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毒湯

ZE D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6%
腎經 12%
脾經 12%
大腸經 12%
心經 8%
膽經 4%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責毒湯」

責毒湯,又稱責下湯,乃取責陰毒水之義,出自《傷寒雜病論》。方中所用罌粟殼,藥用部分為果實,含有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等多種生物鹼。 обладают обезболивающим, 安眠, 鎮咳 等多種藥理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鎮靜安神、止咳化痰,常用於治療各種疼痛、失眠、咳嗽等症狀。

地榆,性苦寒,入肝、腎二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斂瘡排膿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各種出血症、瘡瘍腫毒、熱痢、赤白下痢等症狀。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肺二經,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補益肺氣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水腫、泄瀉、肺氣虛弱等症狀。

訶子,性酸澀,微寒,入脾、肺、肝、大腸四經,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常用於治療久瀉不止、久痢或脫肛、虛寒久瀉、肺虛久咳、失音者、痰熱鬱肺、久咳失音者等症狀。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三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經痛、跌打損傷、食積不化、呃逆等症狀。

甘草,性甘平,入脾、肺、心三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三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旱蓮草,性寒涼,味苦澀,入肝、腎二經,具有滋陰補氣、止血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口渴、肺燥乾咳、鼻出血、咯血、崩漏、月經過多、便血、胎動不安、陰虛津液不足、吐血、咳嗽咯血、鼻衄、淋症、崩漏等證。

責毒湯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利尿的功效。主治太陰病,下痢赤白,痛,下重,此涼折熱,或水谷寒熱所致。方中罌粟殼清熱涼血,止痛安神;地榆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訶子澀腸止瀉,固表止汗;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甘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旱蓮草滋陰補氣,止血清熱。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止血利尿之效。

責毒湯方劑組成:罌粟殼、地榆、白朮、訶子、青皮、甘草、當歸、旱蓮草。主要功效:清熱涼血,止血利尿。

傳統服藥法


罌粟殼1兩,地榆1兩,白朮1兩,訶子1兩,青皮1兩,甘草1兩,當歸1兩,紫橘葉1兩(乃旱蓮葉,是照堂紅者)。
若但下血,有寒濕者,加乾薑1兩。
水5升,煮取2升,去滓,溫服7合。

方劑組成解釋


責毒湯由罌粟殼、地榆、白朮、訶子、青皮、甘草、當歸、旱蓮草組成。罌粟殼具有鎮痛、止瀉、止血的作用。地榆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訶子具有收斂止瀉、止血的作用。青皮具有行氣止痛、和胃降逆的作用。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作用。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旱蓮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孕婦慎用。
  2. 脾胃虛寒者慎用。
  3.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4.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責毒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三。 組成:罂粟殼1兩,地榆1兩,白朮1兩,訶子1兩,青皮1兩,甘草1兩,當歸1兩,紫橘葉1兩(乃旱蓮葉,是照堂紅者)。 主治:太陰病,下痢赤白,痛,下重,此涼折熱,或水谷寒熱所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