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黃連丸

SHENG MA HUANG L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7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2%
脾經 16%
肺經 14%
肝經 13%
心經 13%
膽經 10%
大腸經 10%
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升麻黃連丸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中包含升麻、黃連等多種中藥材,以及白檀。白檀在方劑中的應用,主要取其清熱解毒、調和氣味的功能。白檀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良好的芳香開胃作用,能調理脾胃氣機,增進消化吸收功能。此外,白檀還能清除濕熱,對於由濕熱所導致的諸多症狀如口臭、腹脹等有一定的療效。在升麻黃連丸這樣的方劑中,白檀不僅能夠協同其他藥材增強整體療效,還能減輕某些藥物可能帶來的苦澀味道,使患者更容易接受。總體而言,白檀在此方劑中的使用,體現了中醫學“辨證施治”與“藥食同源”的理念,既考慮到了治療效果,也兼顧了患者使用的舒適度。

升麻黃連丸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升麻性寒,黃連苦寒,均偏於寒涼,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藥物寒性,防止過寒傷脾胃,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副作用。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調和諸藥,使升麻、黃連等藥物更容易被機體吸收,發揮更好的藥效。甘草亦可補脾益氣,促進機體對藥物的代謝,提高藥效。

升麻黃連丸方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解毒緩和:黃連性寒,苦寒直降,容易傷脾胃。生薑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和胃止嘔,有助於緩解黃連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傷脾胃,使藥效更平和。
  2. 增強療效:生薑辛溫,能發汗解表,有助於升麻透邪外出,達到解表散寒、清熱解毒的目的。同時,生薑還能增強黃連的清熱燥濕之功,使藥效更顯著。

升麻黃連丸為一方傳統中藥方劑,在其組成中包含升麻、黃連等多種草藥,並加入了蓮花。蓮花入藥時常用其蓮瓣或蓮心部位,因其具有清熱解毒、安神定驚之效,能輔助治療由心火上炎所導致的諸多症狀,如口舌生瘡、心煩失眠等。

在升麻黃連丸中加入蓮花,主要是利用蓮花的清熱降火及安神作用,與方中其他藥材如升麻、黃連等共同發揮協同效應。升麻可發散風熱,黃連則擅長清熱瀉火、燥濕解毒。因此,蓮花的存在不僅能增強整個方劑的清熱功能,還可以緩和黃連等藥物可能帶來的苦寒性質,使之更適合於臨床使用。

此外,蓮花在中醫理論中亦有養心安神之功,對於伴有心悸、失眠等神經衰弱症狀的患者來說,蓮花的加入可謂恰到好處,有助於改善整體療效,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調理。總體而言,蓮花在升麻黃連丸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充分考慮到了藥物之間的相互配合與病患的具體病情。

升麻黃連丸的組成中,包含青皮,主要是因為青皮具有行氣散結、疏肝理氣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的配伍,能協同發揮治療功效。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行氣散結的作用,可以幫助升麻、黃連等藥材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同時,青皮的疏肝理氣作用,可以緩解肝氣鬱結,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提升藥效。

升麻黃連丸中包含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升麻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效,可解表散熱,清熱除煩,適用於外感風熱、頭身疼痛、發熱惡寒等症狀。而黃連則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見長,兩者配伍,一散一收,相輔相成,可有效地治療風熱感冒或其他熱病初起,症見發熱惡寒、頭痛、口渴、舌苔薄白等。
  2. 升麻可引藥上行,將黃連的清熱解毒功效引導至上焦,以達到治療頭部及上半身病症的效果。此外,升麻還能增強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升麻黃連丸中含有黃連,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解毒消腫之功效。其能有效地抑制升麻等藥材可能引發的熱毒,避免藥性過於燥烈,維持方劑整體平衡。
  2. 抑制升麻升散: 升麻性微溫,善於升散,而黃連性寒,能抑制升麻過於上行,避免藥力過於猛烈,達到溫和調和之效。此舉可使藥力更為平穩,減少副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升麻黃連丸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升麻黃連丸主要治療外感風熱、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口渴、便祕等症。黃芩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與升麻、黃連等藥物共同作用,起到清熱解表、涼血解毒的作用。

二、 抑菌抗炎: 黃芩具有較強的抑菌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種細菌、真菌的生長。升麻黃連丸中加入黃芩,可增強其抗炎作用,幫助控制感染,促進疾病的康復。

主治功效


升麻黃連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諸多醫書記載,升麻黃連丸主要針對因「多食肉」或「多食肥甘」所導致的「口臭不欲聞」之症。 此口臭之穢惡氣味,嚴重時甚至使人難以接近。不僅僅是單純的口臭,此方還被認為對應臟腑積熱所致的口糜,也就是口瘡糜爛亦有療效,以及肺癰吐膿血而口臭者。

治療原理:

此方劑的治療核心在於清熱解毒、燥濕健脾,並輔以行氣。 其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1.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黃連、黃芩: 二者皆為苦寒之藥,善於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針對脾胃積熱,能有效清除體內熱邪。
    • 升麻: 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同時可疏散風邪,引導藥力上行,使邪熱從上而解。
  2. 行氣化滯,健脾消食:

    • 青皮: 行氣化痰,健脾利濕,促進脾胃的運化,消解積滯,有助於消除因飲食積滯而產生的口臭。
    • 生薑: 溫胃散寒,幫助消化,與苦寒藥物配伍,可防止寒涼傷胃。
  3. 調和脾胃,緩急止痛:

    • 甘草: 調和諸藥,緩急止痛,保護脾胃。
  4. 芳香辟穢,去除口臭:

    • 檀香: 芳香辟穢,能直接作用於口部,去除口臭。

綜合分析:

升麻黃連丸的組成可見其針對口臭的產生原因而設,多食肉類或肥甘厚味,容易導致脾胃積熱,熱邪上攻,發為口臭;另一方面,食積阻滯氣機,也會加重口臭。故方中以黃連、黃芩清熱燥濕瀉火為君,輔以升麻清熱解毒並引藥上行,青皮行氣消滯,生薑溫胃散寒,甘草調和藥性,檀香芳香辟穢。諸藥合用,達到清熱瀉火、行氣消滯、芳香辟穢之功,從而改善因脾胃積熱、食滯不化引起的口臭。

總結:

升麻黃連丸並非單純治療口臭的方劑,而是從根本上解決因飲食積滯、脾胃積熱所致的口臭問題。 此方不僅能消除口臭,更能調整脾胃功能,促進消化,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白檀2錢,生甘草3錢,生薑(取自然汁)5錢,蓮花5錢,青皮5錢,升麻5錢,黃連(去須)1兩,黃芩(去腐,酒洗)2兩。
上為極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細嚼,食後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升麻黃連丸, 出處:《蘭室秘藏》卷上。 組成:白檀2錢,生甘草3錢,生薑(取自然汁)5錢,蓮花5錢,青皮5錢,升麻5錢,黃連(去須)1兩,黃芩(去腐,酒洗)2兩。 主治:多食肉,口臭不欲聞,其穢惡氣使左右不得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