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手把丸

SHEN XIAO SHOU B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熱 (1.4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21%
胃經 14%
肺經 14%
心經 11%
腎經 9%
大腸經 2%
心包經 2%
肝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神效手把丸」的組成中包含虎骨是因為虎骨具有活血化瘀、強健筋骨的作用。虎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由血瘀引起的症狀,如經絡阻滯和關節疼痛。其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幫助方劑改善筋骨疾病及疼痛。虎骨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效果,使其對於筋骨類問題的療效更為顯著。

中藥方劑「神效手把丸」的組成中包含砒霜是因為砒霜具有強效的解毒作用。砒霜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並且對於一些由毒素引起的病症有顯著效果。其主要作用是解毒,幫助方劑改善毒素相關症狀。砒霜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在處理毒素引起的問題上效果更加明顯。

神效手把丸中加入常山,主要基於其寒性解毒的功效。

常山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截瘧止痢之效。該藥物常用於治療瘧疾、痢疾、濕熱黃疸等症,其寒性可抑制熱邪,解毒功效可清除病邪。

神效手把丸的組成,多數用於治療熱性疾病,而常山的加入,不僅可助藥力清熱解毒,更能起到寒熱相濟的作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劑「神效手把丸」的組成中包含硃砂是因為硃砂具有安神鎮靜的作用。硃砂能夠有效緩解焦慮和失眠,對於改善情緒和安定神經系統有良好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是安神鎮靜,幫助方劑穩定情緒和促進睡眠。硃砂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在安神方面效果更加明顯。

「神效手把丸」中包含「乳香」,主要因為乳香具有以下特性:

  1. 活血化瘀:乳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對於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消腫止痛:乳香能消腫止痛,對於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因此,乳香在「神效手把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改善跌打損傷、瘀腫疼痛、關節疼痛等症狀,達到止痛消腫、活血化瘀的效果。

神效手把丸含有麝香,乃因其具有通竅開竅、活血化瘀之效。麝香氣味辛香濃烈,性溫,入心、脾、肝經,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故可用於治療中風昏迷、跌打損傷、心臟病等症。

此外,麝香還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故亦可用於治療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疼痛。然而,麝香屬峻猛藥,需慎用,不可隨意服用,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神效手把丸」方劑中加入白芥子,主要考量其辛溫發散、止痛消腫的功效。

白芥子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其辛溫之性,可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手部寒痺、麻木、疼痛等症狀。此外,白芥子還有消腫止痛之效,對於手部腫脹、瘀血等症狀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因此,在「神效手把丸」中加入白芥子,可發揮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手部寒痺、麻木、疼痛等病症。

中藥方劑「神效手把丸」的組成中包含蜈蚣是因為蜈蚣具有散結止痛的作用。蜈蚣能夠有效解決由經絡不通或痰濕引起的疼痛,並且對於某些由積聚造成的症狀有改善效果。其主要作用是散結止痛,幫助方劑緩解由結聚和疼痛引起的問題。蜈蚣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效果,使其在處理疼痛和結聚方面更為顯著。

「神效手把丸」方劑中使用阿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阿魏性溫,味辛,具有行氣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手足痺痛、麻木不仁等症狀,阿魏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祛風除濕:阿魏亦具有祛風除濕的作用。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阿魏能驅散風寒濕邪,改善症狀。

因此,神效手把丸中使用阿魏,能有效改善手足痺痛、麻木等症狀,且兼具祛風除濕之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效手把丸」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神效手把丸」主要用於治療鬼瘧。鬼瘧的症狀表現為:

  • 瘧疾發作無定時,或一日多次寒熱交替。
  • 或兩日發作一次。
  • 患者心神恍惚,喜怒無常。
  • 發冷時顫抖不止,發熱時燥熱口渴。
  • 病情反覆,時好時壞,遷延日久。

治療原理

「神效手把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辟邪驅鬼: 方中多味藥物具有辟邪驅鬼的功效。例如:

    • 猢猻頭骨、虎頭骨、貓兒頭骨:在古代被認為具有驅邪避祟的作用,可能與其猛獸的形象有關。
    • 硃砂:除了鎮靜安神,也被認為可以辟邪。
    • 麝香:芳香辟穢,能開竅醒神。
    • 阿魏、安息香:氣味強烈,亦有辟穢之效。
  2. 截瘧止瘧: 方中多味藥物具有直接或間接截瘧的作用。

    • 常山:為截瘧要藥,能燥濕祛痰,截瘧。
    • 砒霜:有毒,但少量使用可以截瘧。
    • 蜈蚣:有通經絡、破結聚之效,可輔助截瘧。
    • 白芥子:溫肺化痰,有助於祛除瘧疾的痰濕病理因素。
  3. 活血化瘀: 瘧疾日久,常伴有氣血瘀滯,方中多味藥物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 虎骨、乳香:皆能活血散瘀,通絡止痛。
    • 阿魏:行氣活血,有利於氣血運行,改善瘧疾的瘀滯狀態。
  4. 扶正祛邪: 方中藥物綜合作用,在祛除邪氣的同時,也能扶助正氣。例如:

    • 乳香、麝香:除了活血化瘀,還能行氣通竅,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

使用方法

古文記載了兩種使用方法:

  1. 佩戴嗅聞法:將藥丸用絳色絲綢包裹,男左女右繫於臂上。發作時,解下藥丸,用手握住 (男左女右),並時時湊近鼻子嗅聞,據說四五次後可見效。
  2. 口服法:在發作前,用溫酒送服三丸,以產生吐瀉為度。

總結

「神效手把丸」是一個針對鬼瘧的複合方劑,其治療原理涵蓋了辟邪驅鬼、截瘧止瘧、活血化瘀和扶正祛邪等多個方面。方中藥物相互配合,力求達到驅除邪氣、恢復正氣、截斷瘧疾發作的目的。使用方法上,既有佩戴嗅聞的外治法,也有口服的內治法,體現了中醫治療的多樣性。

傳統服藥法


猢猻頭骨半兩,虎頭骨半兩,貓兒頭骨半兩,砒霜1分(細研),恆山1兩(銼),朱砂1分(細研),乳香3分(細研),麝香1分(細研),白芥子1分,蜈蚣1枚,阿魏1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莢子大。
以緋絹裹1丸,男左女右,臂上系之。發時解下,男左女右,以手把之,時時就鼻嗅之。4-5度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神效手把丸有毒,不可過量服用。
  2.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3. 服用神效手把丸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容易生氣瘧疾一足或雙足震顫動搖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手把丸, 出處:《聖惠》卷五十二。 組成:猢狲頭骨半兩,虎頭骨半兩,貓兒頭骨半兩,砒霜1分(細研),恆山1兩(銼),朱砂1分(細研),乳香3分(細研),麝香1分(細研),白芥子1分,蜈蚣1枚,阿魏1分。 主治:鬼瘧。瘧疾發作無時節,或一日三兩度寒熱,或兩日一度發動,心神恍惚,喜怒無恆,寒則顫掉不休,熱則燥渴不止。或癒而復作,或減而更增,經久不痊,連綿歲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