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生丸的組成中包含烏頭,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 溫陽散寒,通經止痛: 烏頭性熱,味辛,入心、肺、腎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凝滯,經脈不通所致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烏頭可起到溫通經絡、驅散寒邪的作用。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五生丸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熟地黃等,多具有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的功效。烏頭的溫陽散寒作用,可與這些藥材相輔相成,增強療效,達到溫陽散寒、活血通絡、止痛消腫的目的。
五生丸方劑中含有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痙的功效。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的功效。
在五生丸中,天南星與其他藥物配伍,主要用於治療因風寒痰濁阻滯經絡,導致的小兒驚風、抽搐、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等症狀。天南星可燥濕化痰,祛風止痙,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五生丸方劑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止痛: 五靈脂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五生丸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五靈脂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祛風濕: 五靈脂亦具祛風濕之效,可通經絡、散寒濕,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五生丸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五靈脂的祛風濕作用可增強方劑的療效。
五生丸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五生丸作為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的方劑,以沒藥活血化瘀,促進血行,消散瘀血,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 生肌斂瘡: 沒藥還具有生肌斂瘡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五生丸在治療跌打損傷的同時,也能幫助傷口癒合,加速康復。
主治功效
五生丸:傳統中醫方劑,調理風寒濕熱,緩解疼痛
中藥方劑「五生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具有散風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消腫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毒、乾濕腳氣、渾身一切風痛等疾病。
五生丸組成
五生丸由以下四味中藥材組成:
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五靈脂:味苦、辛,性溫,主入肝、脾、腎經,功能功效包含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等。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五生丸功效
五生丸具有以下功效:
散風寒: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等症狀。
活血化瘀:五靈脂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之效,常被用於治療瘀血阻滯諸痛證,如胸、脅、脘、腹刺痛、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及骨折腫痛等。
祛風除濕:天南星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等疾病。
止痛消腫:烏頭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沒藥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常與乳香相須為用,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外科癰疽腫痛、瘡瘍潰後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滯心腹諸痛。
五生丸適應症
五生丸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風毒:由風邪引起的毒火,主要表現為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等。
乾濕腳氣:即現在的腳氣病,是由於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
渾身一切風痛:指由於風寒、風熱等引起的全身疼痛。
及服諸藥不得效者:即使服用了各種藥物仍不見效的疾病。
總結
中藥方劑「五生丸」,具有散風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消腫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毒、乾濕腳氣、渾身一切風痛等疾病。其組成包括烏頭、天南星、五靈脂、沒藥等中藥材。五生丸在臨牀上具有良好的療效,但由於含有有毒藥物烏頭,因此在服用時應嚴格按照醫囑,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生薑汁浸一宿,焙乾) 1兩,半夏(湯洗7次) 1兩,附子(炮,去皮臍) 1兩,白附子1兩,天麻1兩,白礬(枯)1兩,朱砂2錢(別研為衣)。
消風化痰。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煮面糊為九,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每服3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五生丸有毒,不可過量服用。
- 五生丸不宜長期服用。
- 五生丸不宜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生丸, 出處:《準繩·類方》卷五。 組成:川烏頭半兩,附子半兩(各生用,去皮臍),天南星半兩(生),半夏半兩(生),乾生薑半兩。 主治:風癇。
五生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二。 組成:川烏、草烏、南星、五靈脂、沒藥各等分(生用)。 主治:風毒,乾濕腳氣,渾身一切風痛,及服諸藥不得效者。
五生丸, 出處:《玉機微義》卷四十一引李仲南方。 組成:南星1兩,半夏1兩,川烏1兩,白附子1兩,大豆(去皮)1兩。 主治:風癇有痰,陰脈弦細緩者。
五生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五。 組成:乾薑1兩(不炮),烏頭1兩(生,去皮臍),半夏1兩(生用),附子1兩(生,去皮臍),大豆末(生用)。 主治:癇疾。
五生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一引《衛生家寶》。 組成:金毛狗脊1兩(去毛),川烏1兩,防風1兩(去蘆),川萆薢1兩,蓬莪朮1兩(日曬乾)。 主治:腳氣,及風氣攻四肢。
五生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天南星(生薑汁浸1宿,焙乾)1兩,半夏(湯洗7次)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白附子1兩,天麻1兩,白礬(枯)1兩,朱砂2錢(别研爲衣)。 主治:消風化痰。主治:頭目旋運,嘔吐涎沫。風痰,頭旋臂痛,嘔吐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