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七奇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滋陰潤燥,適用於熱盛傷陰,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七奇湯中其他藥物如赤芍、丹皮等亦具清熱涼血之效,生地黃加入其中,可增強清熱涼血的效果,緩解熱證所致的出血症狀。
- 滋陰潤燥: 生地黃能滋陰潤燥,養血生津。七奇湯中包含一些燥性藥物,如黃芪、當歸等,生地黃可以起到滋陰潤燥,平衡藥性,防止燥性藥物過於燥烈,損傷人體陰液的作用。
七奇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七奇湯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筋骨疼痛等,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二、疏通經絡: 川芎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七奇湯中其他藥物如當歸、赤芍等也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作用,川芎的加入可增強藥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功效。
七奇湯中包含白芍,主要基於其緩解疼痛、養血柔肝的功效。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其具有鎮痛作用,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脅肋疼痛、腹痛等症狀。同時,白芍還具有養血柔肝功效,可滋陰養血,緩解肝陰不足所致的口乾舌燥、目眩頭暈等症狀。
在七奇湯中,白芍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其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七奇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活血化瘀之功,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緩解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與七奇湯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之效。
- 補血養血:當歸具補血養血之效,可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七奇湯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症,而當歸的補血作用可幫助患者恢復氣血,促進傷處癒合。
綜上所述,當歸在七奇湯中,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補血養血,對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症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七奇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七奇湯屬於溫補藥性,藥性較烈,容易燥熱。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能減輕藥物的副作用,使藥性更平和,避免燥熱傷陰。
- 增強藥效: 甘草有益氣補中、緩解疼痛、解毒的作用。在七奇湯中,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幫助藥材更好地發揮作用,提升療效。
七奇湯中包含黃連,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七奇湯主治熱毒熾盛、內陷心包,症見高熱不退、神昏譫語、舌絳苔黃、脈洪數等。黃連的清熱瀉火之性,能有效控制熱毒的蔓延,降低體溫,改善神志昏迷等症狀。
2. 抑制心火: 黃連性寒,能抑制心火過盛,避免熱毒內陷心包,導致心神失守,出現神志不清、狂躁不安等症狀。七奇湯中含有黃連,可有效抑制心火,穩定心神,促進患者清醒。
七奇湯中包含秦皮,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功效。
秦皮性寒,味苦,入肺、大腸經。其清熱燥濕之力,可針對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瘡瘍等症狀。同時,秦皮亦具殺蟲止癢之效,可有效抑制皮膚真菌或寄生蟲感染。因此,七奇湯中加入秦皮,可增強方劑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濕熱蘊結、皮膚瘙癢等病症。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生乾地黃(洗)1兩,川芎1兩,白芍藥1兩,當歸(洗)1兩(生用),甘草3錢,鷹爪3錢,黃連3錢,秦皮3錢(生用)。
上為粗末。
每服患重者5錢,輕者3錢,水7分碗,煎至半碗,先熏眼,候溫,去滓洗,再溫再洗,日5-7次,別換。婦人患眼可煎服,卻用滓再煎湯洗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七奇湯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明目退翳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七奇湯,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生乾地黃(洗)1兩,川芎1兩,白芍藥1兩,當歸(洗)1兩(并生用),甘草3錢,鷹爪3錢,黃連3錢,秦皮3錢(并生用)。 主治:眼目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