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勝陰丹中加入柴胡,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疏肝解鬱,升陽利氣: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經,具有疏肝解鬱、昇陽利氣的功效。勝陰丹用於治療陰盛格陽、寒凝血瘀等症,柴胡可疏解肝鬱,促進氣機升發,助陽氣外達,緩解寒凝血瘀的症狀。
- 調和陰陽,扶正祛邪: 柴胡能調和肝脾,使肝木不克脾土,以平衡陰陽,扶正祛邪。勝陰丹以溫陽散寒爲主,柴胡的加入,能夠起到調節肝脾,使陽氣更好地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勝陰丹方劑中包含羌活,主要原因如下:
- 疏散風寒,祛除頭面部寒邪: 羌活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寒感冒引發的頭面部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勝陰丹以清熱解毒為主,但亦需兼顧風寒邪氣,故加入羌活以解表散寒,避免寒邪阻滯藥效。
- 通鼻竅,改善嗅覺: 羌活能通鼻竅,改善嗅覺,對於因風寒阻滯鼻竅引起的嗅覺失靈有輔助治療作用。勝陰丹部分症狀包括鼻塞不通,加入羌活可輔助通鼻竅,改善患者的嗅覺問題。
勝陰丹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考量其收斂止瀉的功效。白礬味酸澀,性寒,入肺、脾、胃經,具有燥濕止瀉、收斂止血的功效。
方劑中加入白礬,一方面可以收斂腸道,減少分泌物,另一方面可以抑制細菌生長,從而達到止瀉的效果。同時,白礬還能止血,對於因濕熱引起的腸道出血,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勝陰丹方中加入甘松,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脾理氣:甘松味辛、性溫,入脾經,能溫脾陽,行氣止痛。勝陰丹多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所致的虛寒證,如脘腹冷痛、四肢不溫、面色蒼白等。甘松可溫脾散寒,理氣止痛,有助於改善脾腎陽虛症狀。
2. 開鬱解鬱:甘松具有芳香開竅之功效,能開鬱解鬱,疏肝理氣。勝陰丹中常配伍其他具有理氣解鬱功效的藥物,如香附、陳皮等。甘松與之相配,可加強開鬱解鬱之效,促進氣機疏通,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胸悶、心悸等症狀。
勝陰丹方劑中包含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升舉陽氣,散寒解表: 升麻性微寒,味甘,具有升散、解表之功,能升舉陽氣,散寒解表。勝陰丹主要用於治療陰盛格陽,寒溼凝滯所致的寒性病症,升麻可助其散寒解表,驅散寒邪,使陽氣上升,恢復人體正氣。
-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升麻還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功效。勝陰丹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材,升麻可與之協同作用,清熱解毒,消散熱邪,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勝陰丹方劑中含有烏頭,主要考量其寒性與祛風濕功效。烏頭性寒,具有散寒止痛、祛風濕痺等作用,對於寒濕痺痛、風寒感冒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烏頭入肝經、腎經,有助於通經活絡,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但烏頭毒性較強,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勝陰丹中加入花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止痛: 花椒性溫,具有溫中止痛的功效,可溫暖脾胃,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脘腹疼痛。勝陰丹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腹痛等症狀,花椒的溫中止痛作用,可配合其他藥材,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散寒止癢: 花椒亦具有散寒止癢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皮膚瘙癢、麻木等症狀。勝陰丹中加入花椒,可以起到散寒止癢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瘙癢等症狀。
勝陰丹方劑中加入山奈,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脾止嘔: 山奈性溫,味辛,入脾經,具有溫脾止嘔之效。勝陰丹旨在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導致的嘔吐等症狀,山奈可溫脾散寒,緩解脾胃虛寒,進而止嘔。
- 理氣止痛: 山奈還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勝陰丹也常用於治療脾胃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山奈可理氣行氣,緩解氣滯,達到止痛效果。
勝陰丹中加入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補腎,助陽氣驅散陰寒: 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勝陰丹用於治療陰寒凝滯所致的陽虛症狀,補骨脂可溫補腎陽,驅散陰寒,有助於恢復陽氣,改善患者畏寒肢冷、腰膝痠軟等症狀。
- 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 補骨脂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緩解因陰寒凝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勝陰丹方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其疏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熄風止痙的作用,可以治療因肝風內動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此外,全蠍還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能緩解痺痛、麻木等症狀。
勝陰丹方以全蠍為藥,旨在針對肝風內動、筋脈拘攣等病症,通過全蠍的疏風止痙、通絡止痛作用,達到清熱解毒、熄風止痙、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
勝陰丹中含有麝香,主要有以下原因:
-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之效,能通達心竅,振奮心氣,用於治療昏迷、神志不清、中風昏厥等症狀。
- 活血化瘀: 麝香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閉腹痛等症狀。
勝陰丹中麝香的使用,旨在通過其開竅醒神和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勝陰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証治準繩‧女科》、《濟陰綱目》、《醫學綱目》、《蘭室祕藏》、《藥治通義》、《資生集》、《赤水玄珠》及《女科證治準繩》等古籍記載,勝陰丹的主要組成包含柴胡、羌活、白礬(多為枯礬)、甘松、升麻、烏頭(川烏或草烏)、花椒、山柰、補骨脂(破故紙)、全蠍、大蒜等,部分方中另加麝香、黃鹽、蓽茇等。此方劑主要以煉蜜為丸,以棉包裹,留線在外,納入陰戶內使用。
主治病症
綜合古籍記載,勝陰丹主要針對「冬後一月,微有地泥冰泮,其白帶再來,陰戶中寒」的病症。簡而言之,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因寒冷所致的陰戶寒冷、白帶增多等症狀。從病因來看,此病為寒邪入侵下焦,導致陰戶失於溫煦,氣機運行不暢,水濕內停所致。
治療原理
勝陰丹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溫經散寒,扶陽祛濕:
- 烏頭(川烏、草烏)、花椒、補骨脂: 這些藥材具有溫熱性質,能溫經散寒,驅除體內的寒邪,特別是針對下焦的寒濕。補骨脂更具有補腎壯陽之效,可強化腎陽,助陽氣運行。
- 甘松、山柰: 此二藥溫散寒邪,同時健脾胃,助消化,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強健則能助陽氣之生。
- 羌活: 羌活可散風寒,解表,有助於驅散體表之邪,疏通經絡。
行氣止痛,疏通氣機:
- 柴胡: 柴胡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能條達肝氣,使氣機運行暢順,緩解因氣機鬱滯所致的疼痛。
- 全蠍: 全蠍具有平喘定咳、鎮痙安神之效,能疏通經絡,止痛。
化濕止帶,收斂止遺:
- 白礬: 白礬具有收斂止帶、燥濕化痰的作用,能消除陰戶的濕濁,減少白帶。
- 升麻: 升麻能發汗解表、清熱燥濕,有助於將體內的濕邪通過汗液排出。
局部用藥,直達病所:
- 勝陰丹以蜜丸形式,棉裹納入陰戶,能使藥力直達病竈,發揮局部溫煦散寒、化濕止帶的作用。
行性熱藥加持:
- 古籍多次提及「為上藥力小,再取三錢,內加行性熱藥」,說明此方通常需要配合其他溫熱藥物使用,以增強其溫經散寒、扶陽祛濕的功效,從而更有效治療陰戶寒冷、白帶增多等症狀。
總結
勝陰丹以溫經散寒、扶陽祛濕為主要治療原則,通過多種藥材的協同作用,達到溫暖下焦、疏通氣機、化濕止帶的目的,有效治療因寒邪入侵所致的婦女陰戶寒冷、白帶增多等症狀。其局部用藥方式,更使其藥效能直達病所,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此方雖以溫熱藥為主,但亦有少量升散之品,以助氣機條達,並非單純的溫補,實為一精巧之方。
傳統服藥法
柴胡2分,羌活2分,枯白礬2分,甘松2分,升麻2分,川烏頭5分,大椒5分,三奈子5分,蒜7分,破故紙8分(與蒜同煮,焙乾稱),全蠍3個,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加入坐藥龍鹽膏三錢內,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綿裹留系在外,納丸藥陰戶內,日易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熱燥烈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勝陰丹, 出處:《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柴胡2分,羌活2分,枯白礬2分,甘松2分,升麻2分,川烏頭5分,大椒5分,三奈子5分,蒜7分,破故紙8分(與蒜同煮,焙乾稱),全蠍3個,麝香少許。 主治:冬後一月,微有地泥冰泮,其白帶再來,陰戶中寒。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