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甲豬肚丸

BIE JIA ZHU D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膽經 15%
脾經 10%
肺經 10%
大腸經 7%
胃經 7%
三焦經 7%
心經 7%
腎經 6%
心包經 3%
肝經
膽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心經
腎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鱉甲豬肚丸方劑中使用鱉甲,主要源於其藥性與功效:

  1. 滋陰清熱: 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清熱解毒之效,能緩解因陰虛火旺所致的症狀,如燥熱、口渴、失眠等。
  2. 軟堅散結: 鱉甲能軟化堅硬之物,對瘰癧、癭瘤、積聚等疾病有一定療效。

配合豬肚的補虛健脾作用,鱉甲豬肚丸可有效改善陰虛火旺、脾胃虛弱等病症,達到滋陰補虛、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之目的。

鱉甲豬肚丸方劑中加入柴胡,是基於其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

鱉甲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作用,豬肚則健脾胃、補虛損。然而,若肝氣鬱結,則氣機不暢,影響脾胃運化,導致虛損加重。柴胡能疏肝解鬱,使肝氣舒暢,氣機通達,從而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鱉甲、豬肚的藥力更好地發揮,達到滋陰補虛的效果。同時,柴胡升陽舉陷,可配合鱉甲、豬肚共同提升機體正氣,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

「鱉甲豬肚丸」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健脾消食之功效。鱉甲、豬肚皆屬滋補之品,但過於滋膩,容易阻礙脾胃運化,木香可助其行氣消滯,避免滋膩之品礙脾胃。
  2. 調和藥性:木香入脾胃,可調和鱉甲、豬肚等滋補藥材之性,避免其過於滋膩而致脾胃受損,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因此,木香的加入不僅可以提升藥效,更能使藥性更為協調,達到更好的療效。

鱉甲豬肚丸為一傳統中醫方劑,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潮熱盜汗、腰膝酸軟等症狀。方中使用鱉甲滋陰清熱、強筋骨;豬肚補脾益胃,增強消化吸收能力。青蒿作為方劑成分之一,其主要功效在於清熱解暑、退虛熱,且能袪風濕、止痛。青蒿內含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對多種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尤以抗瘧原蟲效果顯著。在本方中,青蒿與鱉甲相輔相成,一方面增強了清熱退虛熱之效,另一方面,藉由其抗菌抗炎特性,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調理肝腎、滋陰補虛的目的。此外,青蒿還可提升整體藥效,使方劑在治療肝腎陰虛的同時,兼顧身體的全面調理,增進患者康復速度及生活品質。

鱉甲豬肚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降火: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之效。鱉甲性寒,亦有滋陰清熱的作用。二者合用,可有效緩解因陰虛火旺所導致的各種症狀,如口乾舌燥、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盜汗等。
  2. 補益腎氣:豬肚性溫,具有補虛益氣、健脾養胃之功效。生地黃滋陰補腎,與豬肚搭配,可起到滋陰補腎、益氣健脾的作用,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乏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鱉甲豬肚丸方劑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鱉甲與豬肚滋補性強,容易造成燥熱,黃連可起到平衡補益之性,防止燥熱傷陰。
  2. 調和藥性: 鱉甲與豬肚性偏溫燥,容易引起脾胃不和,而黃連味苦性寒,可起到清熱瀉火,調和藥性的作用,使方劑整體性味平和,避免過於燥熱。

鱉甲豬肚丸方劑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行滯,助消化: 橘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行滯、健脾消食的作用。鱉甲、豬肚滋補性強,容易造成脾胃消化不良,橘皮可輔助消食,避免滋膩之弊。
  2. 調和藥性,增效減毒: 鱉甲性寒,豬肚性平,二者合用易傷陽氣。橘皮性溫,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強烈,同時也能減緩鱉甲的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主治功效


鱉甲豬肚丸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多部古籍記載,鱉甲豬肚丸的主要功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主治虛勞潮熱及陰虛內熱證:

  • 《聖濟總錄》明確指出,此方用於治療「虛勞潮熱,唇紅頰赤,氣粗口乾,睡多盜汗,大小腸秘澀,飲食減少」。這描述了典型的陰虛內熱證候,其中「潮熱」、「唇紅頰赤」、「氣粗口乾」、「盜汗」等症狀均指向陰虛火旺。「大小腸秘澀」及「飲食減少」則顯示陰液虧損影響消化功能。
  • 《聖濟總錄》另有記載「骨蒸唇紅頰赤,氣粗口乾,遍身壯熱,或多虛汗,大腸秘澀,小便赤黃,飲食全少」,與上述內容類似,皆強調本方對陰虛內熱導致的發熱、口乾、盜汗、便秘及食欲不振有顯著療效。
  • 方中鱉甲滋陰潛陽、清熱退虛熱,生地黃滋陰潤燥、補腎益精,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共同針對陰虛內熱的病機。

2. 治療小兒癖積發熱: - 多部醫書,如《衛生寶鑒》、《幼科類萃》、《原幼心法》、《赤水玄珠》、《古今醫統大全》等皆記載本方用於治療「小兒癖積發熱」。 - 癖積是指因消化不良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腹部腫塊,伴隨發熱,此與本方整體功效有連結,並非專為小兒設計,成人的癖積也可用。 - 方中柴胡疏肝解鬱,木香行氣消食、健脾和胃,枳實消積導滯,青皮疏肝破氣,共同作用於疏肝理氣、消積導滯,改善消化功能,達到治療癖積發熱的目的。 - 根據《育嬰家秘》,小兒病瘧腹中有痞,發熱者連年不已,欲成疳癆者,也可使用此方。這顯示本方能針對虛損兼有積滯的病症。

3. 治療原理分析:

  • 鱉甲豬肚丸的治療原理是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滋陰清熱、疏肝理氣、消積導滯的目的。
  • 針對陰虛內熱,以鱉甲、生地黃、黃連為主,滋陰降火,清熱解毒。
  • 針對肝氣鬱結、消化不良,以柴胡、木香、枳實、青皮等疏肝理氣、健脾消積。
  • 豬肚在此方中不僅作為載體,亦可健脾益氣。將藥物置於豬肚內蒸熟,也有助於藥性的發揮。
  • 青蒿清熱解暑,可增強本方清熱之效,並可能有助於對抗感染。

總結: 鱉甲豬肚丸的功效核心在於平衡陰陽、調和氣機,針對陰虛內熱以及肝氣鬱滯、脾胃不和等病機,達到清熱滋陰、疏肝理氣、消積導滯的效果。因此,不僅適用於虛勞潮熱等內科疾病,也適用於小兒癖積發熱等消化系統疾病。

傳統服藥法


柴胡1兩,黃連7錢,鱉甲(九肋者,醋煮黃色)7錢,枳實(麩炒)半兩,木香半兩,青皮半兩,乾青蒿7錢。
上為末,以豶豬肚1個(去脂),盛藥蒸熟,同搗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20丸,食後煎入參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乾口渴身體發低熱肺結核瘧疾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夜間盜汗

相同名稱方劑


鱉甲豬肚丸,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九。 組成:柴胡1兩,黃連7錢,鱉甲(九肋者,醋煮黃色)7錢,枳實(麸炒)半兩,木香半兩,青皮半兩,乾青蒿7錢。 主治:小兒癖積發熱。

鱉甲豬肚丸, 出處:《育嬰秘訣》卷四。 組成:北柴胡1兩,黃連7錢,枳實1兩半,木香1兩半,青皮1兩半,九肋鱉甲(醋炙)1兩,大蝦蟆(乾者)1個(炙焦),青藁(乾者)7錢。 主治:小兒病瘧,腹中有痞,發熱連年不已,欲成疳癆者。

鱉甲豬肚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引《博濟》。 組成: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柴胡(去苗)1兩,木香1兩,青蒿1兩,生乾地黃(焙)1兩,黃連(去須)2兩,青橘皮(去白,炒)半兩。 主治:虛勞潮熱,唇紅頰赤,氣粗口乾,睡多盜汗,大小腸秘澀,飲食減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