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半丸
BIN B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不居集》上集卷二十六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檳半丸方劑中加入半夏,主要是利用其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半夏性味辛溫,入脾、胃經,擅長化解濕痰,尤其是針對脾胃濕熱導致的痰多、嘔吐、腹脹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例如,檳榔善於消積導滯,但單用易損傷脾胃,而半夏可緩解其燥烈之性,並協同其驅除腸胃濕熱,促進消化,達到治療目的。
檳榔為檳半丸的組成藥材,主要基於其驅蟲與消積之效。
檳榔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殺蟲、消積、降逆止嘔之功效。其對蛔蟲、蟯蟲、薑片蟲等寄生蟲有較強的殺滅作用,並能促進消化,消食積,對於食積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
因此,檳榔在檳半丸中,發揮驅蟲消積之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檳半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頭痛、目眩以及其他與風熱相關的症狀。在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這是因為雄黃含有豐富的硫化物,具備解毒、消炎和鎮痛的特性。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能夠有效對抗風熱侵襲,促進病症的緩解。
此外,雄黃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清火解毒”之功效,能夠調理人體內的火氣,減輕頭痛、目眩等症狀帶來的不適。由於其劇毒性,須謹慎使用,通常在藥方中以小劑量搭配其他成分,以增強療效而不致於產生副作用。
總之,雄黃的加入使檳半丸的效果更加全面,通過發揮其解毒消炎的特性,協助治療由風熱引起的各類病症。
主治功效
檳半丸概述
檳半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由半夏、檳榔、雄黃三味藥材組成。其性味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解毒等功效,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絛蟲症、鉤蟲病、蛔蟲病、繞蟲病、薑片蟲病、疥蟲症、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狀。
組成介紹
**半夏:**性味辛、溫,歸肺、胃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檳榔:**性味苦、辛,歸肺、胃、大腸經。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它可以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檳榔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雄黃:**性味辛、溫,歸心、肝經,有毒。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雄黃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另外,雄黃外用有消腫解毒、殺菌止癢之效,常治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但須注意用量,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
總結
檳半丸是一種主要由半夏、檳榔、雄黃三味藥材組成,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解毒等功效。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絛蟲症、鉤蟲病、蛔蟲病、繞蟲病、薑片蟲病、疥蟲症、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狀。需注意個別中藥材的使用量和搭配禁忌,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檳半丸, 出處:《不居集》上集卷二十六。 組成:半夏1兩,檳榔3錢,雄黃3錢。 主治:兀兀欲吐,惡心欲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