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仙授神效藥紙方中含有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方中可能因需針對血瘀證,如經閉、痛經、跌打損傷等,而加入紅花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阻情況。
- 溫經止痛: 紅花亦具溫經止痛之效,能緩解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若方中所治病症涉及寒凝血瘀,如寒性腹痛、肢體麻木等,則紅花可發揮溫經止痛的作用,改善症狀。
總之,仙授神效藥紙方中含有紅花,應是為活血化瘀、溫經止痛而設,根據具體病症和患者體質,才能更準確地判斷其作用。
仙授神效藥紙中包含乳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藥紙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和腫脹。
- 疏通經絡,促進癒合:乳香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傷口癒合,加速組織修復。藥紙中加入乳香,可以提升藥物穿透力,促進藥效發揮,更好地治療跌打損傷。
仙授神效藥紙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沒藥味苦、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藥紙主要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沒藥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 生肌止痛: 沒藥還具有生肌止痛的作用。藥紙中加入沒藥,可以幫助傷口癒合,減輕傷口疼痛,促進組織再生,達到更快的恢復效果。
因此,仙授神效藥紙中加入沒藥,充分利用其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特性,可以更好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仙授神效藥紙方劑中,使用「象皮」一詞,指的是一種藥材,而非真正的象皮。
此處的「象皮」指的是「海桐皮」,又名「山桐皮」、「桐皮」,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來源於海桐科植物海桐的樹皮。
海桐皮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病症。
「象皮」之名,可能源於海桐皮的外觀形狀類似象皮,故而得名。
主治功效
以下是以繁體中文撰寫關於中藥方劑「仙授神效藥紙」的主治功效分析:
仙授神效藥紙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外科方外奇方》所載,「仙授神效藥紙」主治「狗咬蟲蟊蛇傷,并跌打破皮,及一切爛膀疖。」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劑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方中以大量蘄艾煎汁為基底。蘄艾性溫,味苦、辛,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則能清熱解毒。配合紅花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及乳香、沒藥的散瘀定痛、行氣止痛之效,能夠有效緩解傷口紅腫熱痛等症狀。
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紅花、乳香、沒藥皆為活血化瘀之要藥。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乳香、沒藥則能散瘀定痛,消腫生肌。三藥合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有利於傷口癒合。
解毒殺蟲,防止感染:方中象皮具有利水消脹、解毒殺蟲的功效,有助於清除傷口毒素,預防感染。
收斂生肌,保護創面:方中加入牛皮膠,煎至膠化汁黏,塗抹於紅紙上。牛皮膠具有收斂、止血、生肌的作用,可以保護創面,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綜合分析
「仙授神效藥紙」集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解毒殺蟲、收斂生肌等多重功效於一體,對於狗咬蟲蟊蛇傷、跌打破皮及一切爛膀疖等外科疾患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作用機制主要通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清除毒素、抑制炎症反應、保護創面、促進組織修復等多方面來實現。 此方劑以蘄艾煎汁為基底,加強了清熱解毒的功效,更針對「狗咬蟲蟊蛇傷」這類具有毒性的傷口。
總而言之,「仙授神效藥紙」是一個配伍精良、療效顯著的外用方劑,體現了中醫外科辨證施治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端午蘄艾4-5斤,粒子紅花4兩,油乳香(去油)8兩(研細末),沒藥8兩(研細末),真象皮末4兩,牛皮膠2斤。
艾煎濃汁去滓,入紅花煎一炷香,再入乳香、沒藥煎一炷香,再入象皮煎一炷香,加入牛皮膠煎至膠化汁粘為度,用羊毫排筆蘸藥汁,搽刷大紅紙上,陰乾。
津唾潤軟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仙授神效藥紙,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組成:端午蕲艾4-5斤,粒子紅花4兩,油乳香(去油)8兩(研細末),沒藥8兩(研細末),真象皮末4兩,牛皮膠2斤。 主治:狗咬蟲蟊蛇傷,並跌打破皮,及一切爛膀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