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六 (10)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0)

1. 足太陽膀胱經考正穴法

◎睛明(一名淚孔):

白話文:

◎眼睛明亮(又名淚孔):

目內眥。《明堂》云:『內眥頭外一分,宛宛中。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陽蹻五脈之會。針一分半,留三呼。雀目者,可久留針,然後速出針。禁灸。』

白話文:

在眼睛內眼角的位置。《明堂》中說:「內眼角的外側一分處,有一塊圓潤的區域。這裏是手足太陽經、足陽明經、陰蹻脈、陽蹻脈五條經脈交會的地方。針灸深度為一分半,留針三口氣的時間。對於雀目的人,可以稍微留針久一點,然後快速出針。禁止灸。」

主目遠視不明,惡風淚出,憎寒頭痛,目眩內眥赤痛,䀮䀮無見,眥癢,淫膚白翳,大眥攀睛胬肉,侵睛雀目,瞳子生瘴,小兒疳眼,大人氣眼冷淚。

白話文:

主要是眼睛看遠不清楚,眼睛迎風流淚,怕冷頭痛,頭暈眼眶內側又紅又痛,眼睛模糊什麼都看不見,眼角癢,眼睛上有白色的膜,眼角內長出包覆眼白的部分,侵蝕眼睛使其變小,瞳孔中有霧氣,小孩子的眼睛發炎,大人的眼睛受到氣候影響而流冷淚。

按東垣曰:『刺太陽、陽明出血,則目愈明。』蓋此經多血少氣,故目翳與赤痛從內眥起者,刺睛明、攢竹,以宣泄太陽之熱。然睛明刺一分半,攢竹刺一分三分,為適淺深之宜。今醫家刺攢竹,臥針直抵睛明,不補不瀉,而又久留針,非古人意也。

◎攢竹(一名始光,一名員柱,一名光明):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刺太陽經、陽明經放血,眼睛就會更明亮。」因為這兩條經絡多血少氣,所以從內眼角開始發紅發痛的眼翳(白內障),要刺睛明穴和攢竹穴,來宣洩太陽經的熱氣。不過,睛明穴刺入一分半,攢竹穴刺入一分三分,才能符合深度適宜的要求。現在的醫生刺攢竹穴時,把針橫著刺向睛明穴,既不瀉血也不補氣,還久久留針,這不是古人的做法。

◎攢竹穴(別名:始光穴、員柱穴、光明穴):

兩眉頭陷中。《素注》針二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禁灸,針一分,留三呼,瀉三吸,徐徐出針。宜以細三稜針刺之,宣泄熱氣,三度刺,目大明。《明堂》宜細三稜針三分,出血,灸一壯。

白話文:

眉毛之間陷下去。《素注》針刺二分深,留針六次呼吸後拔出,灸三壯。《銅人》不要灸,針刺一分深,留針三次呼吸後拔出,三次吸氣後拔出,慢慢拔針。應使用細小的三稜針刺入,疏通熱氣,刺三次,眼睛會明亮。《明堂》應使用細小的三稜針刺入三分深,刺出血,灸一壯。

主目䀮䀮,視物不明,淚出目眩,瞳子癢,目瞢,眼中赤痛及瞼瞤動不得臥,頰痛,面痛,尸厥癲邪,神狂鬼魅,風眩,嚏。

白話文:

眼睛乾澀發癢,視力模糊,流淚眩暈,瞳孔發癢,眼睛閉不起來,眼中發紅疼痛,眼皮腫脹無法閉合或睜開,臉頰疼痛,面部疼痛,昏倒抽搐,精神失常,鬼魅作祟,眩暈,打噴嚏。

◎眉衝:

直眉頭上神庭、曲差之間。針三分,禁灸。

主五癇,頭痛,鼻塞。

◎曲差:

神庭旁一寸五分,入髮際。《銅人》針二分,灸三壯。

主目不明,鼽衄,鼻塞,鼻瘡,心煩滿,汗不出,頭頂痛,項腫,身體煩熱。

◎五處:

俠上星旁一寸五分。《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灸五壯。

主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風熱,目眩,目不明,目上戴不識人。

◎承光:

五處後一寸五分。《銅人》針三分,禁灸。

主風眩頭痛,嘔吐心煩,鼻塞不聞香臭,口喎,鼻多清涕,目生白翳。

◎通天:

承光後一寸五分。《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頸項轉側難,癭氣,鼻衄,鼻瘡,鼻窒,鼻多清涕,頭旋,尸厥,口喎,喘息,頭重,暫起僵仆,癭瘤。

◎絡卻(一名強陽、一名腦蓋):

通天後一寸五分。《素注》刺三分,留五呼,《銅人》灸三壯。

主頭旋耳鳴,狂走瘛瘲,恍惚不休,腹脹,青盲內障,目無所見。

◎玉枕:

絡卻後一寸五分,俠腦戶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髮際二寸。《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三呼。

主目痛如脫,不能遠視,內連系急,頭風痛不可忍。鼻窒不聞。

◎天柱:

白話文:

◎眉衝:

直眉之上,神庭穴與曲差穴之間。針刺深度三分,禁止艾灸。

主治五種癇疾,頭痛,鼻塞。

◎曲差:

位於神庭穴旁一寸五分,進入髮際的部位。根據《銅人針灸經》,針刺深度二分,艾灸三壯。

主治視力模糊,鼻出血,鼻塞,鼻瘡,心煩發熱,盜汗,頭頂疼痛,頸部腫脹,全身發熱。

◎五處:

俠上星穴旁一寸五分。根據《銅人針灸經》,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七呼,艾灸三壯。根據《明堂經》,艾灸五壯。

主治腰部僵硬彎曲,癲癇疾病,頭風發熱,眩暈,視力模糊,眼前之人無法辨識。

◎承光:

五處穴後一寸五分。根據《銅人針灸經》,針刺深度三分,禁止艾灸。

主治頭暈頭痛,嘔吐心煩,鼻塞聞不到氣味,口部歪斜,鼻涕清稀,眼睛生出白翳。

◎通天:

承光穴後一寸五分。根據《銅人針灸經》,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七呼,艾灸三壯。

主治頸部轉動困難,癭氣,鼻出血,鼻瘡,鼻塞,鼻涕清稀,頭暈,昏厥,口部歪斜,氣喘,頭重,身體僵硬倒地,癭瘤。

◎絡卻(別名:強陽或腦蓋):

通天穴後一寸五分。根據《素問注釋》,刺入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五呼;根據《銅人針灸經》,艾灸三壯。

主治頭暈耳鳴,瘋狂奔跑癲癇,神志恍惚,腹部脹大,黑障眼目,失明。

◎玉枕:

絡卻穴後一寸五分,俠腦戶穴旁一寸三分,從肉枕骨的上方開始,進入髮際兩寸。根據《銅人針灸經》,艾灸三壯,針刺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三呼。

主治眼睛疼痛欲脫出,遠視困難,內部經絡緊縮,頭風疼痛難忍。鼻塞,嗅不到氣味。

◎天柱:

俠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中。《銅人》針五分,得氣即瀉。《明堂》針二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不及針。日七壯至百壯。《下經》灸三壯。《素注》針二分,留六呼。

白話文:

頸部後方的髮際處,有一條大筋偏外微凹。

《銅人》法:刺針五分深,得氣後立即拔針洩氣。

《明堂》法:刺針二分深,留針三口氣時間,拔針洩氣五口氣時間。

艾灸效果不如針刺。

每日艾灸七壯,直到一百壯。《下經》法:灸三壯。

《素注》法:刺針二分深,留針六口氣時間。

主足不任身體,肩背痛欲折。目瞑視,頭旋腦痛,頭風,鼻不知香臭,腦重如脫,頂如拔,項強不可回顧。

◎大杼:

白話文:

大杼穴:

足部無力支撐身體,肩膀背部疼痛劇烈。閉上眼睛就覺得天旋地轉,頭暈腦脹,患有頭痛和鼻炎,鼻子聞不到香臭,腦袋沉重如脫落,頭頂如被拔起,脖子僵硬不能回顧。

項後第一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陷中,正坐取之,督脈別絡,手足太陽、少陽之會。《難經》曰:『骨會大杼。』疏曰:『骨病治此。』袁氏曰:『肩能負重,以骨會大杼也。』《銅人》針五分,灸七壯。《明堂》禁灸。《下經》、《素注》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資生》云:『非大急不灸。』

白話文:

在脖子後方第一節椎骨下方,左右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五分凹陷處,端坐時尋找。這是督脈的分支經絡,也是手足三陽經的交會點。《難經》說:「骨頭的相關疾病,治療這裡。」有人解釋說:「骨頭的疾病治療這裡。」袁氏說:「肩膀能承載重量,是因為這裡有『骨會大杼』的緣故。」《銅人經》針刺深度五分,灸七壯。《明堂》禁止在此處灸。《下經》、《素問註解》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氣的時間,灸七壯。《資生經》說:「不是特別緊急的情況下不灸。」

主膝痛不可屈伸,傷寒汗不出,腰脊痛,胸中鬱鬱,熱甚不已,頭風振寒,項強不可俯仰,痎瘧,頭旋,勞氣咳嗽,身熱目眩,腹痛,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筋攣癲疾,身蜷急大。

白話文:

  1. 膝蓋疼痛,無法伸展或彎曲。
  2. 傷寒,不發汗。
  3. 腰部和脊椎疼痛。
  4. 胸中鬱悶,發熱嚴重且持續不斷。
  5. 頭痛並感到寒冷,頸部僵硬,無法低頭或仰頭。
  6. 瘧疾,頭暈目眩。
  7. 過度勞累導致咳嗽,身體發熱,眼睛眩暈。
  8. 腹痛,僵直,無法長時間站立。
  9. 腹脹,腹痛,身體不安。
  10. 筋攣,癲癇發作,身體蜷縮僵硬。

東垣曰:『五臟氣亂,在於頭,取之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

◎風門(一名熱府):

白話文:

東垣說:「五臟的氣血混亂,會影響頭部,這時可取天柱穴和大杼穴來治療,不補不瀉,只要引導氣血運行即可。」

◎風門穴(又名熱府):

二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素注》針三分,留七呼。《明堂》灸五壯。若頻刺,泄諸陽熱氣,背永不發癰疽,灸五壯。

白話文:

在脊椎兩側,距離脊椎各有一寸五分的位置,患者端坐時取穴位。

《銅人》針法:針入五分。 《素注》針法:針入三分,留針七次呼吸。 《明堂》灸法:施灸五壯。

如果頻繁針刺,會耗散身體陽熱之氣,導致背部永遠不再長瘡癤。《明堂》建議施灸五壯。

主發背癰疽,身熱,上氣喘氣,咳逆胸背痛,風勞嘔吐,多嚏,鼻鼽出清涕,傷寒頭項強,目瞑,胸中熱,臥不安。

◎肺俞:

白話文:

  1. 主要治療背部癰疽,身體發熱,上氣喘不過氣,咳嗽逆行,胸背疼痛,風寒勞累嘔吐,打噴嚏很多,鼻中流出清涕。
  2. 傷寒時,頭和脖子後部僵硬,眼睛閉合,胸中發熱,躺不下去。

◎肺俞:

肺俞穴:位於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第三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千金》對乳引繩度之。甄權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是,正坐取之。《甲乙》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甄權灸百壯。《明下》灸三壯。《素問》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

白話文:

在第三塊脊椎骨之下,兩邊距離脊椎各一寸五分。根據《千金方》的記載,可用一根乳引繩來測量。甄權的方法是用手搭在兩邊,左手探測右側,右手探測左側,手指尖摸到的就是肺俞穴。在正坐的姿勢下進行探測。《甲乙經》記載,針灸深度為三分,留針七次呼吸,感覺到氣後就拔針。甄權的灸法是用百壯艾灸。《明下經》記載,灸三壯。《素問》記載,針刺中肺俞穴,患者會在三天內死亡,其徵兆是咳嗽。

主癭氣,黃疸,勞瘵,口舌乾,勞熱上氣,腰脊強痛,寒熱喘滿,虛煩,傳尸骨蒸,肺痿咳嗽,肉痛皮癢,嘔吐,支滿不嗜食,狂走,欲自殺,背僂,肺中風,偃臥,胸滿短氣,瞀悶汗出,百毒病,食後吐水,小兒龜背。

白話文:

治療:

  • 癭氣:脖子腫脹
  • 黃疸:皮膚和眼睛發黃
  • 勞瘵:久病虛弱
  • 口舌乾燥
  • 勞熱上氣:勞累後氣喘
  • 腰脊強痛:腰背部疼痛
  • 寒熱喘滿:時而發冷時而發熱,呼吸困難
  • 虛煩:神智不清,煩躁不安
  • 傳屍骨蒸:熱氣上行,使身體發熱
  • 肺痿咳嗽:肺部虛弱,咳嗽
  • 肉痛皮癢
  • 嘔吐
  • 支滿不嗜食:胸悶腹脹,不想吃東西
  • 狂走:精神錯亂,亂跑
  • 欲自殺
  • 背僂:駝背
  • 肺中風:肺部疾病
  • 偃臥:無法站立或坐著,只能躺著
  • 胸滿短氣:胸悶,呼吸困難
  • 瞀悶汗出:頭暈,昏沉,出汗
  • 百毒病:各種疾病
  • 食後吐水:吃東西後嘔吐
  • 小兒龜背:小兒背部彎曲

仲景曰:『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太陽肺俞、肝俞。』

◎厥陰俞(一名厥俞):

四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灸七壯。

主咳逆牙痛,心痛,胸滿嘔吐,留結煩悶。

或曰:『臟腑皆有俞在背,獨心包絡無俞,何也?』曰:『厥陰俞即心包絡俞也。』

◎心俞: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經與少陽經同時發病,導致頭頸強痛,或有眩暈發作,時而感覺像胸部有結塊,心下痞硬不適,應當針刺太陽經的肺俞穴和肝俞穴。

厥陰俞(又名厥俞):

位於第四椎骨之下,兩旁離脊椎各一寸五分,病人正坐時進行針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針刺深度三分,灸法施灸七壯。

主治咳嗽逆氣、牙痛、心痛、胸部脹滿嘔吐、結塊煩悶。

有人問:「臟腑在背部都有俞穴,唯獨心包絡沒有俞穴,這是為什麼?」回答說:「厥陰俞就是心包絡的俞穴。」

心俞:

五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不可灸。《明堂》灸三壯。《資生》云:『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豈可妄針。』《千金》言:『中風心急,灸心俞百壯,當權其緩急可也。』

白話文:

在脊椎的下方兩側,距離脊椎各 1.5 寸的地方,端坐時取穴。《銅人針經》針入三分,留針七呼,得氣後立即出針,不可灸。《明堂針經》灸三壯。《資生經》說:「刺到中心會在一天內死亡,其動態表現為嘆息,怎麼能隨便針灸。」《千金方》中說道:「中風心急,可以灸心俞穴一百壯,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緩急。」

主偏風半身不遂,心氣亂恍惚,心中風,偃臥不得傾側,汗出唇赤,狂走發癇,語悲泣,心胸悶亂,咳吐血,黃疸,鼻衄,目瞤目昏,嘔吐不下食,健忘,小兒心氣不足,數歲不語。

白話文:

主要用於治療偏頭痛和中風導致的身體半側癱瘓,心氣虛弱導致的心神恍惚,心臟中風,無法平躺或側臥,盜汗、嘴脣發紅,狂躁不安、抽搐,說話悲傷、哭泣,胸悶氣短,咳嗽吐血,黃疸,流鼻血,眼睛模糊、昏花,嘔吐、無法進食,記憶力減退,小孩子心氣不足,數歲仍不會說話。

◎督俞:

六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灸三壯。

主寒熱心痛,腹痛,雷鳴氣逆。

◎膈俞:

白話文:

◎督俞穴:

距離脊椎兩旁六塊椎骨的下方各一寸五分處,病人端正坐好後取穴。灸三炷艾條。

主治寒熱併發的心痛、腹痛,以及雷鳴般的腹鳴,氣向上逆。

◎膈俞穴:

七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難經》曰:『血會膈俞。』疏曰:『血病治此。』蓋上則心俞,心生血,下則肝俞,肝藏血,故膈俞為血會。又足太陽多血,血乃水之象也。《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刺中膈,皆為傷中,其病難愈,不過一歲必死。

白話文:

在第七個頸椎下方,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五分,在端坐時取穴。

《難經》記載:「血會聚在膈俞穴。」

疏解道:「治療血病可以取這個穴位。」

這個穴位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上方的穴位是心俞穴,心臟產生血液;下方的穴位是肝俞穴,肝臟儲存血液。因此,膈俞穴成為血液會聚之處。

另外,足太陽經絡有豐富的血液,而血液就像水一樣。《銅人經》記載,在膈俞穴針灸三分深,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

《素問》記載,針刺中膈穴,容易傷及中臟,這種病症難以治癒,不出一年就會死亡。

主心痛,周痺,吐食,翻胃,骨蒸,四肢怠惰,嗜臥,痃癖,咳逆,嘔吐,膈胃寒痰,食飲不下,熱病汗不出,身重常溫。不能食,食則心痛,身痛腫脹,脅腹滿,自汗盜汗。

◎肝俞:

白話文:

主要症狀:

  • 心痛
  • 全身痠痛
  • 吐出未消化的食物
  • 胃氣上逆
  • 身體發熱,骨頭痠痛
  • 四肢無力,懶得動
  • 嗜睡
  • 筋骨痠痛、麻木
  • 咳嗽有痰、呼吸不順
  • 嘔吐、反胃
  • 胃寒有痰,食物難以下嚥
  • 發熱但不流汗,身體沉重
  • 食慾不振,吃東西會加重心痛
  • 身體疼痛、腫脹
  • 腹部兩側脹滿
  • 自發性出汗或盜汗

◎肝俞

肝俞穴為肝臟的背俞腧穴,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九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經曰:『東風傷於春,病在肝。』《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明堂》灸七壯。《素問》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欠。

白話文:

在脊椎骨的下方兩邊,距離脊椎骨各一寸五分,取坐正姿勢測量。根據經典記載:「春季的東風容易傷人,會導致肝臟疾病。」《銅人》建議針灸三分深,留針六個呼吸的時間,艾灸三壯。《明堂》建議艾灸七壯。《素問》記載:如果刺中肝臟,會導致五天內死亡。肝臟的活動表現為打哈欠。

主多怒,黃疸,鼻酸,熱病後目暗淚出,目眩,氣短咳血,目上視,咳逆,口乾,寒疝,筋寒,熱痙,筋急相引,轉筋入腹將死。

白話文:

常生氣,黃疸,鼻子痠痛,大病後眼睛昏花流淚,頭暈,氣短咳嗽出血,眼睛只能向上看,呼吸困難、打嗝,口乾,寒疝(由寒邪引起的腹痛),經絡受寒,熱痙攣,筋縮在一起,抽筋入腹快死了。

《千金》云:『咳引兩脅急痛不得息,轉側難,撅肋下與脊相引而反折,目戴上,目眩循眉頭,驚狂,鼽衄,起則目䀮䀮,生白翳,咳引胸中痛,寒疝小腹痛,唾血短氣,熱病瘥後,食五辛目暗,肝中風,踞坐不得低頭,繞兩目連額上色微青。積聚痞痛。』

◎膽俞:

白話文:

《千金要方》記載:「咳嗽牽引兩肋劇烈疼痛,無法平息,難以轉身,肋骨下側與背部互相牽引而彎曲,眼睛向上翻,眩暈,順著眉毛暈眩,驚恐狂躁,反覆流鼻血,起身時眼睛模糊,長白膜,咳嗽牽引胸中疼痛,寒疝導致小腹疼痛,咳血氣短,熱病癒後,吃辛辣食物導致視力模糊,肝臟受風,坐著時無法低頭,環繞兩眼和額頭上顏色微青,內部有積塊,痞悶疼痛。」

◎膽俞:

膽俞穴,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的左右二指寬處。

**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二指寬處。

**主治:**膽囊炎、膽結石、膽道蛔蟲症,頭痛、眩暈、目赤、耳聾、口苦、脅痛、腹脹、嘔吐。

十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針三分。《下經》灸五壯。《素問》刺中膽一日半死,其動為嘔。

主頭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腫脹,口苦舌乾,咽痛乾嘔吐,骨蒸勞熱食不下,目黃。

白話文:

在第十椎骨的下方,兩側距脊椎骨各一寸五分,此人端坐時測量。

《銅人經》中記載,在此處針刺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然後灸三壯。

《明堂經》中記載,在此處針刺三分。

《下經》中記載,在此處灸五壯。

《素問》中記載,如果針刺中膽,一天半後會死亡,其症狀是嘔吐。

繁體中文: 頭痛,振寒汗不出,脇腫,口苦舌燥,咽痛幹嘔噦,骨蒸勞熱食不下,目黃。

頭痛,發冷不出汗,腋下腫脹,口苦舌頭乾燥,咽喉疼痛乾嘔,骨頭發熱身體虛弱吃不下東西,眼睛發黃。

按《資生經》所載,崔知悌平取四花穴,上二穴是膈俞,下二穴是膽俞,四穴主血,故取此以治勞瘵。後世誤以四花為斜取,非也。

◎脾俞:

白話文:

《資生經》記載,崔知悌平取四花穴。上方的兩個穴位是膈俞,下方的兩個穴位是膽俞。這四個穴位主治血癥,所以用來治療肺癆。後世誤認為四花穴斜著取,這是不對的。

◎脾俞:

穴道名稱:脾俞 位置:背部,脊椎骨旁,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各一寸五分。 主治疾病:脾氣虛弱、食慾不振、腹脹、腹痛、泄瀉、便溏。

十一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灸五壯。《素問》刺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

白話文:

在第十一胸椎下,左右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五分的位置,坐直取穴。《銅人》針刺三分,停留七次呼吸的時間,艾灸三壯。《明堂》灸五壯。《素問》記載,針刺中脾臟者,十天後會死亡,其反映動作是吞嚥。

主腹脹,引胸背痛,多食身瘦,痃癖積聚,脅下滿,泄利,痰瘧寒熱,水腫氣脹引脊痛,黃疸,善欠,不嗜食。

◎胃俞:

白話文:

◎胃俞穴位:

  • 腹脹,疼痛引至胸背
  • 食量大,但身體消瘦
  • 瘕癖積聚,脇下脹滿
  • 腹瀉
  • 痰飲發作,寒熱交替
  • 水腫、氣脹,引發脊椎疼痛
  • 黃疸
  • 欠伸頻繁
  • 食慾不振

十二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隨年為壯。《明堂》灸三壯。《下經》灸七壯。

白話文:

背部第十二節椎骨下方,左右兩側距離脊椎各一寸五分。人端正坐好時取穴。《銅人經》記載針刺深度三分,保留七次呼吸的時間,隨年紀灸壯。《明堂經》灸三壯。《下經》灸七壯。

主霍亂,胃寒,腹脹而鳴,翻胃嘔吐,不嗜食,多食羸瘦,目不明,腹痛,胸脅支滿,脊痛筋攣,小兒羸瘦,不生肌膚。

白話文:

主要治療霍亂、胃寒、腹脹鳴叫、反胃嘔吐、不愛吃東西、吃得多卻瘦弱、視力模糊、腹痛、胸脅脹滿、脊背疼痛和筋脈抽搐,以及兒童瘦弱、皮膚發育不良。

東垣曰:『中濕者,治在胃俞。』

◎三焦俞:

十三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針三分,灸五壯。

白話文:

東垣說:『得了中濕症,治療的重點在胃俞穴。』

◎三焦俞:

位在第十三椎骨下方,左右兩側各距離脊椎一寸五分,患者正坐時取穴。《銅人經》記載用針刺入五分,留針七次呼吸後拔出,再灸三壯。《明堂經》記載用針刺入三分,灸五壯。

主臟腑積聚,脹滿羸瘦,不能飲食,傷寒頭痛,飲食吐逆,肩背急,腰脊強不得俯仰,水穀不化,泄注下利,腹脹腸鳴,目眩頭痛。

◎腎俞:

白話文:

主要用於治療內臟腫瘤,導致脹滿、消瘦,飲食困難,傷寒頭痛,飲食嘔吐,肩背疼痛,腰脊僵硬無法彎腰或仰頭,食物不消化,腹瀉,腹脹腸鳴,頭暈頭痛。

◎腎俞穴:

十四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前與臍平,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以年為壯。《明堂》灸三壯。《素問》刺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

白話文:

在第十四節脊椎下方,兩側距離脊椎各一寸五分的位置,與肚臍齊平,人正坐時取穴。《銅人經》記載:針入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用艾灸一年壯。《明堂經》記載:灸三壯。《素問》記載:刺中腎,六天後死亡,它的反應是打噴嚏。

主虛勞羸瘦,耳聾腎虛,水臟久冷,心腹滿脹急,兩脅滿引小腹急痛,脹熱,小便淋,目視䀮䀮,少氣,溺血,小便濁,出精夢泄,腎中風,踞坐而腰痛,消渴,五勞七傷,虛憊,腳膝拘急,腰寒如冰,頭重身熱,振慄,食多羸瘦,面黃黑,腸鳴,膝中四肢淫濼,洞泄食不化,身腫如水,女人積冷氣成勞,乘經交接羸瘦,寒熱往來。

白話文:

主治:身體虛弱、消瘦,耳聾腎虛,腎臟長期受寒,心腹脹滿且急迫,兩脅脹滿蔓延至小腹疼痛,脹熱,小便帶血或淋漓不暢,視力模糊,氣短,小便渾濁,遺精夢泄,腎病引起中風,蹲坐時腰部疼痛,消渴症,五勞七傷,虛弱疲乏,腳和膝蓋屈伸困難,腰部寒冷如冰,頭重身熱,發抖,食量大卻消瘦,面色黃黑,腸鳴不止,膝蓋和四肢有水濕,久瀉不愈且食物不消化,全身浮腫如水,婦女因體內寒氣凝滯而導致虛弱,行經及交接後消瘦,寒熱交替。

◎氣海俞:

十五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針三分,灸五壯。

主腰痛痔漏。

◎大腸俞:

十六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主脊強不得俯仰,腰痛,腹中氣脹,繞臍切痛,多食身瘦,腸鳴,大小便不利,洞泄食不化,小腹絞痛。

東垣云:『中燥治在大腸俞。』

◎關元俞:

十七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

主風勞腰痛,泄痢,虛脹,小便難,婦人瘕聚諸疾。

◎小腸俞:

十八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白話文:

◎氣海俞:

第十五椎骨下方,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五分。針灸三針,灸五壯。

主治腰痛、痔瘡漏膿。

◎大腸俞:

第十六椎骨下方,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五分,腹部向下取穴。《銅人針經》針灸三針,留針六次呼吸,灸三壯。

主治脊椎強直無法俯仰,腰痛,腹中脹氣,肚臍周圍劇烈疼痛,食量大但身體消瘦,腸鳴,大便和小便不通暢,腹瀉食物未消化,小腹絞痛。

東垣先生說:「內部燥熱可治療大腸俞。」

◎關元俞:

第十七椎骨下方,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五分,腹部向下取穴。

主治風勞引起的腰痛,腹瀉,虛脹,小便困難,婦女因氣血凝滯引起的各種疾病。

◎小腸俞:

第十八椎骨下方,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一寸五分,腹部向下取穴。《銅人針經》針灸三針,留針六次呼吸,灸三壯。

主膀胱、三焦津液少,大、小腸寒熱,小便赤不利,淋瀝遺溺,小腹脹滿,㽲痛,泄利膿血。五色赤痢下重,腫痛。腳腫。五痔,頭痛,虛乏消渴,口乾不可忍,婦人帶下。

白話文:

主要治療膀胱、三焦津液不足引起的各種病症:

  • 大小腸寒熱交替
  • 小便赤熱、困難
  • 小便淋漓不盡、遺尿
  • 小腹部脹滿、疼痛
  • 腹瀉膿血
  • 紅赤色的痢疾、下腹沉重
  • 腫痛
  • 足部腫脹
  • 各種痔瘡
  • 頭痛
  • 身體虛弱、口渴難耐
  • 婦女白帶過多

◎膀胱俞:

十九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明堂》灸七壯。

白話文:

◎膀胱俞穴:

在第十九節椎骨之下,兩旁距離脊椎骨各一寸五分,俯伏取穴。

根據《銅人經》記載,針刺三分,留針六次呼吸時間,灸三壯。

根據《明堂經》記載,灸七壯。

主風勞脊急強。小便赤黃,遺溺,陰生瘡。少氣,脛寒拘急,不得屈伸,腹滿,大便難,泄利腹痛,腳膝無力,女子瘕聚。

◎中膂俞(一名脊內俞):

白話文:

**主治:**身體顫抖、腰背僵硬、疼痛。小便發紅發黃,小便失禁,陰部生瘡。氣息微弱,小腿冰冷僵硬疼痛,無法彎曲伸展,腹部脹滿,大便困難,腹瀉腹痛,腳和膝蓋無力,女性經血過多、腹部有腫塊。

◎中膂俞(別名:脊內俞):

二十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俠脊伸起肉,伏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留十呼,灸三壯。《明堂》云:『腰痛俠脊裡痛,上下按之應者,從項至此穴痛,皆宜灸。』

主腎虛消渴,腰脊強不得俯仰,腸冷赤白痢,疝痛,汗不出,腹脹脅痛。

◎白環俞:

白話文:

在第20個脊椎骨下方,兩側距離脊椎各1.5寸,靠近脊椎有塊突起的肌肉,將肌肉壓住後取穴。《銅人》針刺0.3寸,停留10次呼吸的時間,灸3壯。《明堂》說:「腰部靠近脊椎裡面的疼痛,上下按壓有應答的部位,從脖子到這個穴位疼痛,都適合灸治。」

白環俞穴:

功效:

  • 治療腎虛引起的消渴症
  • 緩解腰脊僵硬,無法俯仰
  • 止瀉,特別是腸道虛寒引起的赤白痢
  • 緩解疝痛
  • 促進汗液排出
  • 緩解腹脹和脅痛

二十一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一云:『挺伏地,端身,兩手相重支額,縱息令皮膚俱緩,乃取其穴。』《素注》針五分,得氣則先瀉,瀉訖多補之,不宜灸。《明堂》云灸三壯。

白話文:

在背後第二十一節椎骨下方的左右兩側,距離脊椎各一寸五分,彎下腰取穴。另一種方法是:「身體挺直,端正坐好,雙手交疊支撐著額頭,緩慢呼吸,讓皮膚放鬆,再取穴。」《素問註解》記載:針刺五分,如果得氣,先讓毒氣排出,排出後再進行針補,不宜灸。《明堂》記載:灸三壯。

主手足不仁,腰脊痛,疝痛,大小便不利,腰髖疼,腳膝不遂,溫瘧,腰脊冷痛,不得久臥,勞損虛風,腰背不便,筋攣臂縮,虛熱閉塞。

白話文:

主要症狀包括手腳麻木無力、腰部和背部疼痛、疝氣所引起的疼痛、大小便不順暢、腰部和臀部疼痛、腿部和膝蓋活動受阻、以及發燒與寒戰交替的間歇熱(溫瘧)、腰部和脊椎感到寒冷且疼痛、無法躺臥太久、因過度勞累導致的體虛及風邪侵襲、腰背部活動不靈便、肌肉痙攣、手臂萎縮,以及因體虛引起的熱氣壅滯感。

◎上髎:

第一空腰髁下一寸,俠脊陷中。足太陽、少陽之絡。《銅人》針三分,灸七壯。

主大小便不利,嘔逆,膝冷痛,鼻衄,寒熱瘧,陰挺出,婦人白瀝,絕嗣。

大理趙卿患偏風,不能起跪,甄權針上髎、環跳、陽陵泉、巨虛下廉,即能起跪。

八髎總治腰痛。

◎次髎:

第二空俠脊陷中。《銅人》針三分,灸七壯。

白話文:

◎上髎:

第一節腰椎骨的下方一寸,脊骨旁邊的凹陷處。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絡脈所過。銅人針刺三分,灸七壯。

主治大小便不順暢,反胃嘔吐,膝蓋冷痛,鼻子出血,寒熱瘧疾,陰莖或陰蒂脫垂外露,婦人白帶,不孕。

大理趙卿患有偏癱,無法起身或跪坐,甄權針刺上髎、環跳、陽陵泉、巨虛、下廉穴位,就能起身或跪坐。

八髎穴整體治療腰痛。

◎次髎:

第二節腰椎骨旁邊的凹陷處。銅人針刺三分,灸七壯。

主小便赤淋,腰痛不得轉搖,急引陰器痛不可忍,腰以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心下堅脹,疝氣下墜,足清氣痛,腸鳴注瀉,偏風,婦人赤白帶下。

白話文:

主治小便灼熱疼痛,腰部疼痛不能轉動搖晃,陰莖劇烈疼痛,腰部以下到大腿麻木不仁,背部腠理感覺寒冷,小便發紅,心下堅硬脹滿,疝氣下墜,足清氣(小腿內側)疼痛,腸鳴,腹瀉,偏頭痛,婦女赤白帶下。

◎中髎:

三空俠脊陷中。足厥陰、少陽所結之會。《銅人》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

主大小便不利,腹脹下利,五勞七傷六極,大便難,小便淋瀝,飧泄,婦人絕子帶下,月事不調。

◎下髎:

四空俠脊陷中。《銅人》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

主大小便不利,腸鳴注瀉,寒濕內傷,大便下血,腰不得轉,痛引卵。女子下蒼汁不禁,中痛引小腹急痛。

◎會陽(一名利機):

陰尾尻骨兩旁。《銅人》針八分,灸五壯。

主腹寒,熱氣冷氣,泄瀉,腸癖下血,陽氣虛乏,陰汗濕,久痔。

◎附分:

白話文:

◎中髎:

位於脊椎旁的三個凹陷處。足厥陰經和少陽經交會之處。《銅人經》記載針灸深度二分,留針十次呼吸,灸三壯。

主治大小便不通、腹脹泄瀉、五勞七傷六極、大便困難、小便淋漓、飧泄、婦女不孕帶下、月經不調。

◎下髎:

位於脊椎旁的四個凹陷處。《銅人經》記載針灸深度二分,留針十次呼吸,灸三壯。

主治大小便不通、腸鳴腹瀉、寒濕內傷、大便帶血、腰部無法轉動、疼痛延伸至睪丸。女性下體流出污濁液體不止,腹部疼痛並延伸至小腹。

◎會陽(又名利機):

位於尾骨兩旁。脊椎的陰側。《銅人經》記載針灸深度八分,灸五壯。

主治腹部寒冷、熱氣冷氣引發的泄瀉、腸道疾病導致的下血、陽氣虛弱、陰汗濕氣重、痔瘡久治不癒。

◎附分:

二椎下,附項內廉,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手足太陽之會。《銅人》針三分。《素注》刺八分,灸五壯。

主肘不仁,肩背拘急,風冷客於腠理,頸痛不得回顧。

◎魄戶:

白話文:

在第二和第三胸椎以下,緊鄰頸部的內側,兩邊距離脊椎各三寸,在端正坐姿時取穴。是手足太陽經的交會穴。《銅人》記載針灸三分。《素注》記載針入八分,灸五壯。

◎肘不仁,肩背拘急: 肘部感覺麻木不仁,肩背部肌肉緊繃僵硬。

風冷客於腠理: 風寒之邪入侵皮肉之間。

頸痛不得回顧: 頸部疼痛,無法轉動頭部向後看。

直附分下,三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得氣即瀉,又宜久留針,日灸七壯至百壯。《素注》五壯。

主背膊痛,虛勞肺痿,三尸走疰,項強急不得回顧,喘息咳逆,嘔吐煩滿。

◎膏肓俞:

白話文:

直附穴位於肩胛骨下方,在脊椎兩側,距離脊柱各三寸處,正坐取穴。針刺深度五分,得氣後立即瀉針,同時應長時間留針,每天灸七至一百壯。《素問注》記載,灸五壯。

◎膏肓俞:

膏肓俞是背部的穴位,位於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2寸。

功效:

  • 治療背痛
  • 改善虛勞肺痿(身體虛弱,肺氣衰弱)
  • 驅除三尸(道家認為人體內的三種害蟲)引起的疾病
  • 緩解頸部僵硬和無法回頭
  • 緩解喘息、咳嗽和嘔吐
  • 緩解煩躁和腹部飽脹

四椎下一分,五椎上二分,兩旁相去脊各三寸,四肋三間,正坐屈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端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毋令搖動取之。《銅人》灸百壯,多至五百壯。當覺氣下礱礱然似水流之狀,亦當有所下,若無停痰宿飲,則無所下也。如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挽上臂,令取穴灸之。

白話文:

在第四節和第五節椎骨之間,向上取兩分,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三寸。四個肋骨之間有三個間隔。病人端正地坐著,彎曲脊椎,雙手伸直,將手臂放在膝蓋前,使手臂伸直,大拇指與膝蓋齊平。用東西支撐肘部,不要讓它晃動。

《銅人經》中記載,艾灸百壯,最多可達五百壯。病人會感覺有氣向下流動,宛如水流之狀,同時也會有痰液或宿食排出的情況。如果沒有停滯的痰飲,則不會排出任何東西。

如果病人體力虛弱,無法端正坐著,可以讓病人側臥,將上臂挽起,然後定位穴位進行艾灸。

又當灸臍下氣海、丹田、關元、中極,四穴中取一穴。又灸足三里,以引火氣實下。

主無所不療。羸瘦,虛損,傳尸骨蒸,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發狂,健忘,痰病。

白話文:

應針對臍下氣海、丹田、關元、中極四穴灸,挑選其中一穴。同時灸足三里穴,以引導火氣流注下焦。

此法主治各種疾病。例如體弱消瘦、虧虛損傷、傳經入骨的蒸熱、夢中遺精、氣上衝導致的咳嗽和逆氣、精神錯亂、記憶力減退、痰液過多的疾病。

《左傳》:成公十年,晉侯疾病,求醫於秦,秦使醫緩(秦醫名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孫思邈曰:『時人拙,不能得此穴,所以宿疴難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疾無不愈矣。』

白話文:

《左傳》:成公十年,晉侯生了病,向秦國求醫,秦國派醫緩(秦國著名的醫生叫緩)來給他看病,還沒到。晉侯做夢,夢見他的病變成了兩個小侏儒,說:「那個是神醫,我怕他傷害我,逃到哪裡去呢?」其中一個小侏儒說:「我們住在心橫膈膜上面,心包脂肪下面,你能拿我們怎麼辦?」醫生來了後說:「這病治不好了,在心橫膈膜上面,心包脂肪下面,攻不上去,通不到,藥達不到,所以無法治療。」晉侯說:「這真是神醫啊,重重地送他一份禮物,讓他回去吧。」

孫思邈說:「現在的人笨拙,找不到這個穴位,所以陳年的疾病難以根除。如果能用心探求方法,找到這個穴位並且施灸,沒有治不好的疾病了。」

按此二穴,世皆以為起死回生之妙穴,殊不知病有淺深,而醫有難易,淺者針灸,可保十全,深者亦未易為力。扁鵲云:『病有六不治。』經云:『色脈不順而莫針也。』肓,膈也,心下為膏。又曰:『凝者為脂,釋者為膏。』又曰:『膏,連心脂膏也。』人年二旬後,方可灸此二穴,仍灸三里二穴,引火氣下行,以固其本。

白話文:

在按壓這兩個穴位之前,世人普遍認為它們是起死回生的神穴,卻不知病情有深淺之分,而醫治也有難易之別。病情較淺的,針灸可以保證完全康復;病情較深的,則未必能輕易治癒。扁鵲說:「有六種病無法治癒。」《黃帝內經》也說:「如果氣色和脈象不順,就不要使用針灸治療。」肓,指隔膜,在心臟下方,猶如油脂。古籍中又說:「凝固的油脂稱為脂,融化的油脂稱為膏。」還說:「膏,就是連接著心臟的油脂。」人過了二十歲之後,纔可以使用艾灸治療這兩個穴位,同時還要艾灸三里穴,引導熱氣向下運行,以鞏固身體的根基。

若未出幼而灸之,恐火氣盛,上焦作熱。每見醫家不分老少,又多不針瀉三里,以致虛火上炎,是不經口授而妄作也。豈能瘳其疾哉!患者灸此,必針三里或氣海,更清心絕欲,參閱前後各經調攝,何患乎疾之不瘳也!

白話文:

對於幼年就施灸者,可能會導致火氣旺盛,上半身發熱。我常看到醫生們不分老少,也不針灸或瀉下三里穴,導致虛火上炎,這都是不經口傳就胡亂施治的行為。這樣怎麼能治癒疾病呢!對灸療的患者,一定要針灸三里穴或氣海穴,再搭配清心寡慾,參照前後各經穴的調理方法,何愁疾病不能痊癒呢!

◎神堂:

五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銅人》針三分,灸五壯。《明堂》灸三壯。《素注》針五分。

主腰背脊強急不可俯仰,洒淅寒熱,胸滿氣逆上攻,時噎。

◎譩譆:

白話文:

◎神堂:

在第五個腰椎下方,左右各離脊椎三寸的地方,取針灸處。正坐著取穴。《銅人經》針灸三分深,灸五壯。《明堂經》灸三壯。《素問注》針灸五分深。

主治腰背脊椎強直,無法彎腰俯臥,身體發熱又發寒,胸部脹滿,氣逆上衝,有時胸悶。

◎譩譆:

肩膊內廉,俠六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以手重按,病人言:『“譩譆”,譩譆應手。』《素注》針七分。《銅人》針六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二七壯,止百壯。《明堂》灸五壯。

白話文:

在肩胛骨的內側邊緣,在脊椎骨下的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三寸的位置。病人正坐著時取穴。用手指用力按壓,病人感覺:「痠痛,痠痛感隨著按壓的手指而移動。」《素問注證》說針刺深度七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說針刺深度六分,留針三呼,出針五吸。灸二百七壯,最多可灸一百壯。《明堂》說灸五壯。

主大風汗不出,勞損不得臥,溫瘧寒瘧,背悶氣滿,腹脹氣眩,胸中痛引腰背,腋拘脅痛,目眩,目痛,鼻衄,喘逆,臂膊內廉痛,不得俯仰,小兒食時頭痛,五心熱。

白話文:

主治強烈的風寒無法發汗,勞累後無法入睡,溫熱型瘧疾或寒冷型瘧疾,背部和胸悶氣脹,腹脹頭暈目眩,胸部疼痛蔓延到腰背,腋窩和肋間疼痛,頭暈眼痛,流鼻血,呼吸困難,手臂內側疼痛,無法抬頭或低頭,小孩在進食時頭痛,手掌心腳心發熱。

◎膈關:

七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開臂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背痛惡寒,脊強俯仰難,食飲不下,嘔噦多涎唾,胸中噎悶,大便不節,小便黃。

◎魂門:

九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尸厥走疰,胸背連心痛,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節,小便赤黃。

◎陽綱:

十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闊肩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腸鳴腹痛,飲食不下,小便赤澀,腹脹身熱,大便不節,泄痢赤黃,不嗜食,怠惰。

◎意舍:

白話文:

◎膈關:

在第七節脊椎骨下方,左右兩側各離脊椎骨三寸的凹陷處,正坐著張開雙臂取穴。《銅人針灸經》裡記載針灸深度為五分,艾灸三壯。

主治:

背部疼痛惡寒、脊椎僵硬、俯仰困難、飲食進不去、嘔吐呃逆、口水分泌多、胸中噎悶、大便失調、小便發黃。

◎魂門:

在第九節脊椎骨下方,左右兩側各離脊椎骨三寸的凹陷處,正坐著取穴。《銅人針灸經》裡記載針灸深度為五分,艾灸三壯。

主治:

類似屍厥的遊走性疼痛、胸背部連接到心臟的疼痛、飲食進不去、腹中雷鳴、大便失調、小便發赤或發黃。

◎陽綱:

在第十節脊椎骨下方,左右兩側各離脊椎骨三寸的凹陷處,正坐著張開雙肩取穴。《銅人針灸經》裡記載針灸深度為五分,艾灸三壯。

主治:

腸鳴腹痛、飲食進不去、小便發赤且疼痛、腹脹發熱、大便失調、腹瀉或痢疾發赤或發黃、食慾不振、懶惰疲倦。

◎意舍:

十一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五十壯至百壯。《明堂》灸五十壯。《下經》灸七壯。《素注》灸二壯。《甲乙》灸三壯,針五分。

白話文:

在第十一節椎骨下面,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三寸的地方,在患者端坐時取穴。

《銅人》記載:針灸深度為五分,灸壯數量為五十至一百壯。 《明堂》記載:灸壯數量為五十壯。 《下經》記載:灸壯數量為七壯。 《素注》記載:灸壯數量為二壯。 《甲乙經》記載:灸壯數量為三壯,針灸深度為五分。

主腹滿虛脹,大便滑泄,小便赤黃,背痛,惡風寒,食飲不下,嘔吐消渴,身熱目黃。

◎胃倉:

十二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五十壯。《甲乙》灸三壯。

主腹滿虛脹,水腫,食飲不下,惡寒,背脊痛不得俯仰。

◎肓門:

十三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銅人》灸三十壯,針五分。

主心下痛,大便堅,婦人乳疾。

◎志室:

十四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銅人》針九分,灸三壯。《明堂》灸七壯。

主陰腫,陰痛,背痛,腰脊強直,俯仰不得,飲食不消,腹強直,夢遺失精,淋瀝,吐逆,兩脅急痛,霍亂。

◎胞肓:

白話文:

胃倉穴:

在第十二椎骨下方,左右兩側距脊骨各三寸處。正坐取穴法。《銅人針灸經》記載,針刺深度五分,灸五十壯。《甲乙經》記載,灸三壯。

主治腹部脹滿虛胖,水腫,飲食不進,惡寒,背脊疼痛,無法俯仰。

肓門穴:

在第十三椎骨下方,左右兩側與脊骨相距各三寸的凹陷處。正坐取穴法。《銅人針灸經》記載,灸三十壯,針刺深度五分。

主治心下疼痛,大便乾結,婦女乳疾。

志室穴:

在第十四椎骨下方,左右兩側與脊骨相距各三寸的凹陷處。正坐取穴法。《銅人針灸經》記載,針刺深度九分,灸三壯。《明堂針灸經》記載,灸七壯。

主治陰囊腫痛,陰部疼痛,背部疼痛,腰部僵硬,俯仰困難,飲食不消化,腹部痙攣,夢遺失精,淋瀝,嘔吐反胃,兩脅急痛,霍亂。

胞肓穴:

十二椎骨下,兩側與脊骨間各三寸。《銅人》雲:針五分,灸五十壯。《甲乙》雲:灸三壯。

位於第十二胸椎下,左右距脊柱各三寸處。按《銅人針灸經》記載,針刺深度五分,灸五十壯;按《甲乙經》記載,灸三壯。

主治:

腹滿脹大、水腫、飲食不下,惡寒、背脊疼痛不能俯仰。

十九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五七壯。《明堂》灸三七壯。《甲乙》灸三壯。

白話文:

從第十九個椎骨往下的兩側,距離脊椎骨各三寸的凹陷處,把身體趴著,取這個穴位。根據《銅人經》,針灸深度五分,灸五到七壯。根據《明堂經》,灸三到七壯。根據《甲乙經》,灸三壯。

主腰脊急痛,食不消,腹堅急,腸鳴,淋瀝,不得大小便,癃閉下腫。

◎秩邊:

二十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伏取之。《銅人》針五分。《明堂》灸三壯,針三分。

主五痔發腫,小便赤,腰痛。

◎承扶(一名肉郄,一名陰關,一名皮部):

尻臀下陰股上紋中。又曰:『尻臀下陷紋中。』《銅人》針七分,灸三壯。

主腰脊相引如解,久痔尻臀腫,大便難,陰胞有寒,小便不利。

◎殷門:

肉郄下六寸。《銅人》針七分。

主腰脊不可俯仰,舉重,惡血,泄注,外股腫。

◎浮郄:

委陽上一寸,展膝得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霍亂轉筋,小腸熱,大腸結,脛外筋急,髀樞不仁,小便熱,大便堅。

◎委陽:

白話文:

◎秩邊:

腰椎下方兩側,距離脊椎骨三寸的凹陷處。針灸深度為五分(《銅人》)或三分(《明堂》)。

主治痔瘡腫痛、小便赤黃、腰痛。

◎承扶(又名肉郄、陰關、皮部):

臀部下方陰部上方股溝的紋理中。也稱「尻臀下陷紋中」。針灸深度為七分(《銅人》)。

主治腰脊痠痛、痔瘡久腫、大便困難、陰部有寒、小便不利。

◎殷門:

肉郄下方六寸。針灸深度為七分(《銅人》)。

主治腰脊不能屈伸、舉重物、惡露、腹瀉、外股腫痛。

◎浮郄:

委陽穴上方一寸,屈膝後可找到。針灸深度為五分(《銅人》)。

主治霍亂轉筋、小腸有熱、大腸有結塊、小腿外側筋急、大腿根部麻木、小便熱、大便乾燥。

◎委陽:

承扶下一尺六寸,穴在足太陽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三焦下輔俞,足太陽之別絡。《素注》針七分,留五呼,灸三壯。

主腋下腫痛,胸滿膨膨,筋急身熱。飛尸遁疰,痿厥不仁。小便淋瀝。

◎委中(一名血郄):

白話文:

承扶穴位於委中穴下1尺6寸的位置,在足太陽膀胱經之前,少陽膽經之後,從膕窩外側的兩條筋之間穿出,是三焦經的次補俞穴,也是足太陽經的別絡穴。《針灸甲乙經》記載:針刺承扶穴深度為7分,留針5次呼吸的時間,灸法宜灸3壯。

◎委中穴(又名血郄):

腋下腫脹疼痛,胸中脹滿,筋脈拘急,身體發熱。飛屍遁逃,導致身體麻痺不仁。小便淋漓不暢。

膕中央約紋動脈陷中。令人面挺伏地,臥取之。足太陽膀胱脈所入為合土。《素注》針五分,留七呼。《銅人》針八分,留三呼,瀉七吸。《甲乙》針五分,禁灸。《素問》刺委中大脈,令人仆脫色。

白話文:

委中穴位於膝後窩正中央,動脈陷窩內。進針時,讓病人面朝下趴伏在地上,取穴後即可進針。該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是合土穴。

《素問·刺法論》中記載,針刺委中穴五分深,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中記載,針刺委中穴八分深,留針三次呼吸的時間,再緩緩拔針七次呼吸的時間。

《甲乙經》中記載,針刺委中穴五分深,禁止灸法。

《素問·刺法論》中還記載,針刺委中穴的大動脈,會導致病人昏倒並面色蒼白。

主膝痛及拇指,腰俠脊沉沉然,遺溺,腰重不能舉體,小腹堅滿,風痺,髀樞痛,可出血,痼疹皆愈。傷寒四肢熱,熱病汗不出,取其經血立愈。

白話文:

此藥主治膝蓋痛和拇指痛。腰和脊椎沉重麻木,小便失禁,腰部疼痛無法站立,小腹硬脹,風濕痹痛,大腿關節疼痛,可以放血治療,慢性疾病都能痊癒。治療傷寒導致的四肢發熱,熱病不出汗,取其經血即可立愈。

委中者,血郄也。大風髮眉墮落,刺之出血。

◎合陽:

膝約紋下三寸。《銅人》針六分,灸五壯。

主腰脊強引腹痛,陰股熱,䯒酸腫,步履難,寒疝陰偏痛,女子崩中帶下。

◎承筋(一名腨腸,一名直腸):

腨腸中央陷中,脛後從腳跟上七寸。《銅人》灸三壯,禁針。

主腰背拘急,大便秘,腋腫,痔瘡,脛痺不仁,腨酸,腳急跟痛,腰痛,鼻鼽衄,霍亂轉筋。

◎承山(一名魚腹,一名肉柱,一名腸山):

白話文:

◎合陽:

膝關節內側紋路下方三寸處。《銅人》針灸法:針刺深度六分,施灸五壯。

主治腰脊痠痛,腹痛,陰部股內側灼熱,腹股溝腫脹疼痛,行走困難,寒疝、陰部偏側疼痛,女性月經不調、白帶過多。

◎承筋(又名腨腸,又名直腸):

腨腸中間凹陷處,位於小腿後方,從腳跟往上七寸。《銅人》針灸法:施灸三壯,禁止針刺。

主治腰背僵硬拘急,大便困難,腋下腫脹,痔瘡,小腿麻痺無知覺,腨肉痠痛,腳抽筋跟痛,腰痛,鼻出血、血崩,霍亂轉筋。

◎承山(又名魚腹,又名肉柱,又名腸山):

銳腨腸下分肉間陷中,一云腿肚下分肉間。《針經》云:『取穴須用兩手高托,按壁上,兩足指離地,用足大趾尖豎起,上看足銳腨腸下分肉間。』《銅人》灸五壯,針七分。《明堂》針八分,得氣即瀉,速出針,灸不及針,止六七壯。《下經》灸五壯。

白話文:

銳腨穴位於小腿後側,肌肉相交凹陷處,另一說在小腿肚下方的肌肉間隙中。《針經》說:「取穴時必須用雙手將足部抬起,貼在牆壁上,雙腳腳趾離地,用腳大拇指尖豎立,向上看銳腨穴位於小腿後側,肌肉相交凹陷處。」《銅人》灸五壯,針七分。《明堂》針八分,得氣後立即出針,灸的次數比針刺少,只灸六七壯。《下經》灸五壯。

主大便不通,轉筋,痔腫,戰慄不能立,腳氣膝腫,脛酸腳跟痛,筋急痛,霍亂,急食不通,傷寒水結。

◎飛揚(一名厥陽):

外踝骨上七寸。足太陽絡脈,別走少陰。《銅人》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灸五壯。

白話文:

◎飛揚(又稱厥陽):

在腳踝骨的上方七寸處。屬於足太陽經絡脈,且分流至少陰經脈。《銅人經》記載針灸此穴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治時灸三壯。《明堂經》記載灸治時灸五壯。

主痔腫痛,體重起坐不能,步履不收,腳腨酸腫,戰慄不能久立坐,足趾不能屈伸,目眩痛,歷節風,逆氣,癲疾,寒瘧。實則鼽窒,頭背痛,瀉之;虛則鼽衄,補之。

◎附陽:

白話文:

主要治療痔瘡腫痛,以至於無法起身或坐下,走路困難,小腿痠腫,站立或坐下時顫抖不已,腳趾無法彎曲或伸直,頭暈疼痛,風寒侵襲關節,腹脹,癲癇,寒熱交替發作。

如果痔瘡是實證(症狀明顯),會出現便祕、頭背疼痛,需要瀉下治療;如果痔瘡是虛證(症狀不典型),會出現鼻出血,需要補益治療。

◎附陽:

附陽,謂邪氣客於外,正氣內虛。陽為衛表,營在內裏;邪客於外,陽氣虛憊;陽氣虛憊,不能溫養營血;營血不能外榮,則腠理懈弛,邪乃得以乘虛而入,遂致病也。故欲治之,必先培補其陽,使陽氣充盈,腠理堅緻,賊邪不能容,則自退矣。

外踝上三寸,太陽前,少陽後,筋骨之間。陽蹻脈郄。《銅人》針五分,灸三壯,留七呼。《素注》針六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灸五壯。

白話文:

腳踝骨外側上方三寸的地方,太陽穴在前面,少陽穴在後面,在筋骨之間。這是陽蹻脈的郄穴。

根據《銅人經》的記載,針灸深度為五分,灸三壯,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

《素問注釋》記載,針灸深度為六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灸三壯。

《明堂經》記載,灸五壯。

主霍亂轉筋,腰痛不能久立,坐不能起,髀樞股䯒痛,痿厥,風痺不仁,頭重䪼痛,時有寒熱,四肢不舉。

◎崑崙:

白話文:

◎崑崙: 此證因外感濕邪,侵入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肌肉筋絡攣急,腰部疼痛,久立不能,坐起困難,臀部、大腿外側疼痛,下肢痿弱麻木,風寒濕痺阻滯經絡,頭部重痛,時有寒熱交替,四肢無力。

足外踝後五分,跟骨上陷中,細脈動應手。足太陽膀胱脈所行為經火。《素注》針五分,留十呼。《銅人》針三分,灸三壯。妊婦刺之落胎。

白話文:

在腳踝外側後方五分處,跟骨上有一個凹陷,用手指輕按會感到細微的脈搏跳動。這是足太陽膀胱經所循行的穴位,具有疏散體表風火的功效。《素問》記載,針刺此穴五分,留針十次呼吸的時間。《銅人》記載,針刺三分,灸三壯。孕婦針刺此穴會導致流產。

主腰尻腳氣,足腨腫不得履地,鼽衄,膕如結,踝如裂,頭痛,肩背拘急,咳喘滿,腰脊內引痛,傴僂,陰腫痛,目眩痛如脫,瘧多汗,心痛與背相接,婦人孕難,胞衣不出,小兒發癇瘛瘲。

白話文:

主要治療腰、臀、腿部的氣虛腫脹,腳背腫脹得無法走路,鼻出血、咳嗽帶血,小腿後方肌肉痙攣,腳踝關節疼痛,頭痛,肩背僵硬,咳嗽、呼吸困難、腹脹,腰椎疼痛並向內延伸,駝背,陰部腫痛,頭暈目眩疼痛得好像頭要掉下來,瘧疾合併多汗,心痛與背痛連在一起,婦女難產,胎盤不下,小兒發作癲癇、驚厥。

◎僕參(一名安邪):

足跟骨下陷中,拱足取之。陽蹻之本。《銅人》針三分,灸七壯。《明堂》灸三壯。

主足痿,失履不收,足跟痛不得履地,霍亂轉筋,吐逆,尸厥癲癇,狂言見鬼,腳氣膝腫。

◎申脈(即陽蹻):

白話文:

◎安邪(一名安邪):

腳後跟骨頭下面凹陷,從腳弓部位取穴道。屬於陽蹻經的起始穴位。

《銅人》針灸法:針刺三分,灸七壯。《明堂》針灸法:灸三壯。

主治腳部無力、不能穿鞋、腳後跟疼痛不能站立、霍亂抽筋、嘔吐、昏厥癲癇、胡言亂語、見鬼、腳氣膝蓋腫脹。

◎陽蹻經:

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際,前後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軟骨,其穴居中。陽蹻脈所出。《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外踝下方五分處的凹陷中,能容納指甲與肉相接處。前後有兩條筋,上面有踝骨,下面有軟骨,穴位就在凹陷中間。該穴位是陽蹻經脈的起始點。根據《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氣的時間,灸時需要灸三壯。

主風眩。腰腳痛,䯒酸不能久立,如在舟中。勞極。冷氣逆氣,腰髖冷痺,腳膝屈伸難,婦人血氣痛。

潔古曰:『癇病晝發,灸陽蹻。』

◎金門(一名梁關):

白話文:

風眩:頭暈目眩,站立不穩,如同在船中。

腰腳痛:腰部、腿部疼痛,痠軟無力,無法久站。

勞極:過度勞累,身體疲憊。

冷氣逆氣:寒氣或熱氣逆行,導致腰部和臀部疼痛,腿部屈伸不利。

婦人血氣痛:女性因血氣不調引起的疼痛。

潔古曰:

「癲癇病在白天發作,應艾灸陽蹻穴。」

◎金門穴(又稱梁關穴):

外踝下少後,丘墟後,申脈前,足太陽郄,陽維別屬。《銅人》針一分,灸三壯。炷如小麥大。

主霍亂轉筋,尸厥癲癇,暴疝,膝䯒酸,身戰不能久立。小兒張口搖頭,身反折。

◎京骨:

白話文:

外踝下方稍後,足三里穴位之後,申脈穴位之前,足太陽膀胱經的郄穴,陽維脈的別屬經絡。《銅人經》記載:針刺一分深,灸三壯。艾炷大小如小麥子。

京骨

霍亂轉筋:腹部絞痛、肌肉抽搐。

屍厥癲癇:昏迷不醒、抽搐。

暴疝:疝氣突然發作。

膝䯒酸:膝蓋痠痛。

身戰不能久立:全身顫抖、不能久站。

小兒張口搖頭,身反折:小兒張嘴、搖頭、身體彎曲。

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按而得之,小指本節後大骨名京骨,其穴在骨下。足太陽脈所過為原,膀胱虛實皆拔之。《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明堂》五壯。《素注》三壯。

白話文:

在腳外側大骨下方,赤白交接的部位,按壓進去就能感覺到。小指的第一個關節後方的大骨稱為京骨,穴位就在這塊骨頭下方。屬於足太陽經,可以治療膀胱虛熱或寒虛。

《銅人經》記載,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灸法施灸七壯。《明堂》記載,灸法施灸五壯。《素問注》記載,灸法施灸三壯。

主頭痛如破,腰痛不可屈伸,身後側痛,目內眥赤爛。白翳俠內眥起,目反白,目眩。發瘧寒熱,喜驚,不飲食,筋攣,足䯒,髀樞痛,頸項強,腰背不可俯仰,傴僂,鼻鼽不止,心痛。

白話文:

頭痛劇烈,頭部疼痛如裂開一般。腰部疼痛,無法彎曲或伸展。身體側面疼痛,眼睛內眼瞼發紅、潰爛。靠近內眼瞼處出現白色眼翳,眼睛向上翻白,並伴有眩暈。出現瘧疾,發冷發燒,容易受到驚嚇,食慾不振。肌肉痙攣,腳踝疼痛,大腿根部疼痛,頸部僵硬,腰背無法前後彎曲,身體彎曲無法伸展。鼻子不停流鼻涕,心臟疼痛。

◎束骨:

足小趾外側本節後,赤白肉際陷中。足太陽脈所注為俞木。膀胱實瀉之。《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五呼。

白話文:

◎束骨:

腳上最小的腳趾外側第一個關節後方,紅白相間的肉邊陷在中間。足太陽經所循絡的俞穴是木穴。膀胱經的實證或虛證皆可以針灸治療。《銅人針灸經》記載,用灸法灸三壯,針刺三分深,待呼吸五次後取針。

主腰脊痛如折,髀不可曲,膕如結,腨如裂,耳聾,惡風寒,頭囟項痛,目眩身熱,目黃淚出,肌肉動,項強不可回顧,目內眥赤爛,腸澼,泄,痔,瘧,癲狂,發背,癰疽,背生疔瘡。

白話文:

主要症狀是腰、背部劇烈疼痛,像要斷掉一樣,大腿無法彎曲,小腿肌肉僵硬如繩結,臀部肌肉劇烈疼痛,耳朵失聰,畏寒怕冷,頭頂和後腦勺疼痛,頭暈身熱,眼睛發黃流眼淚,肌肉跳動,脖子僵硬無法轉動,眼睛內眼角發紅潰爛,腸鳴腹瀉,痔瘡,瘧疾,癲狂發作,背部生瘡,長有癰疽和疔瘡。

◎通谷:

足小趾外側本節前陷中。足太陽脈所溜為滎水。《銅人》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頭重目眩,善驚,引鼽衄,項痛,目䀮䀮,留飲胸滿,食不化,失欠。

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亂,在於頭,取天柱、大杼;不知,深取通谷、束骨。』

◎至陰:

白話文:

◎通谷穴:

位於足小趾外側第一節前端的凹陷處。為足太陽膀胱經的滎水穴。《銅人》記載: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三次呼吸時間,灸三壯。

主治頭重目眩、善驚、鼻衄、頸項疼痛、目赤腫痛、胸滿留飲、食積不化、打嗝。

東垣先生說:「胃氣下墜,五臟氣亂,影響到頭部,可取天柱、大杼穴;如果不知(穴位),可取深層的通谷、束骨穴。」

◎至陰穴:

足小趾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太陽脈所出為井金。膀胱虛補之。《銅人》針二分,灸三壯。《素注》針一分,留五呼。

白話文:

腳上的小拇趾外側,去除腳趾甲的部分,看起來像韭菜葉。這是足太陽經的井金穴位。當膀胱氣血虛弱時可以針灸這個穴位。根據《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深度為二分,施灸三壯。而《針灸甲乙經》記載,針灸深度為一分,留針治療到病人有五次呼氣的時間。

主目生翳,鼻塞頭重,風寒從足小趾起,脈痺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處,轉筋,寒瘧,汗不出,煩心,足下熱,小便不利,失精,目痛,大眥痛。

根結篇云:『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

白話文:

主要症狀:眼睛長翳,鼻子塞住頭重,風寒從腳小趾開始,脈絡痺阻從上到下延伸至胸脅,疼痛位置不定。抽筋,寒性瘧疾,不發汗,心煩意亂,腳底發熱,小便困難,遺精,眼睛疼痛,眼眶外側疼痛。

太陽之根在於太陰,而結於命門;命門,即是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