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地柏散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地柏散主治熱毒壅盛、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玄參的清熱解毒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炎症,達到治療目的。
二、滋陰潤燥: 玄參能滋陰潤燥,養陰生津,可改善因熱毒引起的津液虧損、口渴咽燥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更能發揮潤肺止咳之效,使治療更加全面。
地柏散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透疹止癢:升麻性味辛涼,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之功。地柏散主治麻疹、風疹等外感熱病,升麻可助其清熱解毒,促進疹出,減輕瘙癢。
- 升陽舉陷,利濕止瀉:升麻亦能升陽舉陷,利濕止瀉。地柏散中,升麻可配合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等,共同起到益氣健脾,利濕止瀉的作用,避免疹出後脾胃虛弱,出現腹瀉等症狀。
地柏散中包含牛蒡子,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地柏散主治肺熱咳嗽、痰多黃稠、咽喉腫痛等症,牛蒡子可清肺熱、化痰止咳,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地骨皮、白茅根等相輔相成,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
其二,牛蒡子還具有利咽消腫的作用,可輔助治療咽喉腫痛,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如桔梗、薄荷等,共同緩解咽喉不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地柏散乃清熱解毒之方,其組成中包含犀角,其主要原因如下:
- 犀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胃經。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定驚解毒之功效,對於熱毒攻心、神昏譫語、吐血衄血等症有顯著療效。
- 犀角能解毒散瘀, 對熱毒所致之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症亦有治療作用。
然而,由於犀牛瀕臨絕種,現今已禁止使用犀角作為藥材。地柏散亦應以其他藥材代替,如水牛角、羚羊角等,以達到同樣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地柏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瘰癧經數年不癒。
古文出處: 《太平聖惠方》
分析內容:
《太平聖惠方》記載地柏散一方,主治“瘰癧經數年不瘥”,即經過多年仍未痊癒的瘰癧。原文指出“小便中當出如爛筋為效”,表明此方透過促進排泄,將體內病理產物排出,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劑組成包含玄參、升麻、牛蒡子、犀角四味中藥,並加入麝香調和。
- 玄參: 滋陰降火、潤燥生津。瘰癧多與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有關,玄參滋陰降火,可制約虛火。
- 升麻: 解表退熱、疏風止痛。可能有助於緩解瘰癧的局部紅腫熱痛等症狀。
- 牛蒡子: 疏散風熱、利咽消腫。瘰癧常伴有淋巴結腫大,牛蒡子疏散風熱,有助於消散腫塊。
- 犀角: 涼血解毒、瀉火定驚。犀角為清熱解毒要藥,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對於瘰癧日久不癒,毒邪深伏者尤為重要。
此方以犀角為主,配伍玄參滋陰降火,升麻、牛蒡子疏散風熱,並加入麝香通經活絡,增強藥效。諸藥合用,旨在清熱解毒,滋陰降火,軟堅散結,從而達到治療瘰癧的效果。方中特別提到“小便中當出如爛筋為效”,提示本方可能有較強的排毒作用,通過排尿將體內病理產物排出。
總結:
地柏散主要通過清熱解毒、滋陰降火、軟堅散結的功效,治療經久不癒的瘰癧。其治療原理可能與清除體內熱毒,改善局部氣血循環,促進病理產物排出有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地柏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六。 組成:地柏半兩(炙令黃色),玄參3分,川升麻1兩,牛蒡子1兩(微炒),犀角屑1兩。 主治:瘰癧經數年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