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清肝消翳丸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利用其 活血化瘀 和 補血養血 的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 疏通肝經氣血,改善肝鬱氣滯所致的視力模糊、眼紅腫痛等症狀。同時,當歸補血養血,能 滋養肝腎,有助於改善肝臟功能,進一步消散眼部翳膜。
此外,當歸還具有一定的 抗炎作用,可以輔助清熱解毒,消炎止痛,進一步緩解眼部炎症,促進翳膜消退。
清肝消翳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肝火上炎: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能緩解肝火上炎所引發的口乾舌燥、目赤腫痛等症狀,與清肝消翳丸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 舒緩肝氣鬱結: 白芍還能疏肝理氣,舒緩肝氣鬱結所導致的胸脅脹痛、情緒煩躁等症狀,使肝氣通暢,達到疏肝解鬱的效果。
因此,白芍的加入,既能清肝火,又能解肝鬱,使清肝消翳丸的功效更加全面,達到更好地治療效果。
清肝消翳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肝、胃經,善於清泄心、肝、胃之火。翳膜的形成往往與肝火上炎、濕熱蘊結有關,黃連能清熱瀉火,使肝火下降,並燥濕解毒,有助於消散翳膜,改善視力。
此外,黃連還能抑制細菌生長,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預防感染,進一步促進翳膜的消退。
「清肝消翳丸」方劑中包含「木賊」,主要因為木賊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木賊性寒,入肺、肝經,能清肺熱、散風熱,並能利水消腫。此藥材對於肝經鬱熱導致的目赤腫痛、翳膜遮蔽視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木賊的利水消腫功效也能輔助清熱解毒,加速藥物在體內的代謝,提高藥效。
因此,木賊的加入,能有效地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翳明目的功效。
清肝消翳丸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菊花性寒,味甘苦,歸肺、肝經。其清熱解毒之功,可疏散外感風熱,清利肝火,用於治療肝火上炎導致的眼睛紅腫、視力模糊、頭暈目眩等症。
此外,菊花還具有平肝明目的功效,能改善肝氣鬱結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不清等症。因此,清肝消翳丸中加入菊花,能有效清熱解毒、平肝明目,達到治療眼部疾病的目的。
清肝消翳丸中加入密蒙花,主要源於其以下兩大功效:
- 清肝明目: 密蒙花性涼味甘,入肝經,具有清肝瀉火、明目退翳之效。可治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翳障等眼疾。
- 消腫散結: 密蒙花還能消腫散結,對於因肝火旺盛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清肝消翳丸中加入密蒙花,可達到清肝明目、消腫散結的功效,有效改善眼部疾病和咽喉腫痛等症狀。
清肝消翳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對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生地黃可以清熱降火,涼血消腫,達到消翳的效果。
- 滋陰養血:生地黃還能滋陰養血,改善肝腎陰虛,緩解因陰虛導致的目赤、視力下降等問題。對於長期服用清熱解毒藥物導致的陰虛體質,生地黃可以起到滋陰補虛,緩解藥物副作用的作用。
清肝消翳丸中加入谷精草,主要基於其清肝利膽、消腫止痛的藥效。
谷精草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散瘀止痛之效。其對於肝膽濕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翳膜遮蔽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同時,谷精草還能促進肝臟排毒功能,有助於消除肝熱,改善視力模糊等症狀。
因此,清肝消翳丸加入谷精草,可以更好地達到清肝明目、消腫止痛的功效。
清肝消翳丸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清肝消翳丸中可能包含其他性質較烈或偏寒的藥材,甘草可以起到中和這些藥性,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過大的刺激或副作用。
二、 益氣健脾: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的作用,可以增強人體的正氣,提升抵抗力,有助於更有效地清除肝火、消散翳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清肝消翳丸方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出自古代痘科醫籍,主治**「痘後瞳人生翳,眼胞紅腫」**,即天花(痘瘡)痊癒後,因毒熱未清或肝血受損,導致黑睛(角膜)混濁生翳、眼瞼紅腫之證。痘毒易傷肝目,熱鬱血滯,上攻於眼,故需清肝瀉熱、養血消翳。
二、方劑組成與功效分析
全方共十味,以清肝明目為主,兼顧養血退翳,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1. 君藥(主攻病機核心)
- 兔糞(望月砂)2兩:
性平微寒,善明目退翳,古方多用治痘後目翳。《本草綱目》載其「除目中浮翳」,為本方消翳之主藥。 - 黃連(川連)5錢:
苦寒瀉火,直折肝經實熱,清解痘毒餘熱,防其上炎傷目。
2. 臣藥(輔助君藥、強化療效)
- 木賊草5錢、密蒙花5錢、谷精草5錢、甘菊花5錢:
四味皆為眼科要藥,協同清肝退翳。木賊草散風熱消翳障;密蒙花潤肝明目;谷精草輕浮上行,專除星翳;菊花清肝解毒。合用則增強退翳之效。 - 生地5錢:
涼血滋陰,清熱養肝,防熱傷陰血,兼顧痘後陰虧。
3. 佐藥(調和輔助)
- 當歸1兩、白芍7錢:
養血柔肝,補肝體以制肝用。痘後易血虛生風,二藥養血和營,助目中翳障消退。 - 甘草1錢:
調和諸藥,緩和黃連苦寒之性。
4. 使藥(引經與調劑)
- 煉蜜為丸:
蜂蜜甘緩和中,既協調藥性,又能延長藥效,適合翳障需緩圖之疾。
三、治療原理與邏輯推理
- 清肝瀉熱:
痘毒殘熱鬱於肝經,上攻於目,故用黃連、菊花直清肝火;配合密蒙花、木賊草等疏風散熱,使熱不得熾。 - 養血退翳:
熱毒久鬱易傷陰血,當歸、白芍、生地養血滋陰,使肝血得充,則目翳漸消。 - 專藥消翳:
望月砂為退翳要藥,佐以谷精草、木賊草等,針對性消散角膜混濁,為本方特色。
四、總結
此方以清肝解毒為本,養血滋陰為輔,配合專藥退翳,標本兼治。全方寒溫得宜,攻補兼施,不僅適用於古代痘後目疾,對肝熱血虚所致的眼紅生翳(如角膜炎、結膜炎後遺翳障)亦有借鑒價值。
傳統服藥法
兔糞2兩,當歸1兩,白芍7錢,川連5錢,木賊草5錢,甘菊花5錢,密蒙花5錢,生地5錢,谷精草5錢,甘草1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每次1丸,食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清肝消翳丸, 出處:《痘科金鏡賦集解》卷六。 組成:兔糞2兩,當歸1兩,白芍7錢,川連5錢,木賊草5錢,甘菊花5錢,密蒙花5錢,生地5錢,谷精草5錢,甘草1錢。 主治:痘後瞳人生翳,眼胞紅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