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正氣天香散方中包含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散寒邪:烏藥性溫,入肺、脾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正氣天香散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寒邪侵襲肺衛,導致鼻塞、咳嗽等症狀。烏藥溫散寒邪,有助於宣肺止咳,改善鼻塞症狀。
- 理氣止痛:烏藥能行氣止痛,尤其對胸腹疼痛有較好療效。正氣天香散方中常配伍其他理氣藥物,如香附、陳皮等,共同起到疏肝理氣、止痛的效果。
烏藥在正氣天香散中發揮溫散寒邪、理氣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風寒感冒的目的。
正氣天香散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解鬱,調和氣血: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調和氣血的作用。方中加入香附,旨在疏解鬱結之氣,調暢氣機,使氣血流通,從而改善因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如胸悶、腹脹、食慾不振等。
- 健脾和胃,助消化:香附亦具健脾和胃之功效,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功能,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在正氣天香散中,香附與其他健脾和胃藥材配合,可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更全面地改善脾胃功能。
正氣天香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方中加入陳皮,可幫助脾胃運化,促進氣機流通,改善因氣滯導致的胸悶、腹脹等症狀。
- 調和藥性:陳皮性溫,可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過度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療效。同時,陳皮的香氣可掩蓋其他藥物的苦味,使患者更容易服用。
正氣天香散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其 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的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疏風散寒、解表止咳、行氣和胃之效。其辛溫之性可驅散外感風寒,解表止咳,而行氣和胃之效則有助於緩解因寒邪入侵所致的胃氣不舒、胸悶等症狀。
因此,正氣天香散中加入紫蘇葉,可有效 增強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的功效,達到治療外感風寒、兼有胃氣不舒等症狀的效果。
正氣天香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健脾和胃: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健脾和胃的功效。方中常因感受寒邪或脾胃虛寒,出現脘腹冷痛、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乾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 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協同作用:乾薑與其他藥物搭配使用,可起到協同作用。例如,乾薑與香附等藥物配伍,可加強其行氣止痛的效果,與陳皮等藥物配伍,可增強其健脾理氣的作用。
主治功效
正氣天香散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正氣天香散主治「九氣」,涵蓋多種因氣機不暢所致的病症。尤其擅長治療婦女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引起的各類氣病,包括:
- 氣上湊心,心胸攻築: 指氣機上逆,胸中憋悶、脹滿、疼痛。
- 脅肋刺痛: 肝氣鬱結,經絡不通,導致脅肋部刺痛。
- 月水不調: 氣滯血瘀,衝任失調,導致月經週期紊亂、經量異常、痛經等。
- 心痛但忍氣則發: 情緒抑鬱,隱忍不發,導致氣機鬱滯,引發心痛。
- 新惹氣: 初起氣滯。
治療原理
正氣天香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疏肝解鬱、行氣止痛、調和氣血」。其配伍精妙,藥物之間相互協調,以達理氣和血之功。
藥物組成及作用
- 烏藥: 辛溫,入肺、脾、腎、膀胱經。行氣止痛,溫腎散寒。在本方中主要負責「理氣」,疏通氣機,消除氣滯之源。
- 香附: 辛、微苦、微甘,平。入肝、三焦經。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為「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在本方中,香附是主藥,針對肝鬱氣滯,既能行氣解鬱,又能調經止痛。
- 陳皮: 辛、苦,溫。入肺、脾經。理氣健脾,燥溼化痰。輔助烏藥、香附加強理氣之功,並可化痰濁,防止氣滯生痰。
- 紫蘇葉: 辛,溫。入肺、脾經。發表散寒,行氣寬中。在本方中,紫蘇葉有「行氣入血分」的作用,能發散鬱結,疏通經絡,並可散寒止痛。
- 乾薑: 辛,熱。入脾、胃、腎、心、肺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引領藥性「入氣血兩分」,溫通經絡,增強活血化瘀之力,並能溫中散寒,緩解寒凝氣滯。
配伍機理
- 烏藥、陳皮 專司「理氣」,針對氣分,疏通氣機。
- 香附、紫蘇 不僅能「行氣」,還能「入血分」,兼顧氣血,活血調經。
- 乾薑 引藥入氣血,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增強全方溫通之效。
總體而言,正氣天香散以香附為君,疏肝解鬱為主;烏藥、陳皮為臣,加強理氣之力;紫蘇為佐,行氣入血,兼顧氣血;乾薑為使,引藥入氣血,並溫通散寒。五藥合用,辛溫解鬱,行氣活血,使氣機通暢,血行正常,諸症自愈。因此,正氣天香散對於氣滯血瘀所導致的各類病症,尤其是婦女經期諸症,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烏藥2兩,香附末8兩,陳皮1兩,蘇葉1兩,乾薑1兩。
上為細末。
調服。
本方改為湯劑,名「紺珠正氣天香湯」(《玉機微義》)、「正氣天香湯」(見《醫學正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正氣天香散, 出處:《證治寶鑑》卷五。 組成:乾薑、沉香、蘇葉、烏藥。 主治:婦人性執,氣痛。
正氣天香散, 出處:《醫學綱目》卷四引河間方。 組成:烏藥2兩,香附末8兩,陳皮1兩,蘇葉1兩,乾薑1兩。 主治:九氣;婦人一切氣,氣上湊心,心胸攻築,脅肋刺痛,月水不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