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四香飲中含有丁香,乃因其藥性溫熱,可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且具芳香闢穢之效。
丁香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同時,其芳香氣味可醒脾開胃,促進食慾,並能行氣止痛,改善胸悶氣滯、腹痛脹滿等症狀。
此外,丁香還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炎作用,可輔助治療腸胃炎、消化道感染等疾病。因此,在四香飲中加入丁香,可發揮其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芳香闢穢的功效,起到協同其他藥物治療疾病的作用。
四香飲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四香飲主要用於治療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木香可行氣止痛,緩解脹痛不適。
- 燥濕健脾: 木香還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濕困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四香飲中加入木香,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燥濕健脾的功效,改善脾胃功能。
四香飲中加入沉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一、理氣止痛:沉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能行氣止痛,對於脘腹脹痛、氣滯血瘀、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二、溫腎助陽:沉香性溫,入腎經,能溫腎助陽,對於腎陽虛、脾陽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沉香在四香飲中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能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更能發揮其理氣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四香飲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和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揮發油中的主要成分如乳香烯、乳香酸等,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組織炎症,並具有鎮痛作用。
在四香飲中,乳香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治療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例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也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康復。
四香飲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行氣,燥濕化痰: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的功效。四香飲多用於治療寒濕內阻、胸脘痞悶、痰多咳嗽等症狀,橘皮的加入有助於疏散寒濕,化解痰濁,使氣機通暢,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 調和藥性: 四香飲中常含有其他寒涼藥材,如薄荷、佩蘭等,橘皮的溫性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胃。同時,橘皮也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代謝。
四香飲中加入枳實,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理氣行氣,消食化積:枳實性苦、酸,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的作用。四香飲中常用於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枳實的加入能有效理氣消食,幫助消化吸收,緩解胃腸不適。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四香飲通常還包含陳皮、香附、烏藥等藥材,這些藥材同樣具有理氣消食、行氣止痛的作用。枳實與這些藥材配合使用,可以相互協同,增強藥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四香飲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聖濟總錄》與《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的記載,可對四香飲的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進行分析:
主治功效:
- 《聖濟總錄》: 明確指出四香飲主治「氣?結核未破者」。所謂「氣?」,指的是因氣滯血瘀而形成的結塊,通常指淋巴結腫大,且未發生潰破的情況。這表明四香飲的主要功效在於疏通氣機、化解瘀滯、消散結塊。
-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雖然此處未直接提及四香飲的具體功效,但?其作為「口舌生瘡」治療的備選方案,尤其是針對上焦熱壅導致的口瘡,若其他藥方效果不佳時,可考慮使用四香飲。這說明四香飲可能具有一定的疏散上焦鬱熱、行氣活血的作用,以輔助治療口瘡。此外,該段文字中提及「有聲音不出之人,服冷劑愈失聲,乃是腎經虛寒」,並未提到四香飲的適應證,反而強調此類患者應使用溫補腎陽之藥。此處並非四香飲的主治範圍,故不作深入探討。
治療原理分析:
四香飲的組成藥物及其藥性,共同構成了其治療原理:
- 行氣散結:
- 木香: 善於行氣解鬱,能疏暢中焦氣機,解除氣滯,並有助於消食化滯,使得氣機運行順暢,有助於消散結塊。
- 沉香: 具有降逆調中、疏肝理氣的功效,能使上逆之氣下行,疏解肝氣鬱結,使氣機調和。
- 溫陽散寒:
- 丁香: 性溫,具有溫胃散寒、止痛的作用,可驅散體內寒邪,改善因寒凝導致的氣機不暢。
- 活血通絡:
- 乳香: 具有活血定痛、通絡止癢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滯,並緩解疼痛。
綜合以上分析,四香飲的治療原理主要在於 疏肝理氣、行氣散結、溫陽散寒、活血通絡。其通過以上藥物的協同作用,能有效改善因氣機鬱滯、寒邪凝滯、血瘀等因素導致的氣?結核(淋巴結腫大)以及上焦鬱熱所致的口舌生瘡等症狀。四香飲的組方思路旨在針對氣滯血瘀的病機,通過多方面的作用,達到疏通氣機、散結消腫的目的。雖然《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並未明確指出四香飲在此的具體功效,但可推論出其在此方中是做為備選,推測可能取其理氣、活血之效。
傳統服藥法
丁香1兩,木香1兩,沈香1兩(銼),乳香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枳實(去瓤,麩炒)1分。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煎3-4沸,去滓,食後溫服,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四香飲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四香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六。 組成:丁香1兩,木香1兩,沉香1兩(銼),乳香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枳實(去瓤,麸炒)1分。 主治:氣癧,結核未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