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 Gui Zhu Gan Tang

經方「苓桂朮甘湯證」的組成、症狀及應用時機

- 最後更新:2021-09-16

苓桂朮甘湯證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太陽心陽不足證

苓桂朮甘湯之組成

苓桂朮甘湯之組成是: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朮(二兩)、甘草(二兩,炙)

將這四味中藥煎煮,去除藥渣後,分三次服用,這是相當簡單且單純的方劑。

茯苓補益心脾且利水,桂枝通陽化氣,白朮健脾燥濕,炙甘草健脾益氣,調和諸藥。所謂「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此方可以說是歷代中藥方劑中「溫陽健脾,利水化飲」之經典方之一。主治中陽虛弱,水飲內停而出現的各種症狀。

苓桂朮甘湯證之《傷寒論》原文及症狀辨別

苓桂朮甘湯的運用時機,主要出自於以下《傷寒論》條文: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沈緊,發汗則動輕,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甘草湯主之

當一個人得到外感傷寒之後,依照傷寒論的治法運用麻黃湯類方或桂枝湯類方,流汗之後得以治癒。而今因為運用吐下的方法或其他原因,導致脾陽虛弱,造成水飲內停,會出現一系列症狀。

苓桂朮甘湯證,主要應用於太陽病變證或太陰病
苓桂朮甘湯證,主要應用於太陽病變證或太陰病

脾陽運化失職,水氣停留在體內成為一種「飲邪」,水氣變化多端,如果水氣上逆會侵犯胸陽,造成心下逆滿,氣上衝胸。因此苓桂朮甘湯證,又稱為「太陽心陽不足證」。如果上到頭頂,原本清陽之氣受到蒙蔽,就會出現暈眩。

這裡提到會有脈沈緊,同時身體會有振顫動搖的現象。然而,這裡在歷代醫家中產生不少爭議,因為太陽病不應該會有脈沈緊現象,而脈沈緊出現嚴重暈眩導致身體振顫動搖,應該是屬於「少陰病」的「真武湯證」,所以在治療暈眩病時,必須要參考「真武湯證」的用法。

一般而言,苓桂朮甘湯主要治療因為體內脾陽不足,水氣運化不良停在中焦(橫膈膜以下、肚臍以上),造成胸部胃部不舒服的症狀,例如:心悸、胸悶、胃脘不適...等等。所以也有經方學者認為這是屬於太陰病的範疇,或屬於雜病範疇。

由此方劑所演變出來的方劑,如:苓桂芥甘湯(茯苓、桂枝、甘草、白芥子)、茯苓甘草湯(苓、桂、甘草、生薑)、五苓散、苓桂甘棗湯、苓桂茜紅湯(苓桂朮甘湯+紅花、茜草)、苓桂杏苡湯(苓、桂、杏仁、苡仁)都值得深入研究。

張仲景於傷寒論中運用本方時機

  1.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12.20]
  2. 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方見上)腎氣丸亦主之(方見腳氣中)。[12.24]

現代中醫運用苓桂朮甘湯之疾病

苓桂朮甘湯以其溫陽健脾、利水化飲的強大功效,在古今廣泛被醫家運用,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現代應用如下:

  1. 心血管疾病:運用於治療「心力衰竭」、當代經方大師劉渡舟教授認為此方很適合用來治療水氣上衝所造成的「心臟病」,例如: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包積液、肺心病心臟衰竭效果良好。合真武湯可治療老人心力衰竭
  2. 消化、呼吸系統疾病:現代醫家運用苓桂朮甘湯加減治療胃滯留、改善腹部膨脹、噯氣、胸悶氣短、頭昏目眩、背部寒涼...等症狀。劉渡舟教授運用此方加減,治療「急性支氣管炎」取得一定比例療效。
  3.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現代醫家運用此方加味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症」,有一定比例完全緩解(臨床症狀與體徵消失,浮腫全部消退,尿常規正常,尿蛋白定性為陰性或尿蛋自<0.2g/24h,血清膽固醇及血漿蛋白、腎功能正常。
  4. 兒科疾病:現代醫家運用此方加味治療百日咳重症兒童,總有效率為98.8%。治療嬰幼兒腹瀉48例,均獲痊癒。
  5. 五官科疾病:此方最常被運用來治療「暈眩」,現代稱為梅尼爾氏綜合症、頸性眩暈症,效果極佳。有醫家運用此方治療眼睛疾病(例如:病毒性角膜炎、視網膜病變)效果不錯。
  6. 其他疾病:有醫家運用此方治療「妊娠羊水過多」,臨床症狀均消失。更有醫家認為「銀屑病」是脾不健運、痰飲阻滯所造成,運用此方治療10例,結果痊癒8例。與西藥配合治療肝硬化腹水

現代統計發現,本湯證男女均可發生,以男性、39-40歲患者居多,多為慢性病。病因主要為外邪引發宿疾、勞倦太過、飲食不節所造成。最常出現的症狀是:眩暈、食慾不佳、慢性疲勞、胸悶、肋痛、噁心、心悸、咳嗽、舌質淡、舌體胖、苔白膩或白滑、脈弦、滑、濡。

現代實驗室研究

實驗室動物實驗結果發現表明,苓桂朮甘湯能延長缺氧條件下小鼠的存活時間,緩解異丙腎上腺素所導致大鼠心肌缺血,針對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對家兔實驗性心衰的心力恢復有促進作用,說明該方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正性肌力作用,為臨床治療冠心病伴心功能減退提供了依據。

造成苓桂朮甘湯證的1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苓桂朮甘湯證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白膩舌體虛浮胖大,或邊有齒痕

脈相

弦脈滑脈濡脈

苓桂朮甘湯證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噁心反胃心悸咳嗽暈眩食慾不振經常疲勞想睡胸悶脹胃腸脹氣口乾口渴腹瀉幼兒腹瀉肋間神經疼痛胸悶胸痛腎炎心包炎牛皮癬百日咳心臟病梅尼爾氏病角膜炎

苓桂朮甘湯證的相關證型


改善苓桂朮甘湯證的常用方劑


改善苓桂朮甘湯證的常用穴道


苓桂朮甘湯證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苓桂朮甘湯證起因於脾經虛證相關的經絡型態,常見於「鐵三角」經絡與「倒鐵三角」經絡型態之變化型,由於此種型態相當常見,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各種變化型,因此屬於相當常用的方證,參考幾種經絡型態如下:

載入中...

苓桂朮甘湯證的相關典籍


本文參考之現代書籍

  • 熊曼琪主編,中醫藥學高級叢書《傷寒論》,人民衛生出版社
  • 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歷代註解原文

  • 《註解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成無己:吐下後,里虛,氣上逆者,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表虛陽不足,起則頭眩。脈浮緊,為邪在表,當發汗;脈沈緊,為邪在里,則不可發汗,發汗則外動經絡,損傷陽氣,陽氣外虛,則不能止持諸脈,身為振振搖也,與此湯以和經益陽。
  • 《傷寒貫珠集·太陽篇上》尤在涇:此傷寒邪解而飲發之證,飲停於中則滿,逆於上則氣上衝胸而頭眩,入於經則身振振而動搖。(金匱〉:隔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瘡堅。又雲: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又雲:其人振振身眠劇,必有伏飲是也。發汗則動經者,無邪可發,而反動其經氣,故與茯苓、白朮以蠲飲氣;桂枝、甘草以生陽氣,所謂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是也。
  • 《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篇》傷寒若發過汗,則有心下悸,叉手自冒心,躋下悸,欲作奔豚等證。今誤吐下,則胸虛邪陷,故心下逆滿,氣上衝胸也。若脈浮緊,表仍不解,無汗當用麻黃湯.有汗當用桂枝湯,一汗而胸滿氣衝可平矣。今脈沈緊,是其人必素有寒飲相挾而成,若不頭眩,以瓜蒂散吐之,亦自可除。今乃起則頭眩,是又為胸中陽氣巳虛,不惟不可吐,亦不可汗也,如但以脈之沈緊為實,不顧頭眩之虛,一身失其所倚,故必振振而動搖也。主之以苓桂朮甘湯者,滌飲與扶陽並施,調衛與和營共治也。
  • 《傷寒溯源集·太陽中篇》錢天來:傷寒本當以麻黃湯發汗,若吐下之,則治之為逆。心下者,胃院之間也。逆滿,氣逆中滿也。脈沈緊,沈為在里,緊則為寒,蓋陰寒在里也。動經,經脈眠動也。身為振振搖,即上篇(指82條)振振欲僻地之漸也。言傷寒不以汗解,而妄吐下之,致胃中陽氣敗損、寒邪陷入而逆滿,陰氣上衝而頭眩也。陰寒在里,故脈見沈緊也。陽氣已為吐下所虛,若更妄發其汗,必至亡陽而致經脈動惕,身不能自持而振振動搖矣。與上篇(指82條)心下悸,頭眩,身眶動而振振欲僻地者,兒稀矣。
  • 《傷寒論述義·飲邪搏聚》丹波元堅:此條止"脈沈緊",即此湯所主,是若吐若下,胃虛飲動致之,倘更發汗,傷其表陽,則變為動經,而身振振搖,是與身眠動,振振欲僻地(指82條)相同,即真武湯所主也。蓋當為兩截看,稍與倒裝法類似。
  • 《註解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成尤己:陽不足者,補之以甘,茯苓、白朮生津液而益陽也。里氣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陽散氣。
  • 《醫宗金鑒》:身為振振搖者,即戰振身搖也。身振振欲僻地者,即戰振欲倒於地也。二者皆為陽虛,失其所恃,一用此湯,一用真武者,蓋真武救青龍之誤汗,其邪已入少陰,故主以附子,佐以生薑苓朮,是壯里陽以制水也;此湯救麻黃之誤汗.其邪尚在太陽,故主以桂枝,佐以甘草、苓、朮,是扶陽以滌飲也。至於真武湯用芍藥者,里寒陰盛,陽衰無依,於大溫大散之中,若不佐以酸斂之品。恐陰極格陽,必速其飛越也;此湯不用芍藥者,里寒飲盛,若佐以酸斂之品,恐飲得酸,反凝滯不散也。
  • 《傷寒貫珠集·太陽篇上》尤在涇:茯苓、白朮,以蠲飲氣;桂枝、甘草,以生陽氣,所謂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 《絳雪園古方選注·和劑》王晉三:此太陽、太陰方也,膀胱氣鈍則水蓄,脾氣不行津液則水聚。白朮、甘草和脾以運津液、獲苓、桂枝利膀胱以布氣化,崇土之法,非但治寒水上逆,並治飲邪留結,頭身振搖。
  • 《漢方簡義·太陽中篇》王邈達:用淡滲之茯苓為君,先通降其依附之水飲;辛溫之桂枝以補助其被殘之陽氣;更用氣溫味甘兼苦辛之白朮,甘能補中,苦能降逆,辛能散寒,以扶正祛邪。甘平之甘草,更固守其中,因此四味,皆辛甘溫平之陽藥,責於滲洩中,已寓長陽消陰之功用矣。豈僅為吐下後顧及中焦而巳哉?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