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導痰開關散」方劑中包含「豬牙皁」,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化痰開竅: 豬牙皁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化痰開竅的功效。對於痰熱壅肺,導致呼吸道阻塞、痰液難以咳出的症狀,豬牙皁能有效清除熱毒,使痰液易於排出。
2. 疏風解表,散寒止痛: 豬牙皁亦具疏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外襲,導致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豬牙皁能驅散風寒,解除表邪,緩解疼痛。
因此,豬牙皁在「導痰開關散」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化痰開竅、疏風解表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痰熱壅肺、風寒外襲等病症。
導痰開關散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功效:
- 化痰止咳: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其能疏散肺氣,消解痰液,對於風寒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 熄風止痙:白僵蠶亦具有一定熄風止痙的作用。對於因痰濁阻滯經絡而導致的痙攣抽搐等症狀,白僵蠶能通過化痰開竅,達到熄風止痙的效果。
因此,導痰開關散中加入白僵蠶,有助於化解痰濁,疏通經絡,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熄風止痙等功效。
導痰開關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收斂: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解毒收斂之效。方劑中加入白礬,可解毒化痰,收斂止瀉,有助於治療痰熱咳嗽、嘔吐腹瀉等病症。
2. 燥濕化痰: 白礬具燥濕之性,能化解濕痰,有助於清除肺氣鬱積,改善呼吸道功能,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化痰止咳的功效。
白礬用量需謹慎,不可過量使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或其他副作用。
導痰開關散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消腫,通經活絡: 川牛膝性溫,入肝腎經,具有利水消腫、通經活絡的功效。導痰開關散旨在治療痰濁阻滯,氣機不暢,而川牛膝可利水消腫,促進體內水液代謝,並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化痰通竅,使痰液排出體外。
- 引藥下行,通利水道: 川牛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能引導藥力向下,達到治療下焦病症的效果。導痰開關散主要針對肺部疾病,而川牛膝可引藥下行,通利水道,使藥力直達肺部,更有效地治療痰濁阻滯之症。
主治功效
導痰開關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古文記載,導痰開關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兩種病症:
- 喉症風痰: 喉部疾患,且伴有風痰症狀。具體表現可能包括喉部腫痛、聲音嘶啞、咳嗽痰多等。
- 中風痰升: 中風病症,且伴有痰濁上湧的症狀。患者可能出現頭暈、昏迷、口眼歪斜、言語不清、肢體麻木等症狀,且伴有痰多、呼吸不暢等。
治療原理
導痰開關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 祛風化痰: 方中以豬牙皂為主藥,其性辛、溫,具有較強的化痰、止咳、平喘功效,能夠祛除壅阻於喉部及上焦的風痰。輔以白僵蠶,其性辛、鹹、平,能解毒、消腫,且能祛風,與豬牙皂合用,可增強祛風化痰之力。
- 利竅開關: 針對牙關緊閉、痰涎上湧等症狀,方中選用土牛膝根汁曬粉,即古文中的「杜牛膝根汁末」,其性苦、酸、平,具有活血通經、利尿消腫的功效。與豬牙皂、白僵蠶合用,可以疏通經絡,利竅開關,使痰涎易於排出。
- 燥濕化痰: 方中加入枯礬,即古文中的「白礒」,具有利尿、消毒、去濕的功效,能燥濕化痰,增強方劑的祛痰效果。
綜合分析
導痰開關散以祛風化痰為主,兼以利竅開關、燥濕化痰。其組方精簡,藥效峻猛,主要針對風痰上壅所致的喉症及中風痰升等急症。通過祛除風痰,疏通經絡,恢復氣機升降,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總之,導痰開關散是一首祛風化痰的急救方劑,對於風痰壅盛所致的喉症及中風痰升等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牙皂1兩(去皮弦,炙),僵蠶5錢,白礬5錢,杜牛膝根汁1兩(五六月間取根葉打汁,曬乾,研末,用瓶固藏)。
上為細末。
如遇喉證,連吹數管,吐出稠痰,重者吹數次;若中風痰升,調服2錢許,令吐痰涎,然後續進它藥;醋調可敷外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適用於喉症風痰、中風痰升等症。但本方有辛溫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導痰開關散, 出處:《治療匯要》卷下。 組成:牙皂1兩(去皮弦,炙),僵蠶5錢,白礬5錢,杜牛膝根汁1兩(5-6月間取根葉打汁,曬乾,研末,用瓶固藏)。 主治:喉症風痰,中風痰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