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頭頂痛」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頭頂痛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主要表現為頭頂部位疼痛,可伴有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頭頂痛在中醫上有不同的分類,根據疼痛的性質可分為急性頭痛、慢性頭痛;根據疼痛的部位可分為前頭痛、後頭痛、頭頂痛、偏頭痛等;根據疼痛的伴隨症狀可分為風寒頭痛、風熱頭痛、肝火頭痛、痰濕頭痛等。

頭頂痛的病因多與外感風寒、風熱、痰濕等邪氣侵襲有關,也可由內傷肝鬱、脾胃虛弱等引起。治療上應根據不同病因,辨證施治,可用解表散寒、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等方法。

頭頂痛在中醫上有悠久的治療歷史,歷代醫家在治療頭頂痛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留下了許多有效的治療方法。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中醫藥治療頭頂痛有一定的療效。

頭頂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出現頭頂痛的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頭頂痛的症狀

頭頂痛的主要症狀是頭頂部位疼痛,疼痛的性質可為刺痛、脹痛、鈍痛等,疼痛的程度可為輕度、中度、重度等。頭頂痛可伴有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

頭頂痛的分類

根據疼痛的性質,頭頂痛可分為急性頭痛和慢性頭痛。急性頭痛發病急,疼痛劇烈,持續時間短,常由外感風寒、風熱、痰濕等邪氣侵襲引起。慢性頭痛發病緩慢,疼痛程度較輕,持續時間長,常由內傷肝鬱、脾胃虛弱等引起。

根據疼痛的部位,頭頂痛可分為前頭痛、後頭痛、頭頂痛、偏頭痛等。前頭痛多由風寒、風熱等邪氣侵襲前頭部引起;後頭痛多由風寒、風熱等邪氣侵襲後頭部引起;頭頂痛多由風寒、風熱等邪氣侵襲頭頂部引起;偏頭痛多由肝鬱、痰濕等內因引起。

根據疼痛的伴隨症狀,頭頂痛可分為風寒頭痛、風熱頭痛、肝火頭痛、痰濕頭痛等。風寒頭痛常伴有頭痛、頭暈、鼻塞、流清涕、打噴嚏等症狀;風熱頭痛常伴有頭痛、頭暈、咽喉腫痛、咳嗽、痰黃等症狀;肝火頭痛常伴有頭痛、頭暈、耳鳴、目赤、口苦、舌紅等症狀;痰濕頭痛常伴有頭痛、頭暈、胸悶、腹脹、便溏等症狀。

頭頂痛的病因

頭頂痛的病因多與外感風寒、風熱、痰濕等邪氣侵襲有關,也可由內傷肝鬱、脾胃虛弱等引起。

外感風寒、風熱、痰濕等邪氣侵襲人體,可導致頭部經絡阻塞,氣血運行不暢,引起頭頂痛。肝鬱、脾胃虛弱等內因可導致肝氣鬱結、脾胃功能失調,引起頭頂痛。

頭頂痛的治療

頭頂痛的治療應根據不同病因,辨證施治。

外感風寒、風熱、痰濕等邪氣侵襲引起的頭頂痛,可用解表散寒、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等方法治療。肝鬱、脾胃虛弱等內因引起的頭頂痛,可用疏肝理氣、健脾益胃等方法治療。

頭頂痛的預防

頭頂痛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3. 注意飲食,避免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少府

少府

  • 1.《針灸易學》:「頭頂痛眼不開:湧泉。哮喘不寐:豐隆三分。陰核腫如升大:百會灸。手背拘攣不仁:尺澤。腰膝強痛:交信。狂言盜汗見鬼:間使。脅痛腿痛:後谿。骨寒髓冷火燒:靈道。頭面疾:至陰。腳腿疾:風府。兩足兩肋難伸:飛虎。狂言盜汗:間使。心胸病:少府。

尺澤

尺澤

  • 1.《針灸易學》:「頭頂痛眼不開:湧泉。哮喘不寐:豐隆三分。陰核腫如升大:百會灸。手背拘攣不仁:尺澤。腰膝強痛:交信。狂言盜汗見鬼:間使。脅痛腿痛:後谿。骨寒髓冷火燒:靈道。頭面疾:至陰。腳腿疾:風府。兩足兩肋難伸:飛虎。狂言盜汗:間使。心胸病:少府。

交信

交信

  • 1.《針灸易學》:「頭頂痛眼不開:湧泉。哮喘不寐:豐隆三分。陰核腫如升大:百會灸。手背拘攣不仁:尺澤。腰膝強痛:交信。狂言盜汗見鬼:間使。脅痛腿痛:後谿。骨寒髓冷火燒:靈道。頭面疾:至陰。腳腿疾:風府。兩足兩肋難伸:飛虎。狂言盜汗:間使。心胸病:少府。

百會

百會

  • 1.《針灸易學》:「頭頂痛眼不開:湧泉。哮喘不寐:豐隆三分。陰核腫如升大:百會灸。手背拘攣不仁:尺澤。腰膝強痛:交信。狂言盜汗見鬼:間使。脅痛腿痛:後谿。骨寒髓冷火燒:靈道。頭面疾:至陰。腳腿疾:風府。兩足兩肋難伸:飛虎。狂言盜汗:間使。心胸病:少府。
  • 2.《針灸大成》:「頭頂痛,名曰正頭風:上星百會腦空湧泉合谷。

至陰

至陰

  • 1.《針灸易學》:「頭頂痛眼不開:湧泉。哮喘不寐:豐隆三分。陰核腫如升大:百會灸。手背拘攣不仁:尺澤。腰膝強痛:交信。狂言盜汗見鬼:間使。脅痛腿痛:後谿。骨寒髓冷火燒:靈道。頭面疾:至陰。腳腿疾:風府。兩足兩肋難伸:飛虎。狂言盜汗:間使。心胸病:少府。

風府

風府

  • 1.《針灸易學》:「頭頂痛眼不開:湧泉。哮喘不寐:豐隆三分。陰核腫如升大:百會灸。手背拘攣不仁:尺澤。腰膝強痛:交信。狂言盜汗見鬼:間使。脅痛腿痛:後谿。骨寒髓冷火燒:靈道。頭面疾:至陰。腳腿疾:風府。兩足兩肋難伸:飛虎。狂言盜汗:間使。心胸病:少府。

湧泉

湧泉

  • 1.《針灸易學》:「頭頂痛眼不開:湧泉。哮喘不寐:豐隆三分。陰核腫如升大:百會灸。手背拘攣不仁:尺澤。腰膝強痛:交信。狂言盜汗見鬼:間使。脅痛腿痛:後谿。骨寒髓冷火燒:靈道。頭面疾:至陰。腳腿疾:風府。兩足兩肋難伸:飛虎。狂言盜汗:間使。心胸病:少府。
  • 2.《針灸大成》:「頭頂痛,名曰正頭風:上星百會腦空湧泉合谷。

間使

間使

  • 1.《針灸易學》:「頭頂痛眼不開:湧泉。哮喘不寐:豐隆三分。陰核腫如升大:百會灸。手背拘攣不仁:尺澤。腰膝強痛:交信。狂言盜汗見鬼:間使。脅痛腿痛:後谿。骨寒髓冷火燒:靈道。頭面疾:至陰。腳腿疾:風府。兩足兩肋難伸:飛虎。狂言盜汗:間使。心胸病:少府。

豐隆

豐隆

  • 1.《針灸易學》:「頭頂痛眼不開:湧泉。哮喘不寐:豐隆三分。陰核腫如升大:百會灸。手背拘攣不仁:尺澤。腰膝強痛:交信。狂言盜汗見鬼:間使。脅痛腿痛:後谿。骨寒髓冷火燒:靈道。頭面疾:至陰。腳腿疾:風府。兩足兩肋難伸:飛虎。狂言盜汗:間使。心胸病:少府。

靈道

靈道

  • 1.《針灸易學》:「頭頂痛眼不開:湧泉。哮喘不寐:豐隆三分。陰核腫如升大:百會灸。手背拘攣不仁:尺澤。腰膝強痛:交信。狂言盜汗見鬼:間使。脅痛腿痛:後谿。骨寒髓冷火燒:靈道。頭面疾:至陰。腳腿疾:風府。兩足兩肋難伸:飛虎。狂言盜汗:間使。心胸病:少府。

上星

上星

  • 1.《針灸大成》:「頭頂痛,名曰正頭風:上星百會腦空湧泉合谷。

合谷

合谷

  • 1.《針灸大成》:「頭頂痛,名曰正頭風:上星百會腦空湧泉合谷。

腦空

腦空

  • 1.《針灸大成》:「頭頂痛,名曰正頭風:上星百會腦空湧泉合谷。

曲差

曲差

  • 1.《金針秘傳》:「1.曲差:二穴在神庭傍一寸五分,入髮際,足太陽脈氣所發。治心中煩滿汗不出,頭頂痛,身體煩熱,目視不明。針入二分,可灸三壯。

神庭

神庭

  • 1.《金針秘傳》:「1.曲差:二穴在神庭傍一寸五分,入髮際,足太陽脈氣所發。治心中煩滿汗不出,頭頂痛,身體煩熱,目視不明。針入二分,可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