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仙靈脾浸酒」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奇效良方》、《太平聖惠方》、《證類本草》、《証治準繩》等古籍文獻記載,可知「仙靈脾浸酒」方劑,主要以仙靈脾為君藥,以酒為溶媒,通過浸泡提取藥效成分,其主治功效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一、祛風通絡,治療肢體痹痛
風痹,手足不隨: 《太平聖惠方》明確指出,本方可用於治療「婦人風痹,手足不隨」。所謂「風痹」,乃風邪侵襲人體,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表現為肢體麻木、活動不利,甚至不能隨意運動。「仙靈脾浸酒」通過酒的辛溫之性,助長仙靈脾的祛風散寒、通絡止痛功效,使經絡通暢,氣血得以濡養肢體,故能改善手足不隨之症。
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 亦有古籍記載本方可治「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此處「偏風」與「中風」概念相近,皆指邪氣侵襲導致肢體活動障礙。「皮膚不仁」則指皮膚感覺遲鈍或喪失,亦屬經絡痹阻所致。「仙靈脾浸酒」通過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使邪氣散去,經絡得以疏通,從而改善肢體運動功能和皮膚感覺。
腰膝疼痛: 《太平聖惠方》亦載本方可治療「風,腰膝疼痛」。腰膝部位為經絡所行之處,風寒濕邪侵襲可導致局部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疼痛。「仙靈脾浸酒」則透過酒的溫熱之性,可加速藥物活性成分的吸收與發揮,加強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故能緩解腰膝疼痛。
中風半身不遂,肢節疼痛無力: 《太平聖惠方》進一步指出,本方可用於治療「中風半身不遂,肢節疼痛無力」。中風乃風邪上犯,導致經絡瘀阻,氣血不能正常運行,從而引起半身不遂、肢體無力疼痛等症。「仙靈脾浸酒」透過其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的特性,能有效改善上述症狀。
二、溫補陽氣,強筋健骨
仙靈脾,又名淫羊藿,其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功。《證類本草》提及仙靈脾「根、葉俱堪使」,且能「經冬不凋」,側面印證其藥性具有溫陽、固攝之性。浸泡於酒中,藉由酒之溫熱發散之性,更能加強仙靈脾之溫補功效。因此,本方在祛風通絡的同時,亦兼具溫補陽氣、強壯筋骨的功效,尤其適用於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痹痛,同時伴有體虛、腎陽不足的患者。
三、緩解偏頭痛
《奇效良方》和《証治準繩》皆記載,仙靈脾浸酒可用於治療「偏頭風」。偏頭痛多與風邪、痰濕、肝陽上亢等因素有關,而仙靈脾浸酒的祛風散寒、活血通絡之效,能夠調整經絡氣血運行,有效緩解由風邪引起的偏頭痛。
四、治療原理總結
綜上所述,「仙靈脾浸酒」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
- 祛風散寒: 透過仙靈脾之溫性及酒之辛溫之性,驅散入侵人體的風寒濕邪。
- 活血通絡: 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使經絡恢復暢通,氣血濡養肢體。
- 溫補陽氣: 補益腎陽,強壯筋骨,可治療虛證或兼見體虛之痹痛。
整體而言,「仙靈脾浸酒」方劑以溫經通絡、祛風除濕為主,並兼具溫補陽氣、強筋健骨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風痹、偏風、中風等引起的肢體痹痛、運動障礙、感覺遲鈍等病症。其療效的發揮,得益於仙靈脾本身的藥性,以及酒的引經、助藥力之功。本方在配伍與炮製上,亦各有考究,如浸泡時間、酒的種類、以及「常令醺醺,不得大醉」的飲用方式,皆可見古人對於藥物使用與療效的精闢認識。
傳統服藥法
仙靈脾1斤(好者)。
補腰膝,強心力。
上細銼,以生絹袋盛,於不津器中,用無灰酒2鬥浸之,以厚紙重重密封,不得通氣,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後,旋開取。
每日隨性暖飲之,常令醺醺,不得大醉。若酒盡,再合服之。
合時切忌雞、犬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使用仙靈脾浸酒前,應諮詢中醫師的建議,確認是否適合個人身體狀況。
- 酒精濃度高,應適量飲用,過量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
- 在服用期間,應避免接觸狗、雞等動物,避免對藥效造成影響。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某些特殊病患者應避免使用,以免影響健康。
總之,仙靈脾浸酒是一個多功能的中藥酒方,對於祛風、補腎、活血等具有良好的功效,但使用時需注意合理與安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仙靈脾浸酒, 出處:《聖惠》卷六十九。 組成:仙靈脾2兩,牛膝2兩(去苗),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石南葉1兩,杜仲2兩(去粗皮,微炙)。 主治:婦人風痹,手足不隨。
仙靈脾浸酒, 出處:《聖惠》卷二十一。 組成:仙靈脾1斤(好者)。 主治:補腰膝,強心力。主治: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一切冷風勞氣,丈夫絕陽不起,女子絕陰無子,老人昏耄健忘。
仙靈脾浸酒, 出處:《聖惠》卷二十五。 組成:仙靈脾3兩,桂心2兩,防風2兩(去蘆頭),虎脛骨2兩(塗酥,炙微黃),羌活2兩,萆薢2兩,芎藭2兩,生乾地黃2兩,海桐皮2兩,牛膝2兩(去苗),骨碎補2兩(去毛),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 主治:風,腰膝疼痛。
仙靈脾浸酒, 出處:《聖惠》卷二十三。 組成:仙靈脾1兩,天麻1兩,獨活1兩,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牛膝1兩(去苗),桂心1兩半,當歸1兩,五加皮1兩,芎藭1兩,石斛1兩半(去根),茵芋1兩,萆薢1兩,狗脊1兩,海桐皮1兩,虎脛骨2兩(塗酥,炙令黃),鼠粘子1兩,蒼耳子1兩,川椒1兩(去閉口及目,微炒去汗)。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肢節疼痛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