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燒黃瓜丸方劑中使用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可針對因熱毒蘊結於腸胃所致的腹痛、腹瀉、口臭、便祕等症狀。黃瓜性涼,亦可清熱解毒,二者相輔相成,有助於消除腸胃熱毒。
- 止瀉止痛: 黃連可抑制腸道蠕動,減少腸液分泌,並可抑制腸道細菌生長,具有止瀉止痛的效果。對於因腸胃炎、痢疾等原因引起的腹痛腹瀉,黃連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燒黃瓜丸」方劑中加入「胡黃連」的原因主要有二:
- 清熱解毒,瀉火消腫: 胡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消腫的功效,可針對因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與方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 利濕化瘀,涼血止血: 胡黃連亦有利濕化瘀、涼血止血的作用,可針對濕熱蘊結、血瘀凝滯所致的濕疹、潰瘍、外傷出血等症狀,有助於改善局部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燒黃瓜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行氣: 橘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的功效。燒黃瓜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橘皮的加入有助於疏通氣機,促進脾胃運化,緩解脹滿不適。
- 調和藥性: 橘皮性溫,可調和藥性,緩解其他藥物可能造成的寒涼或燥烈之弊。燒黃瓜丸中可能含有其他性質偏寒或偏燥的藥材,加入橘皮有助於平衡藥性,使藥物更趨平和,減少副作用。
「燒黃瓜丸」方劑中使用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鱉甲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療熱毒壅盛、瘡瘍腫痛等症。黃瓜性涼,亦有清熱解毒之效,二者合用,清熱解毒之力更強。
- 滋陰降火,涼血止血:鱉甲還具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熱病傷陰、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在「燒黃瓜丸」中加入鱉甲,可以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以及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等功效,達到治療熱毒壅盛、瘡瘍腫痛、熱病傷陰等病症的效果。
燒黃瓜丸方中使用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肝解鬱,清熱除煩: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除煩之功效。黃瓜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暑之效。二者合用,可清熱解暑,疏肝解鬱,用於治療暑熱傷陰,肝氣鬱結所致的煩躁不安、胸悶脅痛等症狀。
- 調和氣血,促進恢復:柴胡可調和氣血,促進機體恢復。黃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滋陰生津之效。二者合用,可調和氣血,滋陰生津,有助於機體恢復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燒黃瓜丸]主治「小兒羸瘦,體熱,乳食全少」,其證候特點為:
- 羸瘦:形體消瘦,提示脾胃虛弱,氣血化生不足,或兼有疳積。
- 體熱:多屬虛熱或疳熱,因脾胃運化失常,食滯鬱而化熱,或陰分不足而內熱。
- 乳食全少:食欲不振,反映脾胃運化功能低下,或兼有積滯。
此方針對小兒「疳熱夾虛」之證,屬中醫「疳證」範疇,常見於營養不良或慢性消化功能紊亂。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解析
黃瓜(大者):
- 清熱生津:黃瓜性涼,能清熱解暑,生津止渴,針對「體熱」症狀。
- 載藥緩瀉:其瓤部柔潤,可緩和藥性,與諸藥同煨後,兼輕微導滯作用。
黃連、胡黃連:
- 清熱燥濕:二黃連均苦寒,清心胃實熱與疳熱(胡黃連尤擅退疳熱),兼消食積鬱熱。
- 殺蟲除疳:胡黃連另有除疳殺蟲之效,針對小兒蟲積或疳熱。
陳橘皮:
- 理氣健脾:調暢脾胃氣機,助運化以改善「乳食全少」,並防苦寒藥傷胃。
鱉甲(童便制):
- 滋陰退熱:童便制後增強滋陰潛陽之力,清虛熱並軟堅散結,針對長期「體熱」及「羸瘦」。
- 消積除癥:對疳積日久成癥者,能化瘀消積。
柴胡:
- 疏肝解鬱:小兒肝常有余,柴胡疏肝助脾胃升降,協調氣機以化積滯。
- 透表退熱:兼輕清透熱,輔助黃連清解內外之熱。
麝香:
- 開竅醒脾:少量麝香能興奮脾胃功能,增強食欲,兼活血通絡以助藥力。
炮製與服法特點
- 煨黃瓜包藥:以黃瓜為容器,外裹蕎麥面煨燒,既保留黃瓜清潤之性,又使藥物緩釋;蕎麥面固護藥氣,煨後焦香醒脾。
- 米飲送服:米湯顧護胃氣,防苦寒傷中,適合小兒嬌嫩之體。
配伍邏輯
全方以「清疳熱、健脾胃、消積滯」為核心:
- 清熱為主:黃連、胡黃連清實熱與疳熱,鱉甲、黃瓜清虛熱。
- 輔以調中:陳皮、柴胡理氣疏肝,麝香醒脾,共助運化。
- 標本兼顧:清熱治標,健脾消積治本,尤適疳熱未清而正氣已虛者。
總結
此方結合清熱、消積、滋陰、理氣之法,針對小兒疳積化熱、脾胃虛弱之複雜病機,通過內外並治(煨藥與內服)、寒溫兼施,達成「清熱不傷正,消積不伐胃」的效果。黃瓜與蕎麥的炮製方式,更體現古代對小兒用藥「緩和取效」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黃瓜(大者)1枚,黃連半兩(去須),胡黃連1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鱉甲1兩(童便浸3宿,炙微黃,去裙襕),柴胡1兩(去苗)。
上為散,以黃瓜切開頭,去瓤,納藥末令滿,以切下蓋子蓋之,用蕎麥面和搜固濟,可厚三分,於煻灰火內燒,令面焦黃為度,取出去面放冷,入麝香一錢,都研和丸,如綠豆大。
每服7丸,食前以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燒黃瓜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八。 組成:黃瓜(大者)1枚,黃連半兩(去須),胡黃連1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鱉甲1兩(童便浸3宿,炙微黃,去裙襕),柴胡1兩(去苗)。 主治:小兒羸瘦,體熱,乳食全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