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淋疾」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淋疾是中醫古代病名,是指泌尿生殖系統的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狀為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口有分泌物,可伴有發熱、腰痛、下腹痛等。

淋疾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外感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人體,導致膀胱、尿道等處的氣血運行不暢,出現尿道炎、膀胱炎等症狀;二是由於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等,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濕熱內生,蘊結膀胱、尿道,出現淋疾。

淋疾的中醫證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尿頻、尿急、尿痛:是淋疾最主要的症狀。尿頻是指排尿次數增多,尿急是指尿意急迫,尿痛是指排尿時有疼痛感。
  • 尿道口有分泌物:淋疾患者的尿道口常有白色或黃色的分泌物。
  • 發熱、腰痛、下腹痛:淋疾患者可伴有發熱、腰痛、下腹痛等症狀。

淋疾的治療以清熱利濕、通淋散結為主。常用中藥有金錢草、蒲公英、車前草、益母草、大黃等。

淋疾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內褲。
  • 不吃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 避免過度勞累。
  • 保持心情舒暢。

淋疾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豬苓湯

  • 1.《皇漢醫學》:「《青州治驗錄》曰:「師曰:『前有若山某患淋疾者乞治,診得莖中有贅肉如紉,小便淋瀝如絲,疼痛甚,故如圖作具入尿道口,以取其贅肉。去畢,小便出如瀧,而後入青蛇或後衝紉(青蛇、後衝者為膏藥之名,青蛇紉、後衝紉者,塗膏藥於紉也),並以豬苓加將主治之,不日痊愈。』」

大建中湯

  • 1.《皇漢醫學》:「稻葉克禮著《腹證奇覽》本方條曰:「有瘀血著臍下,則小腹急痛不可忍,甚則手不可近者,本方之所主也。…此證探診臍下,指頭觸之,覺堅而急痛者,此方之正證也。余考此大血證,婦人多因經水不通,男子亦多血證者。其人或因腰痛久不止,或有淋疾、痔、脫肛等之患者,或發大建中湯證者,間亦有此證。

葛根湯

  • 1.《證治摘要》:「葛根湯,大黃牡丹皮湯,六物解毒湯,七寶丸,紫丸,黃連解毒加石膏湯,朱硼散(方見口舌門),解毒劑(香川),梅肉散,蜞針,伯州散,加味六物解毒物(方見淋疾門),元生膏

大黃牡丹皮湯

  • 1.《證治摘要》:「葛根湯,大黃牡丹皮湯,六物解毒湯,七寶丸,紫丸,黃連解毒加石膏湯,朱硼散(方見口舌門),解毒劑(香川),梅肉散,蜞針,伯州散,加味六物解毒物(方見淋疾門),元生膏

下瘀血湯

  • 1.《皇漢醫學》:「稻葉克禮著《腹證奇覽》本方條曰:「有瘀血著臍下,則小腹急痛不可忍,甚則手不可近者,本方之所主也。…此證探診臍下,指頭觸之,覺堅而急痛者,此方之正證也。余考此大血證,婦人多因經水不通,男子亦多血證者。其人或因腰痛久不止,或有淋疾、痔、脫肛等之患者,或發大建中湯證者,間亦有此證。

瓜蒂散

  • 1.《皇漢醫學》:「所謂淋疾,諸藥無效者,宜詳其證而吐之。

四君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