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胎氣不安」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胎氣不安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主要表現為孕婦情緒不穩、易怒、煩躁、失眠、多夢、食欲不振、腹痛、便溏等症狀。
胎氣不安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孕婦體質虛弱,氣血不足。
- 孕婦情緒不穩定,精神緊張。
- 孕婦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如驚嚇、受寒、受熱等。
- 孕婦飲食不當,如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
胎氣不安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 調理孕婦的飲食,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魚、蛋、奶、豆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 保持孕婦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 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中藥調理。
胎氣不安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流產、早產等嚴重後果。因此,孕婦在孕期一定要注意保養,避免情緒波動,保持良好的心情,以免發生胎氣不安。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四物湯
- 1.《張氏醫通》:「當歸散,治妊娠胎氣不安。」
- 2.《醫學傳心錄》:「胎氣不安胸膈脹,枳殼砂(仁)(紫)蘇即宣暢。孕婦心煩稱子煩,腹(皮)甘(草)梔(子)(黃)柏添為上。川芎(當)歸二味佛手散,臨產煎服可保生,若是難產生不下,草霜白芷一同行。薑炭善治產後熱,辛甘大能補心血,汗多方內減川芎,急服(人)參(黃)耆防風捷。」
- 3.《醫通祖方》:「治妊婦胎氣不安。」
- 4.《儒醫心鏡》:「胎氣不安胸膈脹,枳桔砂蘇即先暢。」
- 5.《一見能醫》:「胎氣不安胸腹脹,枳殼砂蘇能通暢;」
當歸散
- 1.《張氏醫通》:「當歸散,治妊娠胎氣不安。」
麥門冬湯
白朮散
人參湯
- 1.《喻選古方試驗》:「妊娠子煩,胎氣不安,煩不得臥,知母一兩,為末,棗肉和丸,彈子大,每服一丸,人參湯下。醫者不識此病,作虛煩治,反損胎氣。產科鄭宗文得此方於《本草拾遺》中,用之良驗。(楊歸厚《產乳集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