  • 保持足部清潔、乾燥。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飲食宜清淡,少吃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注意事項

如果患者的症狀較重,或有其他合併症,應及早到醫院就診。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陰交

陰交

  • 1.《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寒濕腳氣痛難熬,先針三里及陰交。
  • 2.《針灸大成》:「**寒濕腳氣不可熬,先針三里及陰交,再將絕骨穴兼刺,腫痛登時立見消。**
  • 3.《針灸神書》:「寒濕腳氣先取血,三里升陰及陰交,加搓絕骨真希妙,後用氣下立時消。
  • 4.《針灸問答》:「寒濕腳氣不可熬,先針三里及陰交,再將絕骨穴兼刺,腫痛登時立見消。
  • 5.《針方六集》:「寒濕腳氣最難熬,先針三里及陰交,

大敦

大敦

  • 1.《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大敦:在足大趾端,去爪甲如韭葉大及三毛中。針三分,沿皮向後三分,有瀉有補。此穴亦治足寒濕腳氣。
  • 2.《針方六集》:「大敦,穴在足大指端直甲後,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單瀉無補。腎弦寒濕腳氣大好。應穴,三陰交。

然谷

然谷

  • 1.《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然谷,為滎火。在內踝前起,直下一寸,大骨下陷中。勿見血。治寒濕腳氣,瘡疥癬痛,小兒臍風口噤。

三陰交

三陰交

  • 1.《針灸大成》:「寒濕腳氣,發熱大痛:太衝委中三陰交。
  • 2.《針灸逢源》:「寒濕腳氣。發熱大痛。委中,三陰交,太衝
  • 3.《針方六集》:「大敦,穴在足大指端直甲後,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單瀉無補。腎弦寒濕腳氣大好。應穴,三陰交。

太衝

太衝

  • 1.《針灸大成》:「寒濕腳氣,發熱大痛:太衝委中三陰交。
  • 2.《針灸逢源》:「寒濕腳氣。發熱大痛。委中,三陰交,太衝
  • 3.《刺灸心法要訣》:「_【注】_,太衝穴,其穴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陷中。動脈應手,病者有此脈生,無此脈者死。主治急慢驚風,羊癇風證,及咽喉疼痛,心腋脹滿,寒濕腳氣痛,行步難,小腹疝氣,偏墜疼痛,兩目昏暗,腰背疼痛等證。針三分,留十呼,灸三壯。

委中

委中

  • 1.《針灸大成》:「寒濕腳氣,發熱大痛:太衝委中三陰交。
  • 2.《針灸逢源》:「寒濕腳氣。發熱大痛。委中,三陰交,太衝

足三里

足三里

  • 1.《針灸大成》:「**◎足三里:**主中風中濕,諸虛耳聾,上牙疼,痺風,水腫,心腹鼓脹,噎膈哮喘,寒濕腳氣。上、中、下部疾,無所不治。
  • 2.《刺灸心法要訣》:「足三里治風濕中,諸虛耳聾上牙疼,噎膈鼓脹水腫喘,寒濕腳氣及痹風。

上脘

上脘

  • 1.《針方六集》:「大都二穴,治寒濕腳氣,繞踝風,熱病汗不出,手足厥冷,上脘痛,腹脹煩噦,熱悶不得臥,身重骨疼,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蛔厥,小兒客忤。若本節痛腫者,三稜針出血。

大都

大都

  • 1.《針方六集》:「大都二穴,治寒濕腳氣,繞踝風,熱病汗不出,手足厥冷,上脘痛,腹脹煩噦,熱悶不得臥,身重骨疼,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蛔厥,小兒客忤。若本節痛腫者,三稜針出血。

大鐘

大鐘

  • 1.《針方六集》:「大鐘二穴,主嘔吐胸滿,喘息腹脹,便難淋瀝,腰脊強,脛酸,寒濕腳氣,少氣嗜臥,口中熱,多寒,欲閉戶而處,舌乾食噎,善驚恐不樂,喉中鳴,咳唾氣逆,煩悶,癃閉。

曲池

曲池

  • 1.《針方六集》:「懸鐘二穴,主風勞身重,渾身百節痛,左癱右瘓,兩足不隨,寒濕腳氣,心腹脹滿,胃中熱不嗜食,虛勞咳逆,泄注,喉痹,項強,腸痔瘀血,陰急,鼻衄,腦疽,大小便澀,煩滿狂易,遍身生瘡,水腫。治傷寒發熱不退,針曲池穴,瀉此穴良。

懸鐘

懸鐘

  • 1.《針方六集》:「懸鐘二穴,主風勞身重,渾身百節痛,左癱右瘓,兩足不隨,寒濕腳氣,心腹脹滿,胃中熱不嗜食,虛勞咳逆,泄注,喉痹,項強,腸痔瘀血,陰急,鼻衄,腦疽,大小便澀,煩滿狂易,遍身生瘡,水腫。治傷寒發熱不退,針曲池穴,瀉此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