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燥濕痰星夏丸
ZAO SHI TAN XING XI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50)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22%
肝經 11%
腎經 11%
膀胱經 11%
胃經 11%
肺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燥濕痰星夏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燥濕化痰: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之效。夏日濕熱,易生痰濕,天南星可有效化解濕濁痰飲,改善呼吸道症狀。
- 清熱解毒: 天南星兼具清熱解毒之功,可輔助清熱瀉火,抵禦外邪入侵,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總之,天南星在燥濕痰星夏丸中,發揮了燥濕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暑濕痰阻之目的。
燥濕痰星夏丸中加入半夏,主要有兩大原因:
1. 除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夏日濕氣重,容易導致痰濕內蘊,而半夏能夠有效祛除濕氣,化解痰液,達到燥濕化痰的目的。
2. 降逆止嘔: 半夏亦能降氣止嘔,對於因痰濕阻滯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燥濕痰星夏丸中包含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化痰: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利濕止咳的功效。夏天濕熱之氣易傷肺脾,導致痰濕內生,文蛤可有效清泄肺熱,化解痰濕,改善夏日常見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 滋陰潤燥:文蛤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夏天暑熱易耗傷陰津,導致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文蛤可補充津液,滋養肺陰,緩解燥熱之苦。
因此,燥濕痰星夏丸中加入文蛤,可發揮清熱化痰、滋陰潤燥的功效,有效改善夏日濕熱引起的各種不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燥濕痰星夏丸之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主攻「濕痰」及「痰濕所致之白濁」。濕痰為水濕停聚成痰,證見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若痰濕下注,則可能致小便混濁如白濁。方中南星、半夏燥濕化痰,蛤粉滲利水濕,共奏消化痰濕、通利水道之效。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君藥
- 南星:辛溫,燥濕化痰力猛,善祛經絡風痰,兼能散結。
- 半夏:辛溫,專入脾胃,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二藥協同強化化痰之功。
臣藥
- 蛤粉(海蛤殼煅製):咸寒,清熱利濕,化痰散結,既助君藥化痰,又防南星、半夏之溫燥,兼導濕痰從小便出。
佐使與加減
- 蒼朮(濕痰必加):辛烈苦溫,增強燥濕運脾之力,針對舌苔厚膩、身重困倦。
- 神曲、麥芽、山楂(食積痰加):消食化滯,切中痰因食積而生之病機。
- 青黛(熱痰加):鹹寒清熱,治痰鬱化熱之口苦、痰黃,兼為衣丸,引藥入肝。
- 神曲糊丸:助消化,薑湯送服則和胃止嘔,共為佐使之用。
三、治療原理
以「溫燥化痰」為主,輔以「滲利清熱」。
- 燥化:南星、半夏溫燥之性直接化解濕痰濁邪。
- 滲利:蛤粉導濕下行,從小便分消。
- 靈活加減:蒼朮強化燥濕,消食藥解痰之根源,青黛調控熱象,體現「辨痰施治」思路。
此方結構簡練,緊扣濕痰病機,兼顧變證,為典型痰證實用方。
傳統服藥法
南星1兩,半夏1兩,蛤粉2兩。
濕痰,加蒼朮;食積痰,加神曲、麥芽、山楂;熱,加青黛。
上為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青黛為衣。
每服50丸,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燥濕痰星夏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二。 組成:南星1兩,半夏1兩,蛤粉2兩。 主治:濕痰;亦治白濁因痰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