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 Ling San Syndrome

經方「五苓散證」的組成、症狀及應用時機!

- 最後更新:2021-09-26

五苓散證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太陽蓄水證水逆證

五苓散之組成

五苓散之組成是: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

以這五味藥,搗成散,用米湯服用,一天服三次。多喝溫水,汗出之後就痊癒。

此方目的在化氣行水,兼以解除表證。方中豬苓、澤瀉、滲濕利水。茯苓、白朮,健脾利水。桂枝通陽化氣,兼以解表。茯苓、白朮、澤瀉得桂枝之通導,則利水之效顯,桂枝得茯苓、白朮、澤瀉之滲利,則化氣之功速。用米湯服用,以及多喝溫水,可助藥力,發汗驅邪,所以發汗之後就會痊癒。

五苓散證之《傷寒論》主要原文及症狀辨別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2)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71)。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傷寒論中治療太陽病,不論是「桂枝湯證」或「麻黃湯證」都使用汗法,服用中藥之後以全身微汗為佳。然而,流汗出後會出現的兩種情況:

  1. 隨大汗出,表病雖不復存在,然則汗多傷害體內津液,而胃為水谷之海,主津液所生病。所以發汗後胃中津液不足,所以會有燥熱之氣上擾心神,因此睡眠狀況不佳。這就是所謂的「胃不和,則臥不安」。胃中虛燥,只要少量頻頻繁喝水,滋其乾燥就可以康復。此時千萬不要因為口渴,大量喝水而無所節制,反而造成水飲停留在體內。
  2. 大汗出後,如果仍見脈浮、微微發熱,代表表證未除,依然有太陽病。而太陽膀胱經有病,會造成膀胱氣血運化失職,所以小便不利,口渴等,因此古人又稱之為「蓄水證」。既然蓄水,喝水則吐水,稱之為「水逆」,也是五苓散典型症狀。
j
五苓散證,主要應用於太陽病範疇

張仲景於傷寒論中運用本方時機

  1. 本方主治霍亂(即上吐下瀉之證候),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386條。
  2. 本方治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見《金匱要略》
  3. 本方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黃,見《金匱要略》

現代中醫運用五苓散之疾病

五苓散是千古名方,在中醫臨床運用極廣,療效驚人,是中醫治療運用中非常熱門的方劑,近代常用於以下疾病:

  1. 頭痛、眩暈:頭痛及眩暈是現代醫學相當難治之疾病,而中醫學者運用此方治療偏頭痛及頑固性頭痛,療效相當好。曾有學者運用本方加味治療梅尼爾氏病60例,結果60例症狀全部消失。
  2. 心血管疾病:有學者運用本方治療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30例,顯效71.4%,有效率92.9%,優於西藥對照組。
  3. 消化系病:本方適合治療因為水氣內停所造成的「腹瀉」常能獲得良好效果。學者運用本方加減治療流行性腹瀉112例,結果全部治癒,療程0.5-5天。治療腹瀉引起脫水症347例,比對西藥治療發現,五苓散組治癒率最高。此外還有學者運用本方加味治療慢性胄炎,均取得良效。
  4. 呼吸系病:學者運用本方與西藥同用,治療滲出性胸膜炎,胸水迅速消失,病程平均縮短7天,且能避免因抽胸水而丟失蛋白質。更有學者治療喘咳、各種胸腔積液,效果非常好。
  5. 泌尿生殖系病:本方本來就治療膀胱疾病,更能廣泛地應用於泌尿系病證,只要辨證準確,多可妙手回春。諸多案例如:急性腎炎水腫、特發性水腫5、腎盂腎炎、早期腎功能不全、化療性腎衰竭、腎積水、尿滯留、淋病合併睪丸炎、遺尿、膀胱癌...等等。
  6. 皮膚、五官科病證:有學者運用本方加味治療頑固性蕁麻疹、斑禿、多形性紅斑等皮膚病,取效皆滿意。對於改善自汗和盜汗,效果良好。近幾年,有學者將五苓散用於五官科取得成功的報告越來越多。例如: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炎、青光眼、中耳炎、過敏性鼻炎...等等。
  7. 婦科、兒科病證:近代學者以本方加味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總有效率98%。治療羊水過多50例,總有效率96%。治療3例卵巢襄腫,療效滿意。治療乳腺小葉增生症,予本方加味,30劑痊癒。此外治療月經期腹瀉、水腫、胎水腫滿、妊娠小便不通、脾虛、白帶等、幼兒腹瀉與嘔吐、小兒流行性腮腺炎...等等效果良好。

現代實驗室對桂枝湯之研究

  1. 利尿作用:動物實驗觀察發現,五苓散組作用緩,維待時間長,平均排尿量大於現代利尿藥物,五苓散組未發現不良反應及副作用。
  2. 降壓作用:五苓散對大鼠實驗性急性高血壓影響的實驗觀察,發現五苓散有明顯降壓作用,作用溫和,維持時間較長,無不良反應及副作用。
  3. 肝臟乙醇代謝的影響: 五苓散和茵陳五苓散對小鼠肝臟乙醇代謝的影響,結果顯示五苓散和茵陳五苓散能改善乙醇的氧化所引起的肝細胞的損害。

造成五苓散證的3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五苓散證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白膩

脈相

浮脈

五苓散證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嘔吐下腹脹氣腹瀉全身性水腫下肢水腫發熱(發燒)排尿困難口乾口渴心悸暈眩喝水之後吐水氣喘咳嗽白帶噁心反胃頻尿食慾不振無尿及少尿頭痛中背部疼痛心臟病胸膜炎腎炎腎盂腎炎原發性高血壓汗皰疹尿道炎腮腺炎青光眼蕁麻疹慢性鼻炎

五苓散證的相關證型


改善五苓散證的常用方劑


改善五苓散證的常用穴道


五苓散證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近代發現,五苓散四季皆可發病,然而夏季多,冬季少,運用經絡檢測可以印證這個現象,原因在於整個春夏膀胱經都處於虛證狀態,因此容易出現五苓散證。

因此,雲端中醫常提到的「鐵三角經絡型態」,可謂五苓散證的基本模型,這也足以解釋為什麼有些會員,曾經單純運用五苓散證可以解除鐵三角經絡型態。

然而,面對秋冬季節的「倒鐵三角經絡型態」時,五苓散依然具備一定的改善效果,可見這是治療任何水氣病的基本方劑。

載入中...

五苓散證的相關典籍


本文參考之現代書籍

  • 熊曼琪主編,中醫藥學高級叢書《傷寒論》,人民衛生出版社
  • 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傷寒論原文

  •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73)。
  •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灌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141)。(一云與三物小白散。)(此處可查看章太炎之醫論)
  •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156)。
  •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244)。
  •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12.71]。
  • 男子消渴,小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方見腳氣中)。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方見上)[13.6]。
  •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13.7]

歷代註解原文

  • 《註解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成無己:發汗已解,胃中於,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胃氣得潤則愈。若脈浮者,表未解也。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里熱盛也。微熱消渴者,熱未成實,上焦燥也,與五芩散,生津液,和表裡。
  • 《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篇》:太陽病,發汗後,或大汗出,令人津液內竭,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當少少與之,以滋胃燥,令胃氣和,則可愈也。倘與之飲,胃仍不和,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則是太陽表邪未罷,膀胱里飲成也。經曰:膀胱者,津液之腑,氣化則能出矣。今邪熱熏灼,燥其現有之津,飲水不化,絕其未生之液,津液告匱求水自救,所以水入即消,渴而不止也。用五苓散,以其能外解表熱,內輸水腑,則氣化津生,熱渴止而小便利矣。
  • 《傷寒論辨證廣注·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中》汪芩友:太陽病用麻黃湯發其汗,汗因大出,則胃中津液乾,乾則煩躁不得眠,即(內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者是也。欲得飲水者,人身津液為水之類,汗大出而津液亡,內水耗竭,欲得外水以自救也,法宜少少與之,但令胃得水而不乾,斯氣潤而和,其病則愈。若發汗後,而脈尚浮者,表未盡解也。欲得飲水而小便不利,此是寒飲蕩滌胃中之熱,下流而入於膀胱,膀胱熱結,故不利也。微熱消渴者,其人外則微熱,而表不解,內又消渴而飲水多,是太陽之經與腑俱病也。與五苓散以和表裡,下水熱。愚按:此條論,當作兩截看,太陽病發汗云云,至胃氣和則愈,此系胃中乾,煩躁作渴,只須飲水以和胃氣,非五苓散證也。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此系水熱結於膀胱而渴,乃為五苓散證,前賢不察,皆一直看下,大失仲景之旨。愚又按:上云太陽病,乃合傷寒中風而言之也。中風不可誤發其汗,傷寒亦不可過發其汗,汗出太多,則胃中乾,勢所必至,成注混同作解甚妙,《條辨〉及(尚論篇)列入太陽中風條下,何其執也。
  • 《傷寒貫珠集·太陽篇上》尤在涇:傷寒之邪,有離太陽之經而入陽明之腑者,有離太陽之標,而入膀胱之本者。發汗後,汗出胃乾,煩躁飲水者,病去表入裡,為陽明腑熱證也。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病去標而入本,為膀胱腑熱證也。在陽明者,熱能消水,與水即所以和胃:在膀胱者,水與熱結,利水即所以去熱。多服暖水汗出者,以其脈浮而身有微熱,故以此兼散其表,昔人調五苓散為表裡雙解之劑,非以此耶。
  • 《傷寒明理論·卷四·傷寒明理藥方論》成無己:五苓之中,茯苓為主,故曰五芩散。茯苓味甘平,豬苓味甘平,甘雖甘也,終歸於淡,(內經〉曰:淡味滲洩為阻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滲洩,水飲內蓄,須當滲洩之,必以甘淡為主,是以茯苓為君,豬苓為臣,白術味甘溫,牌惡濕,水飲內蓄,則脾氣不治,益脾勝濕,必以甘為助,故以白術為佐。澤瀉味鹹寒,(內經〉口:鹹味下洩為陰,洩飲導尿,必以鹹為助,故以澤瀉為使。桂枝味辛熱,腎惡燥,水蓄不行,則腎氣燥,(內經〉口,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散濕潤燥,可以桂枝為使。多飲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水氣外洩,是以汗潤而解也。
  • 《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君澤瀉之鹹寒,鹹走水腑,寒勝熱邪;佐二芩之淡滲,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水熱並瀉也;用白術之燥濕,健脾助土,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枝之辛溫,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澤瀉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則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術借桂上升,通陽之效捷,則氣騰津化,渴自止也。若發熱不解,以桂易桂枝,服後多飲暖水,令汗出愈。是知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里,而猶解停水發熱之表也。
  • 《傷寒來蘇集·傷寒論附翼·太陽方總論》柯韻伯:……水者腎所司也,澤瀉味鹹入腎,而培水之本;豬苓色黑入腎,以利水之用;白術味甘歸脾,制水之逆流;獲苓色白入肺,清水之源委,而水氣順矣。然表裡之邪,諒不因水利而頓解,故必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使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達皮毛,漆漆汗出,表裡之煩熱兩除也。白飲和服,又啜稀粥之微義...…。
  • 《傷寒論辨證廣注·辨太陽病脈並治法中》汪苓友:原方只用桂,而成注又云桂枝,且云其味辛,能散濕潤燥,作兩可之論,其義何居。(內台方議〉云:桂與桂枝,可以兩用,若兼表邪者,用桂枝,若專利水飲者,卻用桂也,若然,則上方中當用桂枝無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